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22: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

读〈伊索寓言〉》课堂实录及点评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

执教: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成用军 

点评: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 张广银

(屏幕上显示《伊索寓言》故事的画面,播放背景音乐)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

师: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精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说一半的时候,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了下半句)。不同的人因为生活阅历、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就会不尽相同。面对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杜牧唱出了“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学生跟诵后半句),李清照却写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跟诵后半句)。同样,在面对《伊索寓言》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的时候,我们许多读者在读后一笑了之,最多会为其中的某一个人或动物掬一把同情泪,仅此而已,但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家钱钟书先生在读了《伊索寓言》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后,却发前人之未发,阐述了自己独到而新颖的观点。他这独到而新颖的观点是什么呢?这样的观点又是如何得出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拜读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屏幕显示课题与作者名),希望通过对本文的解读,能让我们同学触摸到钱先生思维跳动的音符,以便我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音符去奏响一曲曲优美的乐章。

[点评:在导语中说到诗文名句,教师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语速,让学生接句参与,链接学生的知识积累,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在音乐的背景下营造了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请同学们将书打开到80页,看课文的第4段:蝙蝠的故事。先请同学们听我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翻书,作听状。

师:开始朗读第四段。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阅读第四段,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朗读,注意体会这一段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深刻含义。

生: (学生阅读,有的同学在小声朗读,有的同学在低头默读。)

师: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聪明的人发觉问题,平常的人等待问题,糊涂的人不觉得有问题(屏幕分三行显示,许多学生脸上露出笑意。)。老师发觉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因为刚才在读了这一段后产生了一些疑惑,过会儿我说出这些疑惑,如果有同学知道答案,一定要站起来告诉老师,行吗?

[点评:这句话看似游离了文本的学习,但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却大有裨益,从学生齐答的一个“行”字便可看出。也许,我们的课堂教学少不了这样的“浪费”。]

生:(齐答)行!

师:韩愈有句话说得好:“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教师刚说到“不”字时,学生就一齐与老师说出了下面的内容)。

师:我的第1个疑惑是:钱钟书在这一段中到底想要说什么? (屏幕显示)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钱先生在说什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已经有答案了,请把语言在头脑里组织一下。

[点评:“我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没读懂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钱先生在说什么?”教师的这个补充似乎有点“矫情”,因为从后面学生的回答来看这个问题并不难,会让学生刚刚点起来的兴趣的火花熄灭的--老师原来“发觉”的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看来,点燃是一种功夫,保持来得更为重要。]

生1:(学生举手,教师示意其作答) 在鸟类里偏要充兽,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说的是蝙蝠趋炎附势,而最后说“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指明并不是说蝙蝠趋炎附势,实质上说的是人趋炎附势。

师:(面向全体学生)你们赞同她的这种说法吗?

生:(齐答)赞同。

师:她的回答老师也非常满意。说蝙蝠的趋炎附势,实质上是说人的趋炎附势。这个回答一下子点中了要害。把钱钟书的想法也突显了出来。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或不同看法的?

生2:“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让我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这可能是伊索当时所想的。

生:(部分同学发出笑声)

师:刚才同学们的笑声可能是对你的一种赞许,赞许你平时读的书多,知识面广,但也可能是对你回答的一种暗示。我们问的问题是“钱钟书在这一段中到底想要说什么?”,你答的却是“伊索当时所想的”,无论怎么说,你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意识是好的。但回答一定要扣住题目。

[点评:对于发言离题的学生我们既要有真诚的肯定,更要有诚恳的点拨,特别是教师抓住同学们那个有可能使人难堪的笑的解读显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人文素养。] 

生:(部分同学再次发出笑声)

师:还有谁来说说自己的看看法?

生3:文中人就比蝙蝠聪明多了,我觉得作者不是在真地夸奖人很聪明,而是在说人比动物要狡猾,所以我认为钱钟书先生想说的是在批评、讽刺当今社会上的某些狡猾的人。

师:说得得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各自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将我的这一个问题(师指屏幕)再来作一个回答,注意把前面几位同学的观点溶进去。谁来概括?

生4:钱钟书在这一段中主要是想讽刺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自高自大,趋炎附势,狡猾的人。

师:这位同学概括的非常棒,不仅很好的吸收了前面几个同学的观点,还把自己的观点融合在里面。到这儿,我的第一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也反映了我们同学解读文本的能力。但我的第2个疑惑又出现了:《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与钱钟书的观点是否一样?(屏幕显示,教师沉默几秒钟)我们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生:(少许学生回答,但不够清晰)

师;题目中提到“《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教师停顿学生齐答):原故事。了解原故事的途径很多,受课堂限制,我们就不让同学们去找了。我把原故事一字不动的拿来,请大家看屏幕,注意思考刚才的问题。

生:(全体学生抬头看大屏幕,阅读《鸟、兽和蝙蝠》一文。)

师:《伊索寓言》中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原意与钱钟书的观点是否一样?

生:(齐答)不一样。

师:只要我们看一下原文,就能知道两者的观点不一样。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但我的第三个问题也冒了出来(屏幕):作者在阅读《鸟、兽和蝙蝠》时运用了怎样的思维方式对原故事进行思考的?也就是说,钱钟书在读了这则寓言后,他是如何想到这个观点的?我们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如果有答案就站起来告诉老师。

[点评:看得出来,成老师的前几次提问都有对问题的补充解释,担心学生不能够理解问题,那么我认为就应当直接用那个补充解释的问题来问,简明易懂,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因为师生交流毕竟是用语言来交流的,同时也无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生5:《伊索寓言》蝙蝠最后的下场很惨,而钱钟书说的人的结果很好,说明他是从反过来的方面思考的。 

师:你是怎么得出你的结论的? 

生5:课文中有一句话:“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它给了我暗示。

师:非常不容易,所以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不要离开文本作空泛的解读。我把这位同学的观点再表述一遍。他说,原故事中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而在钱钟书看来,蝙蝠在鸟类里是充作兽的。所以,钱钟书之所以能得出他的那种结论,是钱钟书对原故事进行了(教师停顿,大多数学生回答):逆向(反向)思维。对的。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为:反其意而用之,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对一个故事进行创新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我请同学们用“反其意而用之”的思维对原故事进行创新,现在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生6:根据对牛弹琴联想,可以联想到也许是一个人弹琴弹得非常差,只有对牛这种不懂音乐的动物才能找到自信。 

师:你是从故事中的人为什么对牛弹琴的角度得出只有这样做弹王琴的人才会找到自信结论。这样的想法确实对原故事进行了探究,但好象“反其意而用之”表现的不够明显。是不是?(面向生6) 

生6:(点点头,未作答) 

师:还有谁把自己想的说一说? 

生7: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对一些才能并不是很突出,却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炫耀,更加表现出这一类人的浅薄。我看过这样一个报道,说音乐对动植物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对奶牛放音乐,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 

师:你的大脑转得很快,一下子想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好象跟刚才一位同学的观点相似,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还是在说从中可以找到自信。第二种说法可以看出你平时课外书读得不少。但这种说法还是在探究为什么播放音乐,我们的要求是运用“反其意而用之”对原故事进行简单的改造,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明白没有? 

生:(齐答)明白了。 

生8:人生在世,得一知已足矣。然而在现实中能有一个知音的又有几人呢?琴师也许不幸成了不幸的多数人中的一个,心中的惆怅无人可以倾诉,只能面对老牛将心中的情感通过琴声来诉说。

师:(微笑)同学们知道我笑什么吗?我们同学的想法是很新奇的。但我还是感觉不够满意,可能对“反其意而用之”这一概念还未真正领会。我们想一想,原故事中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而到了钱钟书的笔下,蝙蝠在鸟类里就充作兽的,到兽类中就充作鸟,他有没有探究蝙蝠为什么要充作兽或充作鸟? 

生:(齐答)没有。 

师:这就对了,现在谁来试一下? 

生9:可以这样想,原成语是人弹琴给牛听,现在反过来,牛弹琴给你听。 

师:说得非常好。“反其意而用之”,简单点说,就是在“对”后加一个逗号,就是:对,牛弹琴。当然,我们可能还有其他的想法,课后有兴趣,同学们还可以再去想想,想得越多,你会觉得乐趣就越多。 

[点评:这一个小环节做得不错,从文本向课外作适度延伸,既进一步理解了文本构思的妙处,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新课标中的“自主生成,合作探究”的要求。] 

师:现在老师把刚才阅读这一段的思维流程总结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逐步显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我们不仅弄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用意,而且得出的结论对我们以后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思维的拓展都有帮助。何乐而不为呢?在刚才这一过程中老师做了一回聪明人,现在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想做聪明的人,平常的人还是糊涂的人? 

生:(笑,部分学生作答)聪明的人。 

师:(微笑)当然,糊涂的人谁也不想做,谁都想做聪明人,我现在有一种判别你是聪明人、平常人、糊涂人的方法,想不想试一下? 

生:想。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问题?能不能象老师刚才阅读蝙蝠的故事(第四段)那样,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现在请同学们看第5段,独立思考,原故事请看屏幕(屏幕显示《蚂蚁与屎壳郎》。) 

生:(阅读,思考) 

(3分钟后,没有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 

师:看来第一次这样阅读文章,可能有一点难度,现在我们请前后座的四个同学为1个小组互相合作,看看能不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先交流各自思考的方式与结果,然后小组对相关问题、观点进行筛选,最后选派一名小组代表在全班代表你这一小组发言。现在开始。 

生:(前后的学生开始小声的议论) 

生10:我们发现的第一个问题是:钱钟书在这一段中想要告诉什么?我们小组研究认为钱钟书是在讽刺现代有些人,阴险狡诈,自己靠别人活着,却不希望别人活着,在死人身上当寄生虫。而原故事是说得“尽管风云变化万千,未雨绸缪的人都能避免灾难”,两者的观点不一样。我们几个人认为钱钟书写这一段文字是运用了联想的思维模式。 

生:(齐鼓掌) 

师: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的回答很精彩。你们这一小组的合作能力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意见的? 

生:没有。 

师:都同意她们这一小组的说法? 

生:同意。 

师:少数服从多数,大家同意我也同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同学掌握阅读文章的一些基本方法,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读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出来。刚才同学说是联想的方法,我把它说得具体点,钱钟书联想的特点,“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只是个引子,他主要是要引出其中的两个动物,然后抛开原故事,进行天南海北的与这两个动物相关的联想。我们称这样的思维方式为“联它物而斥之”(屏幕显示)。现在我们请同学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再进行思考,看还能不能不再出新。想好的就可以直接站起来说。 

生11:由这个故事想到《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学生笑) 

师:很不错。思维很活跃,按这个推想下去,一定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生12:我还想到了神话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点评:用同样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的建构不同的内容,“限制和自由”,我想应该是我们目前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中的应该采用的主要原则,否则我们的课堂会有更多地偶然性、随意性,不可能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展示出来,会在一定程度导致了整个课堂的学习肤浅。因此,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不能简单盲目地排斥任何“限制”,不能简单地追求“自由和自主”,为求与众不同而误入死胡同,让课堂的自然“生成”陷入虚无的境地。] 

师:你看,我们同学多能联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同一个故事,我们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可能得到的收获就不一样。我们同学平时作文时总是说自己读得少,没东西可写,其实,如果你把你所读过的东西运用起来,象用刚才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不仅会感觉到有东西可写,而且还给阅读者新颖独特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平时阅读文章一定要借鉴别人的长处为自己所用。现在我们布置一条家庭作业,看看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如何?题目是这样的(屏幕显示):请看寓言故事,然后运用所学的思维方式的知识,像钱钟书先生一样,读出自己的见解,写一段文字。(附故事: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师:这堂课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识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方式或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钱钟书先生的读书方法,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大胆创新意识,勤动善动脑筋,用前人的观点引燃自己智慧的火花,决不人云亦云,步人后尘。最后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阅读是与作品人物对话,与作者心灵对话;读要读出自己,读出智慧!下课。谢谢同学们! 

[总评:这节课是我校青年教师“成长杯”大赛的赛课,获得了一等奖,我的认为是:⑴课堂的切入点比较好,钱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共讲了九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这样讲是不可能的,成老师仅仅选讲了一个故事,重锤重敲,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掌握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读第二个故事,举一反三,努力达成“教是为了不教”的境地。⑵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同时,适时的以“规范”加以引导。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许多老师都倡导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并提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经典话语作为注脚。这种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处理固然可以很轻松地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精彩之处,但如果教师的阅读素养和态度存在问题,也会带来一些致命的“硬伤”:对文本处理得有点草率和随意,反映在知识性上不够严密和科学,对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态度不足,甚至会引起学生更深的误读,要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怎么读都是 “哈姆雷特”。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文交际的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⑶师生之间良好的合作态度,李镇西老师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个年轻的语文教师,借班上课能时时注意用“点评”去“点燃”,这种恰当的肯定和诚恳的点拨让我们的学生知识上在一个合规矩的“河床”上流淌,情感上在一个良好的纬度上发展,我想我们的学生将会永远记住“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打死我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的人文关怀。 

当然,作为年轻教师在这样的情景中上课难免会有不足:课堂内容显得单薄了些,对文本解读的量不足,要知道钱先生的文章历来知识性就强,语意的理解就更难,譬如文章的第一二三节和最后一节如果不在后一节课中解决无助于学生全面正确深刻的感知文章内容;小组合作的方式和成效有待商榷,我历来对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持怀疑态度:小组讨论缺少一种有序的深入,表面的热闹,成员之间缺乏一种明确的分工,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缺少一种倾听的态度,达不成一种实质性的学习,只能强化好学生的“权威”,屏蔽了大多数学生的思想--这也许是我的一种担心,是为此评。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5

读《伊索寓言》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读《伊索寓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5

读《伊索寓言》(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