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注重积累,益于写作(教师中心稿)
注重积累,益于写作
唐河高中 美美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老师经常告诉学生要厚积薄发,要深入理解,要恰当运用。也就是强调“积累素材、阅读文章、正确运用”三者的重要性。
“积累、阅读、运用”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的实践活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它们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其实,着重抓好这三个环节对于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利的。
要学习好语文,首先要重视积累 ,只有调动学生积累素材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如果只注重讲解作文基本知识,作文的行文技巧,构思方法,文章的立意 ,文章的语言等等,不注重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不能够提高的。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能从理论上把握,而不能真正把它落到实处,学生连语言都表达不出来,连基本的事件都叙述不出来,连完整的事件都记叙不出来,怎么能够把作文写好呢?即使写出来了,写出来的作文也必定苍白无力,干巴巴的,语言平庸,像个瘪三。因为没有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学生写好社会及其家庭生活并不难,只要引导得法,自能出佳作。但要将笔触伸向社会与自然,就需要平时多体察人情世态与大自然风光。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做书呆子,而应该参与社会,走向自然,用手中之笔反映社会生活,描绘自然风光,培养进取精神与对社会、人生、自然的终极关怀的品质。总之,充分调动思想品德、综合知识、生活体验这三方面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教师不能局限于写作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累,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并使学生懂得要先做好人,才能作好文,而作好文也是做好人的体现,在积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记叙文的积累中要注重“情感材料”的积累
记叙文往往以情真意切打动人,常常倾泻内心的真情,流露于笔端的常常是亲情似海、真爱如山等饱含感情的事件。在作文课上,如果学生有一定量的积累,教师辅之以作文理论的讲解,同时用精美的范文引路,或以动情的故事营造情感氛围,或以鼓动的演讲引发写作激情。这样,整个作文课堂就如一个情感的漩涡,激发学生激情,引起感情共鸣,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任何人都有情感,但如果一个人平时就没有素材的积累,情感的调动,对生活的深入思考,那么,他写作文时就只好抄袭、杜撰,写出的作文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当同学们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时,把每一次作文当作一次品味人生、思考社会、升华人格、纯洁心灵的机会,扬起情感的魔杖,倾吐于笔端的文章应该是社会道德良知的审判台,是弘扬真善美的号角,是鞭挞假丑恶的响鞭。无疑,在积累的铺垫和衬托下,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水平。青少年们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热爱祖国,集体荣誉感强。我们在写作中要激发他们的情感,引发他们至纯至美的天性,让其感情的潮水喷涌而出,这种不加任何修饰显现本色的文章,往往写得非常精彩。
2、议论文写作要注重“社会责任感”材料的积累
议论文应该是社会责任感的产物。如果一个学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不关心社会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没有生活积累,下笔则搜肠刮肚,说理则枯燥无味,论证则空泛无据,观点则苍白无力……而且写作中往往词不悉心、词不达意乃至于空口而谈、无的放矢。
针对学生这种状况,我认为开展 “看、读、听、说、写”活动很重要。看,每天看电视新闻;读,每周读报堂读20分钟报纸;听,每天早晨坚持听学校广播;说,每节语文课让学生练习说,经常让学生进行演讲的训练;写,每周写一篇周记,间周一篇作文,也鼓励学生向报刊、杂志投稿。由于平时材料积累多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写作也就好办了。我们教他们运用“寓言故事”、“经典范文”、“时事热点”等内容来进行论证,每当同学们写议论文时,学生们便得心应手,各抒己见,论证有力 ,贴近生活 ,感情激昂澎湃,字里行间里洋溢着青春豪情,孕育着社会责任感。
3、各种表达手法的恰当运用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
有些人常常死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知道,这样死读书而不善用者,最终只能是一个书呆子。要让学生学会作文,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手法,学生必须进行各种综合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要常常读一些边沿学科的东西,阅读各方面的材料,进行多种知识的储备,查阅资料,占有材料。要写议论文,就必须调动所学过的哲学知识,学会运用哲理分析现象,探求事物的本质。在论证观点时,可以调动积累的历史知识,以史鉴今,或以名人事例论证。要写记叙文,在描写某种特定的情景时,不妨调动有关知识,往往可以出奇制胜。记叙文写作中调动知识储备不仅仅限于借古讽今,还有多种修辞手法,名人名言,时事新闻等等。
因此,告诉学生经常积累一定的素材,阅读一定量的文章,分门别类,运用到作文之中。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