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师说》的普通话翻译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②,所以传③道、授④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⑤者,孰能无惑?惑而⑥不从师,其为惑也⑦,终不解矣。
古时候求学问的一定得有位老师。老师这种人,是靠来传授道理、指导业务、解决疑难问题的。一个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可不去跟老师讨教,他的疑难问题呀,始终不会解决了。
①文言文里的“学者”,可以是“有学问的人”,也可以是“求学问的人”,这里用的显然是后一含义。普通话里也用“学者”,例如“著名的学者”,就只是前一含义的。如果要用“×者”来表达后一含义,那就只好说“学习者”,但是口语化嫌不够,所以这里还是用“求学问的”。
“师”的译文前面得有个数量词,这里只用上个“位”。数量词在文言文里只有十分必要的场合才用,普通话里却用得比较普遍,这和普通话要求说得明确精密些有关系。再说,“位”这个字眼不但起到数量词的作用,它还表明了“师”的地位的重要。这样说,也符合明确精密的要求。
对于“必有师”的译文,译者曾经有过一种设想,最好译成“起码得有位老师”,因为感觉到原文该是这个意思。用来和下文的“无常师”照应起来看,正有论点逐步推进的妙处。这里还是译得保守一些,只提出来供参酌。
②这样用的“者”字,有一些是略掉不译的,只把它看作一个逗号。这里还是译了出来。
③“传”和下文的“授”,分别使用,可是到普通话里,词儿要求复音化,翻译“传”就该说“传授”,翻译“授”也该说“传授”,那就犯了重复。好在复音化用接头、接尾等等方式孳生出许多词汇,例如“讲授”、“教授”、“授与”……。
④“授”,原文用的“受”。《说文》上说“受”是“相付”,正该用“授”字。原文用的“受”字古义。后代“受”、“授”有了明确的分工,因此,过去有一些选本已经把“受”改成“授”了。
⑤这个“之”,不好译成“它”,只好还原到它指代的本体。
⑥按说,惑就该从师,所以这个“而”是个转接连词,译作“可”(可是)或者“却”。
⑦“也”是句子当中表示停顿的助词,也“表提示以起下文”(《词诠》)。这里试译作“呀”。
生乎吾前①,其闻道也固先乎②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③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④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⑤。
出生在我之后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他懂得道理却也比我早,我跟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出生年月比我的在前在后呢!所以不管地位高低,不论年龄大小,道理存在谁那里,老师就出在谁那里。
①有人把“生乎吾前”译作“年岁比我大的”,相应地把“生乎吾后”译作“年岁比我小的”,这是意译的方式。这里为了表明“乎”就是“于”,但并不是用来表示比较的“大于”、“小于”的“于,还是采用对译的方式。
②“先乎”的结构和“大于”、“小于”的结构一个样,起着比较的作用,所以有人把“先乎吾”译作“比我早”,这正是对译的方式。
③在“亦”的译文前面添了一个“却”,是不是必要?
④“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当中用的“先后”、还有个“生”字,就译作“他的出生年月比我的在前在后”,不译成“他的年岁比我大小”。
⑤有人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作“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可以比较。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①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③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④皆出于此乎?
唉,重视老师的这番道理没人懂得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思想不迷惑就很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过了一般人的够远的了,也还是跟定老师来向他讨教;现今的一般人,他们和圣人的差距也算够远的了,可是倒认为向老师讨教失面子。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一般人就更加愚蠢。圣人能够成为圣人,一般人会得成为蠢人,莫不是都由于这种情况吧?
①这个“也”和第一段落里附说⑦谈到的大致相同,只是这里表示的停顿更小些,试看连逗号也不用加上。因此,就略掉不译。下文的三个“也”,大致相同。
②“焉”有指代的作用,译作“向他”,位置移到动词之前。
③根据上文内容看,“愚”其实指的就是“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众人”。
④“其”是表示揣测、反问口气的助词。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逗①者,非吾所谓传其②道、解其惑者也。句逗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③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④也。
人们爱他的孩子,挑选好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就认为向老师讨教失面子,真是太糊涂了。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拿课本教给孩子们,让他们熟悉其中的句逗的,并不是我说过的给人们传授道理、解决疑难问题的老师啊。句逗的还不理解,疑难问题的还没有解决,一方面向老师讨教,一方面却不这么做,简单的倒去学习,重大的却丢开不管,我看不出他们是些明白人。
①“逗”,原文用的“读”,读音和含义都跟“逗”字一个样。
②这个和接下去的一个“其”,指代的是一样的实体,并起来移前安置。
③“否”原文用的“不”,读音和含义都跟“否”字一个样。
④“其明”的对译形式,该是“他们的事理通达。”
巫医①、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医生、音乐演奏员、各种手工业工匠,并不把向老师讨教认为失面子。读书做官的这班人,一提到老师、学生这样称呼的,就大家合起伙来笑话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就回答:“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对地位低的人这样就实在难为情,对官权大的人这样就要算拍马屁。”唉,重视老师的这番道理不再有人们懂得了。医生、音乐演奏员、各种手工业工匠,大人先生们看作提不上嘴的,现在他们的认识明智大人先生们竟然反而赶不上,这真是好奇怪的呀!
①“医”字的异体有个“毉”,远古是“巫医”一体的,这里当“巫医”是个并列结构的偏义词。
②这一句,各种选本有两种标点方式,这里是一种,另一种在“复”字后面加个逗号,把“复”字当作“恢复”讲。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①,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讨过教。象郯子一伙人,他们的能耐还赶不上孔子。孔子说过:“三个人一块儿走,其中就一定有一个好作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完全比老师差,老师不一定在一切方面都比学生高明。弄通道理有个先后,业务技术各有专长,不过是这样罢了。
①在“不如师”的译文前面添出个“完全”,在下文“贤于弟子”的译文前面添出个“在一切方面”,从精密度要求看来,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