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07-21 13:28: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教师中心稿)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教师中心稿)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语文学习的五个领域中,写作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研究性学习相比较,见效最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语文教材的问题,教材关于学习写作的系列目标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强;有语文老师的问题,不少老师怕教怕批作文有畏难情绪,也有的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不从开源上做文章,而是领学生走概念化、模式化的套路;有学生的问题,阅读量小,生活面窄,积累太少,对写好作文缺乏兴趣和信心。大量事实证明,写作已经成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改革写作教学迫在眉睫。

    一、改革的切入口:确立写作新理念

      长期以来,广大语文老师都忽略了这样的问题:作文是什么?学生写作文为什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从心理学角度看,作文是一种心理冲动,是一种情感渲泄。这种冲动和渲泄,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来源于生活经历的积累和对生活真谛的认识与感受,因此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每个人对生活的积累、认识和感受不会一样,因此作文是每一个学生个人的独创的精神产品。由此看来,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掌握写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自己头脑思考到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显现自己生活的情趣,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命行为。没有话硬要说,于是胡编乱造,说假话空话套话;怎么想就怎么写,本已有一个流畅的思路,却硬要符合固定的模式套路,于是千篇一律的形式束缚了一个个鲜活的思想。这种种做法都违背了写作的初衷,违背了学生作文的意愿。

    怎么才能让写作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实现三个“表达”:

    作文必须是学生真情表达的结晶。学生作文要强调一个“真”字,即说真话诉真情。说真话,就是写真事、写实事,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胡编乱造。小学生和初中生尤其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亲情、友情,写乡土情、师生情。诉真情,就是写真情实感,写自己对生活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不要虚情矫情,也不要把情感分成积极和消极,用条条框框束缚真情实感的流露。

    作文应该是学生自由表达的载体。学生作文在做到“真”的同时,还要强调一个“敢”字,即敢想敢写。鼓励学生“敢”字当头,自由表达,包含两层意思:思想表达的自由和笔墨表达的自由。要鼓励学生对生活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用成人思想的成熟和完备去要求学生,去框住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不敢真实地敞开心扉,只好用假话套话来敷衍。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目标和需要自主选择最适宜的表达形式,真实地表现生活和表达情感。把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放在第一位,而文体则是第二位的。

     作文完全是学生个性表达的舞台。学生作文做到了“真”和“敢”,必然的结果是写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人和事,对这些人和事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把它们真实地写出来,就不会是人云亦云的东西。从表达形式看,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表达真情实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在文章构思和语言运用上都能表现出自己的追求,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改革写作教学,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确立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摒弃束缚学生手脚的陈规旧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帮助学生引来写作的“活水”,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革的途径:实现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活动、写作与阅读三个结合

     生活是取之不竭的源泉,文艺创作如此,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广大语文教师都懂得这个道理,但并没有解决好写作与生产的关系。为什么?一个原因来自压抑封闭的学习环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整天关在学校里,住宿生是“宿舍--教室--食堂”三点轮回,他们只有学校生活、学习生活,写作内容都是勤奋刻苦,攻克难题,熄灯之后躲在被子里打手电看复习资料等等,与社会几乎隔绝;走读生也都是“校门到家门”一条直线,比住宿生多一点上街的机会而已。如此单调枯燥的生活,怎么能产生内容充实、思想敏锐、语言流畅的好作文?随着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和深入发展,学科教学终将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学生将拥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那么,学生走进生活之后,是不是都能写出好作文呢?不一定。学生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中;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一片茫然;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是一种怎样的差异?这是对生活感悟能力的差异。走进了生活却不能感悟生活,正是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没有处理好的第二个原因,而且是深层次的原因。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第一步是帮助他们观察生活,拥有生活,积累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和参与者,但仅此还很不够;第二步是指导他们感悟生活,亲身体验生活的真谛,发现生活中的美。要指导学生不但用眼观察生活,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的的特征;而且用身心体验生活,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意义;更进一步用头脑思考生活,采用联想和想象,从而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趣来。这第二步工作做好了,才算是真正处理好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写作与生活的结合,要走活动化的道路,也就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不仅仅是观察生活,更是生活的亲身参与者,是生活的主人。可以是学校组织的中心教育活动、德育活动、主题班会,让学生做有心人,记录和积累生活中的人和事,活动之后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也可以是为写作组织的语文活动,例如采访先进人物后写人物通讯,参观展览馆或企业后写参观记,搜集风土人情资料后写风物民俗介绍,游览风景名胜之后写游记散文,阅读某部作品之后写文学评论,等等。写作与活动结合起来,要注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写作不是一件苦事,学生拥有了写作素村,产生一吐为快的冲动,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滋养,所以阅读所得是写作资源的另一个重要不源。阅读有两个功能,一是为读的能力而读,一是为写的能力而读。实现第二个功能,阅读与写作就结合了起来。但是,目前有不少语文教师把两者的结合误解为写作特色、技巧的抽筋剥皮式的归纳,思想情感、人文精神和写作方法技巧成为互不依附的两张皮,这样的结合使“为写的能力而读”步入误区。那么,如何使两者真正结合起来?首先要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读促进写的经验总结。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读熟课文,读配套的自读课本,读大纲要求的名著诗文,读报刊上的时文美文。通过多读,获得思想的提升、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学习作家思考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角度方式和技巧。第二要指导学生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课内阅读,要善于捕捉课文中读写结合点,设计口头和书面作文的训练,例如为《项链》补写结尾。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了就动笔的好习惯,从摘录精彩语句开始,到写作品介绍、故事梗概、人物分析、读书心得、读书札记等。长期坚持这样做必有好处。

    改革写作教学,实现写作与生活、写作与活动、写作与阅读三个结合,需要做大量的踏踏实实的工作,非此没有捷径可走。

    三、改革的关键措施: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情感、兴趣、习惯、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和规律来看,写作教学尤其需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有很多原因,其中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平时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不能坚持多练笔等三条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围。写作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应该成为改革写作教学的关键措施。

     培养学生喜欢写作的兴趣,要做到三句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让学生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表达;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只要学生真实地叙写了人和事,倾诉了真情实感,即使语言还很稚嫩,甚至有不少毛病,结构上也不够合理顺畅,这样的作文还是应该肯定。第一次作文写得不符合要求,经过帮助,学生自己修改好了,二次作文完全可以打好的成绩。每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成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会在心理上不断地增添自信心和进取心,学生对作文的感情就会与日俱增。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和畏难情绪,使他们感觉到写作文不是一件难事、苦事,而是像学骑自行车那样容易、听偶像唱歌那样开心,那么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大有希望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最终职责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对于做人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优良素质品格的外显特征,非常重要。对于写作来说,良好的写作习惯本身就是写作素养的重要方面,是写好作文的必备基础。良好的写作习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坚持写日记、写读书笔记等多练笔的习惯,列提纲、打腹稿、一气呵成的习惯,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工整写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合理分段使结构清晰的习惯,等等。良好的写作习惯不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一要靠严格要求,起始年级尤其要重视养成教育;二要长期坚持;三要经常督促。良好的写作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内化为学习品质和写作素养,写作教学应该追求这个境界。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角度来看,多读多写需要毅力。有了这种毅力,也就形成了习惯。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了习惯才行。“每天读一点,每天写一点,长期坚持,熟能生巧。”写作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的。多读--在读中汲取精神营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加知识的内存,学习优秀的表达技巧;多写--在反复历练中体味揣摩写作要领,使写作技巧熟练,各种文章常写常通。写日记是多写的最好形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要打好基础,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开始也许是记流水账,是一些片断或点滴,但坚持下去,必有收获。

    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迅速改变面貌的困难很大,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显而易见。但是,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写作教学对于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性,摆正思路,落实对策,踏踏实实坚持下去,中学写作教学改革进程相对滞后的局面一定会改观,广大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跟上时代前进和教育改革的步伐。

【中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中学生早恋的思考与对策(教师中心稿)08-02

修改短文的应试对策(教师中心稿)09-14

读《中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中心稿)08-14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中心稿)07-14

情感类考场作文常见写作失误(教师中心稿)06-04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06-24

双流县合江初级中学学校诚信教育工作思路及策略(教师中心稿)10-27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祭孔文(教师中心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