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时间:2024-10-13 16:32: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马说》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教案

  《马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字词的读音:骈、石、槽枥、食马者、见

  2、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或用法:策 临 祗 其 食 骈。其、能、食等含义

  3、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释全文。

  4、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

  一、掌握常见字词含义及用法。

  二、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体裁

  师:请学生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塞翁失马等等), 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文学家的散文作品《马说》。有谁愿意为大家解释这一课题呢?明确:“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二、疏通全文

  本文短小精悍,文意并不深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并大胆提出疑难问题,争取小组内探究解决,有困难的作出标记,全班共同交流探究。

  总结一字多义、通假字、重要词语的含义

  1、 解释下列 一字多义

  能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

  食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食不饱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其①不知其能千里(代词,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③其真不知马也( 副词,恐怕)

  之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策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 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2、解释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 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 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相当“吗”

  三、内容理解

  1、本文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哪些句子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呢?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千里马被埋没了可悲可叹,我们在读时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呢?

  (语速较缓,语意中透出些惋惜之情。)

  4、罪魁祸首是谁?

  5、文章通过哪些动作行为和语言来表现食马者的愚妄。

  6、对此韩愈表达了他强烈的遣责,是哪一句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是什么促使韩愈写《马说》呢?是目睹了千里马的遭遇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呢?出示课件了解韩愈写此文的背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写作背景: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分析千里马、饲马者的象征意义。

  8、韩愈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对食马者的愤慨在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么他将马尽千里之能的渴望寄托到谁的身上呢?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认为千里马的有无关键在于有无伯乐。)

  《马说》中伯乐、千里马和常马分别喻指什么?寄托了什么寓意?用了什么写法?

  (千里马--人才 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借物寓意)

  四、 拓展延伸

  畅所欲言:

  1、结合现实思考:你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性作用么?

  2、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指导学生要敢于跳出课本,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将目光更多投向课本外的世界。)

  《马说》教案 篇2

  一、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见附录)

  这匹千里马最终得到了伯乐的赏识,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被赏识,被重用呢?

  学了韩愈的《马说》,我们就知道了。

  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朝著名文学家,自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也就是中唐时期。其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这样,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毛遂自荐,可惜不得重用。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3、解题

  请同学们看看标题,我们以前有学过与《马说》这个标题相类似的文章吗?(《爱莲说》、《师说》)。

  谁来说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初读课文

  要求读得流畅,注意语气、重音和停顿,在朗读中感知课文,

  1、学生范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诵,互读(同桌之间互读,指出彼此的好与不足)

  3、老师范读(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4、全班齐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

  1、结合注释、工具书,小组之间讨论,共同翻译。

  2、分小组比赛,谁能提出问题把对方难倒?(就自己不理解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来提问)

  3、派代表来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指出翻译不足的地方,并补充。

  五、研读课文,品味意境

  1、小组讨论以下五个问题(男女生展开竞赛)

  ①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②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作者要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③“食马者”是怎样对待马的?(用原文回答)

  ④“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用原文回答)

  ⑤“食马者”这样对待千里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哪一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老师读题,板书: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的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因此,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性的作用。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真不知马也”

  2、小结

  文章到最后,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了高潮,正是这些不知马者、食马者的愚昧无知,才造成了千里马被埋没。

  六、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1、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明确: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2、全文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任,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的境遇的描叙表现出来的,这种写法就叫托物寓意。(板书:托物寓意)

  七、拓展延伸

  讨论:在韩愈那个时代,没有伯乐,那我们这个时代呢?有没有这种现象?假如你是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该怎么办?

  明确: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不放过任何机会,并创造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愤懑难平的心情。

  九、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托伯乐

  物千里马

  寓食马者

  意

【《马说》教案】相关文章:

《马说》教案08-28

《马说》教案03-15

《马说》经典教案09-13

《马说》教案优秀12-23

《马说》 教案教学设计07-05

马说 教案教学设计10-17

马说 教案教学设计08-27

《马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7-31

马说 教案教学设计10-09

《马说》教案15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