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6 05:56: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设计

《汉魏晋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领会五言诗的特点。了解《古诗十九首》。

  2、领会诗中所表现的忧叹人生短暂、求贤若渴的思想内容和厌恶官场生活、回归清新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

  2、《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3、《归园田居》悠然自得的心态。

  难点:

  了解叠字、用典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1、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重点提示。

3、讨论法。诵读只是基础,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迢迢牵牛星》

一、导语设计

传说中牛郎织女这对有情人,每年只能一次鹊桥相会。同学们,假如横在他们中间的不是一条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你能想象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五言古诗《迢迢牵牛星》向我们诉说了这一切。

  二、解题

1、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间,开始不受文人重视。但五言乐府的流行推动了文人创作五言诗。两汉时期文人多写辞赋,写五言诗并不多,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人五言诗最繁荣的时期,流传的作品也很多,曹操、曹植和陶渊明都是当时的重要作家。

2、《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几乎一字千金”。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三、研习课文

  1、学生初读诗文,消除文字障碍。

2、联系时代背景分析诗的内容。

东汉桓帝、灵帝时,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营私,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 

3、再读,具体研习诗的内容及形式特点,突出难重点。

  《迢》诗共10句,分三层研习。

  前四句,由远及近,由景(牵牛、织女星)到人(织女)。注意对“迢迢”“皎皎”和“纤纤”等词的分析。

  中间两句,由事(不成章)而人(零如雨)。

  最后四句重点品味。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别离之情最是难以派遣,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遂成为哲学上文学上永恒悲剧的意象。难怪有人评价,这两句揭示矛盾之鲜明,表情之深切,景物之交融,声情之并茂,雅俗之兼得,堪为诗歌上乘。

4、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迢迢牵牛星》一诗通过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层层深入的构思和叠字的恰当运用,使诗作情景并生,哀怨动人。

四、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归园田居》

一、导语设计

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风俗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厌恶官场的他归隐田园后,又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二、解题

《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通过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品味。

1、学生初读诗文,消除文字障碍。

  2、让学生找出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希望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然后自行欣赏、品味,在点拨中板书:误落尘网、鸟、池鱼、樊笼等词。

   3、学生再读诗文,找出描绘平平常常农村生活图景的诗句,领会其美之所在。

   重点品味:“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诗句写平常之景,抒不平常之情。作者摆脱官场羁绊,如出笼之山鸟,轻快而自由。房前屋后,桑绕房舍,榆柳成荫,桃李繁茂,夜深人静,幽长而古朴的深巷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伴着声入梦,一觉醒来,不觉天已大亮,七彩的公鸡,振翅高飞,引长鸣于桑数之巔,多么怡人的风景。多么悠闲的生活啊!

4、特色探究。再次读全诗,讨论、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1)首尾相应。诗的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了回归园田的乐趣,与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使全诗有击首尾应,击尾首应之妙。

2)语言朴实。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的画卷。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

四、课外拓展

《饮酒》、归园田居(其三)是陶渊明反映归隐生活的又一诗作,课后诵读此诗,加深对陶诗艺术特色的品味。                          

口语表达

就下面的题目与同学展开辩论。

正方:像陶渊明这样有才华的人应该去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

反方:在那个年代,陶渊明选择归隐是明智的。

第二课时

一、 导语设计:

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和动漫画面。(接着展示魏武帝曹操画像)这个人大家认识吗?三国时跟刘备煮洒论英雄的曹操。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曾和他见过面了。《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他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

二、初识诗歌。

1、播放《短歌行》配乐朗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全诗。

2、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领悟思想情感。

1、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理解“忧”和“求贤”的思想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

明确: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 

(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讨论:作者忧人生短暂,因而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为什么?

明确:不然。作者的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3)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明确: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4)讨论、拓展::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还要去“周公吐哺”,做什么“统一大业”呢?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他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事迹,包括作为政治家、作为军事家、作为文学家的事迹。

结论: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的文治武功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魏武帝曹操。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四、再读诗文,探究特色

1、全诗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炉,把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绘与主观思想上苦闷忧郁情绪的抒发有机地结合起来,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气韵沉雄,想象丰富,感情充沛,不愧为难得的上乘之作。

2、用典贴切。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诗之主旨。事典如周公吐哺,语典如《诗经》语句的引用和化用,均能贴切自然。

五、诵读巩固。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诵读体会,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比较分析《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及形成的原因。

2、课外诵读曹操的诗歌,如《蒿里行》、《观沧海》和《龟虽寿》等。 

3、卡片制作

历史上有关曹操的故事非常多,如“鸡肋”、“望梅止渴”、“割发代罪”、“煮酒论英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有关陶渊明的故事也不少,如“读书不求甚解”、“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就上述提示,以曹操的故事、陶渊明的故事为话题制作几个卡片。

【《汉魏晋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8-02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7-31

《木兰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30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

乡愁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08-13

《怀念红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19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