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教师中心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语文教学改革此起彼伏,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不少改革措施,取得不少成绩;但是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仍然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根本,在于语文教学与生活疏离。学非所用,用非所学,致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低下。据调查,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居倒数第二(政治倒数第一)。要想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语文教学必将从对生活的疏离走向对生活的回归。
卢梭以为,“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学生现在的生活状况、学生本身的能力和天性理应成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根本前提。离开人的生活去谈教育教学,学生只能被异化,扭曲或者降格。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观照人,必须关注人的生活,引导学生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启发学生去主动获取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语文教学要想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
首先,由“应试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
长期以来,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把“应试”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分数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低。今年高考香港大学拒收11名高考状元是为明证。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素质,首要的任务是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接壤,使语文教学重心由“应试语文”逐步转向“生活语文”。我们不但要加强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还应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塑造灵魂、磨练意志、完善人格有机地统一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引导语文教学从对生活的疏离走向对生活的回归。
但是,“应试”与“生活”绝非截然对立,因为语文教学既不可能脱离各种考试,考试也不失为一种检测手段,而“生活语文”与“生活”也有质的区别。完成这一重心转移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既能在近期从容不迫地面对各种考试而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更能着眼于未来具备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
其次,由“课堂语文”向“生活语文”转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语文的源头与活水,“学习语文,既要导流,又要开源,源在生活之中”。我们研究“生活语文”探寻“语文之源”,在于探寻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途径与方法。
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说明,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课堂教学在原则上本无可非议,但是囿于课堂又不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敏捷的语文交际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具有较强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具有与语文相关的文化常识。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单靠课堂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吸取生活素材与语文素材,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学重心由“课堂语文”转向“生活语文”。
再次,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移。
传统课程“重教轻学”,以分数为终极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从而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学习兴趣的锐减,只能在教师的管束和分数和逼迫下被动地痛苦地学习,学习效果便可想而知。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接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这是课程体系改革的第一突破点。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一切方法都必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同时它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主动学习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是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实施新教材的需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受到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许多外部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替、转化。根据学习动机的这条变化规律,我们在学生没有任何学习动机时,积极创设各种外部条件,以激发学习者的外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外部学习动机之后,又进一步有目的地培养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以及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并引导这些内部心理因素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当学生有了强烈而持久的内部学习动机之后,仍然继续利用外部条件去激发外部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力求做到设计的趣味性、内容的新颖性、引入的吸引性、过程的启发性、评价的鼓励性、方法的多样性、手段的直观性、语言的艺术性,从而达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移。
实现三个重心转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反动,是语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范围,密切联系学语文和用语文的联系,建构了“生活语文”创新教学模式(包括自主性学习模式、开放性课堂模式、探究性阅读模式和发展性评价模式等),从而达到“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必将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三个重心转移(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面对新课标,语文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06-18
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师中心稿)08-28
《语文新课标》教学反思10-13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中心稿)09-21
语文单元教学实验报告(教师中心稿)07-10
职高语文教学的定位思考(教师中心稿)06-12
我的大语文教学观(教师中心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