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合作教学初探--第三册《词七首》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湖南省资兴市第一中 谢书凤
一、理论探究: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合作学习,是为了提高全体合作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学习正确自如地表达,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学习倾听他人的意见,吸纳他人的意见,深入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协作和分享,学会宽容和沟通”。语文教学既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但环顾我们目前的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还不多见,师生互动仍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教学方式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充斥着语文教堂,学生仍然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到了极致,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不见踪影。怎样才能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呢?又怎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作为现代人必备的合作素质呢?古人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认识,现代人也有“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论述,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势在必行,语文教学是其重要途径之一。合作学习虽不是唯一有效之举,但至少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措施。
合作学习是学生装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又称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中小学教学。合作学习固然有其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甚至存在方方面面的误区,但也有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发挥小组的群体功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2、 发挥小组全体的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 运用小组群体的交往机制,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参与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
二、实践设想: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八课《词七首》所选七首词都是词园地中的精品。《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通过对故国往事的追忆,表达故国之恋、亡国之痛,愁情形象可感,笔法起伏跌宕。《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该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全词虚实相济,融情于景,集中反映词人的复杂内心。《念奴娇 赤壁怀古》历来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的代表作,写
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鹊桥仙》的内容源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原是个老题材,但秦观不落前人窠臼,一洗嗟叹悲泣之态,而着力歌颂这对情侣之间纯洁而高贵的爱情。词的上片写这对情侣奔赴鹊桥时急切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写他们将别时以长久相爱的誓言互勉。词风淡雅而富情韵,语虽平易却耐咀嚼。《声声慢》通过残秋景色的描写,表现词人李清照国破家亡、丈夫病逝、饱经忧患离乱的愁苦生活和凄惨心情。《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用典、借古讽今,表现词人辛弃疾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忧国忧民,忠义可鉴。姜夔的《扬州慢》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感慨昔盛今衰,痛惜祖国山河破碎,人民苦难深重。
本课的教学比较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动设计使学生不但课内互动,还有课外互动,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中提高,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将全班分为三大组,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六项比赛,实行“组内合作,组际竞争”以积分多少定名次的比赛。
比赛项目及积分表如下:
朗
读 抄
写 质
疑 讲
解 背
诵 填
词 成果
展示 总
分
一 组 ( )人
二 组 ( )人
三 组 ( )人
操作说明:
1、每组选出领头雁(组长)一名,召集本组成员,组织活动,调动成员积极参与;每组两名评价员,一名参与项目评分,一人着重评价本组组员表现:发言人至少两人,代表本组参与讲课,陈述本组观点意见,展示本组成果:记录员一名,记录本组长活动的详细情况,积累资料备用。
2、每项以10分为满分计分。
计划课时为七个课时:
第一课时:布置学习任务,说明本课学习方式为“小组合作学习”:讲解词的相关知识,以
《虞美人》为例作示范讲课。
第二课时:朗读比赛。组长抽取后首中的任意两首,第一步小组齐读竞赛,评分员当场亮分:第二步,每组派两人代表上台朗读比赛。
第三课时:抄写,练习书写,熟悉课文内容,由老师评定得分;预习思考并提出问题,由组长课外召集讨论,汇集本组问题上交老师,由老师评分。问题由学生在讲课时解答。抽签决定讲课内容,每组两首,课外备课,老师检查教案。
第四课时:讲课比赛,由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并查缺补漏,作补充讲解。
第五课时:同上一课时。
第六课时:背诵比赛。每组推选个人上台随机抽取篇目背诵,然后小组齐背,分两项亮分。再按位置行列抽取学生以同一首词背诵比赛。布置作业,填词练习,任选一词牌名填写,平仄不限,但要押韵。上交由教师评价。
第七课时:成果展示,可不计入总分。小组自评互评,教师宣读每组至少一篇佳作。宣布名次,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告诉学生合作学习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还要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率,只选对的,不选“废”的。
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真正把学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讲台不再是讲坛,而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在活动中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训练和提高。用学生的话:“这次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使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取,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大大促进了我们听说读写、讲背各方面的进步,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老师并不把我们当作等他灌充的空瓶,而把我们当作等他点燃的蜡烛。”
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备课讲课“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同样一篇《雨霖铃》文科班学生讲得情茂,透彻详细,从别离诗入题,质疑、释疑“师”生互动好,突破重点句,课文结构板书详细工整,归纳手法,总结全文,最后在翻译中让学生领会诗歌意境。理科班思维理性,着重引导学生抓诗歌意象,透过意象分析情感。翻译一人一句接力赛后,“教师”总述内容意思,设计出三个问题要同学分组思考讨论:第一,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第二,思考文中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三,文中最能突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在齐读声中结束课文讲解。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师生角色的互换,让教师收获不少。体验了学生听课的滋味,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也照出了自己平时上课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就是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了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深深意识到了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学生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做教师的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促使他们更全面的发展。
合作学习成为受欢迎的教学理论并不是偶然的,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改善课堂心理气氛等方面,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难怪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说:“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尽管合作学习不是每一堂课的唯一形式,但我们还是可以推而广之,比如建立语文课外活动小组,作文训练或评改中的分组合作,甚至上升到班级管理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蔡建红《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
张岚《美国合作学习的理理念与模式》
【高中语文合作教学初探--第三册《词》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