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长泰五中 杨洋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2、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课件孟子图片和旁解)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4、 解题(1)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闯关
第一关 朗诵
1、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an )亩 傅说(yue ) 胶鬲( ge )
孙叔敖( ao ) 拂乱( fu ) 曾 益(zeng)
拂士( bi ) 舜 (shun) 百里奚( xi )
2、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
(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第二关 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
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发:起,被任用。 举:推举,被起用。
士:狱官 市:市场
任:担子,责任。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 曾:通“增”,增加
2、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第三关 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请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第四关 (与作者对话)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对此,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能举例最好),
五、总结
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六、延伸作业:
收集有关孟子或人才造就的名言警句
板书: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题解: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
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1、 列举6个历史人物的实例。
2、 阐述经受的磨难。
作者邮箱: yzmlyx2002@163.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5-13
蜡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3
项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8
秋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24
童趣(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8
药(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6
生命(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3
公输(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10
祝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18
理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