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1:48:3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

课也可以这样上--我教《南京大屠杀》(课堂虚录)(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之所以称“虚录”,因为我的文字无法再现课堂真实的情景。

  

  我一改往日满面笑容的形象,神情庄重地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讲台上放着一盒彩色粉笔),对学生说:“这节课老师本来想给大家好好讲一讲南京大屠杀这篇课文的。老师刚才又读了一遍,对不起大家,老师不想讲了,大家自己看吧。”学生纳纳地望着我。“大家默默地读这篇文章,按老师的要求,不必举手,随时上来在黑板上写点什么。”我用红色粉笔写了几个大大的字:“南京大屠杀各个事件的时间、具体位置、相关数据!!!”我提示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文字要精练些,不写的学生默读课文。

  学生长时间默读课文。我神情严肃地凝视着学生,教室异常的安静。学生陆续上来板书:“1937年12月15日。”“燕子矶”“50人到100人”“幕府山”“江心岛”“草鞋峡”“100名”“89人”“78人”“12月10日中午”“上午11点30分”“1937年12月13日”“105人”“106人”“150人”“28案,19万人”“858案,15万人”“34万人”………学生越来越多的上来写,黑板上数据增添着,重复着,叠加着。我依然神情严肃,默默地望着学生写,一言不发。

学生写完,没人再上来写了。我语气平缓地说:“这篇文章是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真实性的特点,大家看看黑板上的这些数字,是真实的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一一发言:“是真实的”“确实是这样”“这是历史事件”。其间我反复问“为什么”,激发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总结了一句:“课文中讲到的事情,不少是当事人的口述和资料的记录,不是作者的猜想。”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没有任何评论,最后在“34万人”数据上画了个人头骷髅,依然神情严肃的望着学生们。

  稍后,我在黑板上“大屠杀”一词上划了一个粗大的圈和一个叉,说:“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找出与这个词有相关意义的词,也不用举手,随时上黑板来写。”学生默读,陆续上黑板写:“蹂躏”“惨遭”“悲嚎”“恐怖”“凶神恶煞”“黑洞洞的枪口”“狞笑”“层层叠叠的尸体”“枪声震耳欲聋”“刺戳”“垂死呼号”“猛烈开火”“各举战刀”“狰狞而笑”“焚尸”“活埋”“骨灰残骸”……上台的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着,文字叠加在数字上,黑板上写得满满当当,狼藉一片。我依然神情严肃地注视着学生们写,依然一言不发,没有评论,其它学生在默读,教室里非常安静。我默默地在学生写出的词语上缓缓的划上圈,打上大大的问号?(我想用神情和动作来传递我的心情和感情)然后,让几位学生站起来反复读这些词语,我提示他们读词的语调。(我并不要求学生解释词语,让他们自读自悟)。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为悲惨的场面来朗诵相关文句文段,有几位女孩子读着读着,泣不成声,没有读完,我让她们坐下,我接着读:“少妇中弹倒下……”“敌人的机枪猛向我们扫来……”“可……天哪!……”“人群像炸了窝……”,我泪眼婆娑,一些学生在低声哭泣,教学里安静极了。(这是本堂课的高潮)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依然没有任何评论。

  稍后,我让学生再默读,再随时上台写表达作者心情和感情的词句。学生默读,不断有学生上来写:“极大的震动”“徘徊”“提起沉重的笔”“悲愤的心”“战栗”“难以表达”“令人发指”,然后,我让学生朗诵相关的段落,提示他们注意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心情和感情。

  然后我点明“报告文学也重在文学性,有大量细节描写,如大家读的场面描写,有抒情的语言,如大家读的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这一教学环节结束。

   最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几段“半个世纪过去了……”,我评价说学生读得很好,我又读了一遍:“……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读最后几句,我异常激动。在我读的过程中,下课铃响,学生却一反往常的依然静静地坐着听我读。

  我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课文练习后的“字词积累”中的所有的词写一段文字,来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面;让学生根据课文后提供的网站去查阅相关资料,有兴趣的发到我的邮箱。

  

东方雪评:

情境教学是美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其中也包含相当深刻的德育指标。唐老师的课真正是带着学生走进了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向学生。课堂上寂静实际上可以看出情感的潜流在汹涌,此时无声胜有声。让学生自己体悟,让学生自己打开历史,这比老师介绍强一万倍。

由此,我又想起当初我设计《虞美人》的想法,本来我也想一袭长袍,跪拜天地,幽怨地唱着那醉不成欢的曲调,但因为是公开课,后来还是放弃了,留给自己的是遗憾。--我们现在教学生得分的东西太多了,我们让学生教育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少了。

若曦评:

我看到了老师肃穆的神情,看到了学生默默读书被深深感染的样子,看到学生默然有序的走上讲台,书写下那些让人泪下的词语,我也忍不住像唐老师一样"泪眼婆娑"了^^^^这课上成这样,当然是极大的成功.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标要求的"对话"应该是这样的:"老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在课上,唐老师和学生虽然对话不多,但是有充分的情绪交流,师生之间互相感染,共同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沉痛悲哀的情绪。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未来教师角色这样描述:“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是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是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和鼓舞。”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交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2。这里我还想说说朗读时机的问题。

日前讨论李镇西课的朗读时,我曾说过: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要上来就让学生大声朗读。毓君老师持不同看法,说不出声读书不是好的学习方法。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就想:如果开课老师就让学生朗读,效果会怎么样?恐怕不一定有现在这样好吧。看来,对于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不同文章的文体风格,可以选择朗读和默读的不同形式,而且,对初次接触这样包含沉痛悲愤情感的作品,还是默读好些。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后,在学生被深深的打动之后,学生读书,凄然泪下,老师读书,情绪悲痛。师生之间都被深深的感染了。

3。从语文的工具性来说,这节课让学生注意到了最能表现南京大屠杀时间的数字和细节,最能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让学生在词语揣摩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绪。相当成功。

想必大家上这节课的时候都觉得痛苦:学生怎么这么没心啊?这样打动人心的文章怎么就打动不了这些学生呢?

看了唐老师这节课,我觉得,不是学生难以打动,而是我们没有创设打动学生的情境。

向唐老师致敬~!

受益匪浅。

铁皮鼓评:

 确实是神来之笔。

但现在用这种词仿佛不恰当。我想起了都德的最后一课。

当老师进入了情境,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的表达,学生便理解了。

为唐老师叫好!为唐老师而感动!

这是给初中学生上的。(我猜测)如果是高中,我一定要让他们看相关的影像资料。我还会出示近来年的索赔风波,齐齐哈尔毒气风波,会与他们重新理性地探讨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关系。

  

烟鬼猫评:

平时上课,总觉着和学生隔着一座山。你费力地登上山,在山上一通狂喊:“看到了吗?这有一朵漂亮的花。”“大家看呀,立于山顶,一览众山小。”“看,我抓到了白云。”学生呢依然在山下,遥望着不知在哪的老师,有气无力地回答:“哦。”

所以,怎样让学生和老师一块登山,一同欣赏山中绝色,就是最主要的东西,而不是仅仅让学生知道山上有什么。唐老师此课,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较好的范例。

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