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1:47: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故都的秋(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故 都 的 秋

故都的秋(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郁达夫_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翻开文学史册,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风秋雨之中。                                                                                                             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读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读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读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是啊,“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过渡:首先,让我们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1、今天早上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z

2、在哪个地方?(第一段) 请勾画出来

3、你们找得很好,但不是最好!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注意体会刚才这句话的重音。(学生易把重音放在“清、静、悲凉”。 举例:大家都很漂亮,她特别漂亮!说明重音应在“特别”上。同学们再读,夸张一点。)2

4、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南国秋)

5、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哪些段落?(2、13)

6、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YX%}

不妨勾画关键词。         慢 润 淡(快、干爽、浓)           半开半醉(盛开、大醉)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饱、透、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浓、隽永)kDx

二、局部品读

过渡:这北国之秋的特别“清、静、悲凉”这一的特点,我们从作者的直接抒情中捕捉到了,也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发现了。但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更希望能从它细腻的写景中欣赏品味到。"0Y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3-11)l

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过渡: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下面老师范读,同学们做两件事: 

①主要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去想象景物、欣赏画面。

②从声音和色彩的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u>MvEJ

过渡: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4、秋雨话凉图(6-10):

①作者是怎样评价北国秋雨的整体特点的?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②北国秋雨“奇”在何处?

A、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B、声音“息列索落”(静;快,利索,不拖泥带水,清爽)/7

a、比较春雨“淅淅漓漓”“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太柔)=^I

b、比较夏雨“淅沥哗啦”“噼里啪啦”(太猛)

③相对于北京,重庆也算是南方了,在描绘秋雨时,我们一般用个什么样的形容词?

(绵绵)的秋雨--小、密、雨季长>

④这幅画完了没有?还有“话凉”呢!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 (a、老师拟北声  b、学生齐读8段:先不拖长后才拖长,要夸张)

内容--清凉,渐生凉意=

环境--清净|uK

⑤想象这个人的形象补充没写出的部分:手(合抱、放裤兜里)、肩(耸着)

小结画面:天空灰蒙蒙的,空气湿漉漉的,雨声息列索落,秋雨来去匆匆,在都市的斜桥影里,一二都市闲人,着青布单衣,咬长长烟管,抱着手耸着肩,有一搭没一搭地叹天气 ……

     ⑥这样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过渡:如果说刚才这幅画侧重从声音写景的话,那么另外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5、小院清晨图(3):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譬如:①教师墙壁的颜色、灯光的颜色,窗帘的颜色(蓝)--宁静

②夏天你愿意什么颜色的屋子(蓝)--清凉

③有人去世了,哀悼的人戴着白花、黑纱(不是红花、红纱)-压抑、悲凉

三、延伸联想

过渡:同学们,我们抓住景物的声、色特点重点欣赏了两幅画面。我们描绘一个景物至少包括两个部分:①对象 ②对象的特点  如: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

同学们可选取五幅画中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其他的景物,抓住其特征,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说得快!看谁找得准!看谁找得新!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同学们,把你们刚才的语言串缀起来已经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了。

四、深入探讨

1、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作者详写的这些景物都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之景而非风景名胜,在这些平常之景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这说明北国的秋不但程度深,而且范围广,触目皆秋。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而在我们南方,为了赏秋,我们爬啊爬啊,爬上高山,俯瞰大地,“哦,秋来了!”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么?_`HWe

寂寞、落寂、孤独、忧伤……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请先在第12段中找答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4、过渡:由此可见,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同学们找得很好,但还不够完整!

还因为:特别的人生经历

       特别的个人气质]

     5、因为有这种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所以他的“忧郁、苦闷、悲凉”不是一般的,而是“特别的”否则,他跑到咱重庆住几天也就可以排遣了

6、一句歌词说:“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们来套用:

①因为他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

--以情驭景{

②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境正好抒发了他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借景抒情?

五、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