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刈麦》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邮箱:liaoxiangheng@126.com
教学任务分析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呤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 自己对诗歌 的理解、赏析
情感与态度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媒体
幻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一:
白居易,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经常描写老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疾苦。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观刈麦》(板书),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并试着概括诗歌内容。
生:了解作者
师:突出强调
白居易、叙事讽喻诗
生:自读
师:指出需认读、掌握字词
输税 农桑 曾 荷 晏
生:齐读、概括内容
师:整理、归纳
农忙季节-------送水送粮-------南冈刈麦--------贫妇诉苦---------惭愧不已
读准诗韵,理解诗歌内容
情境二:
学诗歌要在诵读中品味语言、领悟感情。请同学们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赏读,赏读字句,体会其妙处,用“---------写出了--------”的句式说一说
生:自由诵读
师:例: 幻灯1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为顾炎阳灼晒,为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生:赏读、探究、交流、发言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 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
师:小结
品析诗歌 ,学会赏析方法
问题:
引出文章主旨
1、 用一字概括百姓生活,说说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思考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 面对这一切,作者的感情怎样,说说作者对百姓疾苦所持的态度。
生:发言
师:整理、板书
劳作辛苦
苦-------- - ------ 输税尽
生活困苦
愧-------- 同情-------- 关心百姓疾苦
把握诗歌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情境三: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将你的理解融入其中,读出情境、情感,并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去想象诗歌所描写的画面。
师:指导,提供词语 幻灯2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想象:
1、动作(如刈麦、拾穗、诉苦等)
2、心情(如劳动不肯休息、听农妇诉苦后的心情等)
词语:
一望无际 此起彼伏 汗流浃背 筋疲力尽 腰酸背疼
声泪俱下 忍气吞声 衣衫褴褛 面无菜色 悲痛欲绝
家徒四壁 仰天长叹 面红耳赤
生:读、想象、描述、交流
激发想象,再现诗歌意境
总结课文
师:总结学法
读诗韵,赏妙点,悟情感,创意境,现主旨
生:背诵全诗
触旁通类
形成能力
情境四:
课外迁移,读以下二则材料,并在课后动手去搜集更多的相关材料,想一想,与同学议一议,写出你的感想,班级交流。
师:出示材料 幻灯3
一、古诗中有许多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陶土》。“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二、“中国26省市免征农业税,7。3亿农民特告别皇粮国税”--------200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升华认识,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讨者”。为了使学生阅读兴趣更强烈、更持久,做到自主学习,有所发现,我让学生反复读,在读后抓字词自由赏析,在赏析的基础上想象自己进入了情境。由于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特别活跃,积极性也补调动了,真正让学生“乐学”、“会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会将这一教学中永远的真理体现在每一节课堂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