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也谈因材施教是中学语文的最佳选择
西昌二中 郭建中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语文难教,说什么“学生太笨,这么简单的课文都不懂”,“要说不会说,要写不会写,不是学语文的料”,“字都写不伸展还学什么语文哟”,“学生不重视语文,叫我怎么教呢”。不外乎是学生对语文的重视不够,或学生达不到老师希望的要求。 且不说学生对语文重要性认识的责任是语文教师自己讲解不够,也不想说任何人都有学习自己母语的义务和权利,没有配不配的说法;也不想说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谈谈有没有一个发育正常,没有头脑疾病的学生学不好语文(自己的母语)和用什么方法去教那些“不是学语文的料”学生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韩非子生而口吃,不能言辩,当时的一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稷下之学”却招收了他,在荀卿等教师的教导下,他扬长避短,成材了,写出了令秦王嬴政叫绝的文章。嬴政每读他的文章时就渴望亲自与他畅谈,想象他一定是一位风流倜傥、口若悬河的辩士。秦王经过一段时间的茶饭不思的思慕后终于见到韩非子,才知道他能写而不能口辩。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和尚资质极钝,没有什么理解力和记忆力,释迦牟尼就教他朗读“苕帚”二字。他早晚不停地念,但读“苕”时就忘了"帚",念帚时又忘了“苕”。和尚不灰心,经常自我“克责”,“系念不休”,终于有一天能朗诵“苕帚”二字,“于此大悟,得无碍辩才”。
以上二例对我们教语文的教师应该有点启发吧?应该能说明一个人只要他发育正常,没有影响智力的疾病,不管多么“鲁钝”都是可以教的,甚至还可以教好。韩非子若是生在今天,我们许多语文老师一定不喜欢他,因为他不能达到语文大纲上要求的“听说读写”中的“说”和“读”的要求。但是荀卿等老师却“因材施教”,使他笔下生花,成了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文章也排在诸子百家散文之列令后人景仰。和尚也是如此,他肯定“不是学语文的料”。他可以说是鲁钝到了极点,佛祖不因此嫌弃他,而是选取适合和尚学语言的途径--念“苕帚”二字。佛祖了解和尚,知道他虽然鲁钝,没什么理解力和记忆力,但也了解他的素质优势,即刻苦和善于不断反省自己,就从最简单也是最适合和尚学习的字的发音上引导他学习语言(梵文“苕帚”二字怎么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最后,和尚果然练就了口若悬河的才能。
由此我想到一句俗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这话可谓道出教育的真谛。学生能否教好的关键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你会不会教,教不教得好,会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我们的祖先其实已经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那就是“因材施教”。韩非子和和尚成材的事就可以说是“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既然“因材施教”可以解决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难题,那么,我们有必要谈一谈“因材施教”。大家都知道,最先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孔子。《论语先进》篇记述,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以后就可以行动了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一听到就行动呢?”又一次,冉有问同样问题,孔子却答:“是的,听到后就可以行动。”公西华不解,问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回答却不一样,孔子说:冉有个性柔和,所以要他敢于进取;子路好胜,所以要他知退。”这就是“因材施教”。后来朱熹以此为例,概括出“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并解释说“材,质也。”用今天的话说,“材”就是指人的先天和后天形成的资质,包括人的智力、志趣、性格等等因素。“因材施教”亦即根据人的不同资质而施行相应的教育的意思。
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的研究结果都指出,人的资质的千差万别,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造成的。人的先天的资质(即天赋)的形成与其遗传基因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的有些方面的“材”是与生俱有的,也就是说人脑并非生而一块白板。人生下来后,他的遗传基因就决定他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有所成就。例如,有人天生对色彩敏感、有人天生节奏感强、有人天生一副好嗓子、有人天生有适合奔跑的脚弓和腿、有人天生长于计算、有人天生长于舞蹈等等。此外,不同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行为习惯、情感表达、审美观念和生活观念等等,这是后天形成的“材”。可见,人的资质由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材构成,而这两项本身就千差万别,因而人的资质也就千差万别。
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整齐划一、简单机械,特别不能板板六十四,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法。而最适合于千差万别资质的学生的教学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人的资质才能被充分催化而得以发展,才能使那些“大智若愚”的天质被掩盖的学生顺利成材。我说“因材施教”是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顺利成材的最佳教学原则,也由于“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实质以及素质教育的实质。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形象地解释了教育的实质。教育是生长生成而不是制造或铸造,就是说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能够充分地自由地生长发展。而这个“自由”不是无政府状态的自生自灭,应该是顺应人的资质发展的自由,是保护人的自身的与生具有的或后天形成的可以发展的智力、人格、志趣、道德、审美、情感等等的自由。那么可以说,“因材施教”与教育的实质的内涵是一致的。
再看“素质教育”。李岚清副总理在1995年提出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教育”,简称“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提高民族“素质”,也就是要极大地、最有效地使人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使人在人格、道德、智力、身体等等方面健康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高素质的人。这完全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可是,人的素质不是可以“硬造”出来的,而是在先天具有的资质和后天自然、半自然中形成的材的基础上,由教育者去开发、引导、培养或孵化出来的。当然,有的人可能先天和后天都不具备某种素质,那么就只能给他“种”素质的胚胎,而不能强行制造。比如,一个孩子没有音乐知识,没有节奏概念,没有乐感,没见过钢琴,也不喜欢音乐,而家长并不先给他“种”音乐素质的“胚胎”,就强行他练车尔尼的一系列练习曲,结果恐怕是出不了刘诗昆的,甚至可能向家长极不愿意的方向发展。其实,人的素质胚胎在人身上是比较全面合理的存在着,只不过常常因为某素质显著而将其掩盖了。就如一个杀人狂,除非他患了特殊疾病不能算正常人,否则,在他身上应该有善良的一面(至少一点)总是存在的或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他的这一点“善心”被正确地“孵化”,他就可以像《世说新语》上的周处那样“改过自新”。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就是“孵化”、引导、生成人的素质,与教育的实质完全吻合,与“因材施教”根据人的资质进行相应教育也是一致的。
语文教师肩负着的不是用“工具学科”就能简单定义的、一个人一生用的最多的、能决定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语文在众多的学科中是最能够多方面催化人的素质的学科,无论是语文所包含的“道”,还是语文所包含的“美”;无论是语文的“百科性”,还是如斯大林所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借助语言来完成思考,都是说语文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语文的最佳选择就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可以使“不是学语文的料” 的学生对号入座,各得其所。口吃的就纠正口吃,纠正不了的,发展他的可以发展的别的方面,其他方面统统不能发展的,就给他“种”,就“孵”,就“育”。总之每个学生都会有一条适合他学习语文的途径的。
语文应该怎样“因材施教”呢?
首先是“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因材施教”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韩愈《马说》里指出的“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最终使许多学生没有显现于外的资质被埋没。
由此看来,察材本身就是对语文教师自己的考查。工作粗糙、职业责任感不强、不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等,都要影响他正确识材。了解一个学生,如果只看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或只凭作文就判其是否在语文上有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比如学习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名”的司汤达,讲成绩真是一无是处,看作文鬼话连篇,身体又差,还经常旷课,谁会识别他是将来写出《红与黑》,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文学巨匠呢?又如,郭沫若,当年语文成绩并不比今天多数学生强。还有巴尔扎克曾被家人认定为“不是搞写作的料”,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由此可见,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这些名人由于自己的抗争和奋斗或偶遇识材者,他们成功了,而那些本来可以成为令人景仰的巨人却因无人识材而被埋没的人才不知有多少呢!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孔子的察材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论语公治第五》中,孔子谈他察材的方法:“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还不够,后来他又补充道“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由此看出察材要全面、辨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武断,不能唯心,不能片面。
孔子观察和了解学生比我们容易一些,许多学生跟他吃住,形影不离。我们语文教师一周仅仅几节课,了解学生困难就更大了。不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察材。
家访是前辈老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家访并不是班主任的专利,语文教师同样应该家访。“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是很有道理的。父母虽然对自己的孩子的评价有偏心的成分,但毕竟对孩子的历史最了解,我们访问学生父母,是能够获得许多学生情况的。此外,“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的说法看似唯心,但遗传学也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孩子除长相与父母相似外,性格、思想、种种观念、喜恶和习惯等等也与父母相关。父母的思想、言行、观念和习惯等等与学生是因果关系。所以,了解家长以及学生生活的家庭,对了解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学生入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和利用一系列测验来察材。比如,问卷调查可以问一些好答、乐答的看似生活琐事的问题,诸如你是否爱山,你是否爱水,爱弯树还是爱直树,你看过的你认为最美的东西是什么等等,只要能察出学生素质不妨旁敲侧击。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测验,比如画一幅抽象的画让学生说出看见什么,或像什么;拿一首小诗让学生读,听一支乐曲让学生谈想到了什么等等。也可以将测智商的题拿给学生做一做。总之,多角度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与语文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会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材,从而使我们在设计教法上胸有成竹。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察材的好方法。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最适合教师“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平时教学时,教师只要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尽可能进行双边的教学,也能了解学生。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善于从小处去了解学生。学生的一个表情,一篇周记或一篇作文等等都能给我们提供信息,信息积累多了,会像拼画一样拼出一个学生大致的面貌。
语文教师要加强心理学的学习,一个语文老师 同时又是一个心理医生是最完美的事,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比简单的个别谈话不是更先进吗?
总而言之,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法原理,科学地、系统地和有目的地分析研究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做到较准确的察材。
“施教”是在察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各自的材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施教的方法很多,但基本的应该是--因势利导,孵化生成,循序渐进和均衡发展。“因势利导”是指对在语文某些方面资质高的学生采取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力得以顺利发展,并成为语文尖子。比如,喜爱阅读且阅读能力也强的学生,他们往往对许多书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的甚至读《资本论》、《梦的解析》等书,也有能得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的。教师就要加以引导,开出阅读书目,或者推荐阅读的书给他们,还可以适当提一些要求。不管用什么方法引导都要注意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要讲技巧,这一点前人那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众所周知的爱迪生,在学校里因经常向老师问一些在老师看来是“瞎捣蛋”的问题,如“风是那里来得”,“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等等,被老师厌弃。幸好爱迪生的母亲能察材,才挽救了一个伟人不至于被埋没。爱迪生的母亲就是一个善于引导的好老师。爱迪生对自然科学很有兴趣,母亲就给他买来他认为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礼物”的《自然科学大观》和《帕克氏实验物理》。还支持爱迪生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使爱迪生的资质得以顺利发展。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孵化生成”是指那些语文学习各方面都感到吃力,表现得较为迟钝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在察材中捕获他们资质中的某些“苗头”(即前面讲的“素质胚胎”)。捕到“苗头”后,我们就加以孵化、催化或培育,让这些苗头终于成苗成材。前面讲过,有些人本来有某种天赋,但被掩盖着,一般情况下自己也是不知道的。如果这些天赋不被发现,可能一辈子也显露不出来,直至被带进坟墓,对此我们应该慎重。发现苗头就加以培育,宁可白花力气,也不能使学生没露出来的素质苗头被埋没掉。而“孵化生成”就是我们常说的“熏陶”。语文各方面都感到吃力,一般是因为幼年时期没有受到应有的素质熏陶。比如生于偏远地区,没有电视,没有广播,也没有应有的书籍,平时人们交谈也是很粗俗的内容。生在这样环境下的学生没有什么语文应有的“感觉”,要语言语言贫乏,要说话话语生硬,要分析没有内储而不能体会理解,写出来得作文也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子,当然会各方面都吃力了。我们可以在教室营造语文环境,布置语文气息很浓的诗文名句黑板报等,多开展诗歌朗诵会、欣赏会,组织各种语文兴趣活动,如看电影电视、听录音节目、交换好书并交流读书经验等等。有的老师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比如,让学生摘抄名言名句、美诗美文等都是为了给学生补这一“课”。坚持下去,相信这些语文各方面都差的学生,必定有大的提高,而且极有可能有人会显出不寻常的“材”来。
“循序渐进”是说“因材施教”要尊重学生发展和成材的规律,不能无政府状态的放任自流,也不能要求学生很快成材而揠苗助长。放任自流前面已经谈过,此不谈了。揠苗助长不能使人成材却能让人被扭曲或夭折。因为“因材施教”虽能使人少走弯路,而相对较快地成材,但是,有的人的发展是较缓慢的,即使两个人的“材”完全相同,也不大可能成长发展得完全相同。正如中医治病,有时两个人生同一种病去看同一个医生,开出的处方不一定相同(指药方也指剂量)。何以如此?人的个体差异使之不同而已。所以我们必须尊重规律,对“大器晚成”的人不能揠苗助长,不能一发现学生有某种材就过分催化,加班加码,结果使之夭折。心理学家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我们必须注意。
“均衡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些能力相辅相成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使人得以成为社会生活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如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因为需要要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多种能力。但是,如果他不会电脑,也不会打电话等,那么,他就不是完全的“现代人”,虽然这些能力似乎对于他来说无什么大碍,但他要在现代社会干一番事业就比较难了。所以我们在“因材施教”时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一个方面,如作文好就只是一个劲地发展他的作文而不管其他方面,那样不久他就会“江郎才尽”,写不出什么来的。古往今来的卓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李白诗好,剑术也不错,散文虽不能与韩柳相争,但在唐代也有一席之地。苏轼就更加典型,诗、词、文章成就为有宋第一自不必说,书法也是“宋四家”之首,绘画也能独领风骚,而作为官员,政绩显著名留青史。张衡是天文大师,也有举世惊叹的地动仪,并且还有著名的《二京赋》流芳千古。我们并不要求学生都是通才,我们“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健全的人才,而不是“畸形”的人。我们不能忽视使学生的语文的各方面以及语文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全面提高民族素质”才能成为现实,“三个面向”的目标才能达到。
为了使语文教学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为了不再听见“不是学语文的料”之类的话,也为了使语文教学极大地产生效力,使学生真正都能掌握这门工具和素质的综合学科,我们一起去探索更适合现代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方法吧!
(此文获98年四川省语文教师论文竞赛一等奖)
【也谈因材施教是中学语文的最佳选择】相关文章:
也谈孩子正能量教育09-11
润物细无声----也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网友来稿)08-08
作文训练也需套子--谈作文的阶梯式训练09-28
也谈《鸿门宴》情节的三起三落07-30
也谈学校管理中的成就激励(教师中心稿)07-29
也谈创新作文教学(教师中心稿)07-02
把握语言--诗歌意境体味的前奏--也谈诗歌教学(论坛精华帖)07-24
最佳路径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