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亟待改变什么(网友来稿)
张天兵
对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要求的解读,我认为概括地说即是在生活体验(直接和间接)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见解。这种情感和见解一方面不能囿于个人范围,而应更关注他人、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即要有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这种情感和见解要建立在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深刻思考上,即要有理性思维。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很难达到西方理性思维的高度,但现在这种理性思维却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重要。“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关系科学的发展,民族的兴衰”,“在历年高考阅卷中,一个省数十万份作文里,逻辑思维缜密,充满理性的议论文竟然凤毛麟角。”(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6期《呼唤理性思维》一文)。“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不加强理性思维的训练,就会降低整整一代人的水平。”(毛荣富)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呢?提三条建议供参考:
1、挖掘教材中的理性思维。如孟子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讲述了一个揠苗助长的寓言,以证明不要用外力帮助义成长。但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集义就不需要外力帮助呢?这显然不合常理。所以孟子在寓言后又加了一句“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不给作物锄草当然也不对。所以对于集义来说并不是不要外力,关键是不要违背规律。经这样分析,就可看出孟子思维的周密,逻辑性强,文章当然有说服力了。
2、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朱熹早就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尤其现代是个鼓励创新展现自我的时代,鼓励打破“宗经”思维的束缚,更应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人定胜天”的思想是否已不合时宜?一方面人不一定胜天,另一方面人不应该胜天,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3、用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的因果思维模式指导学生思辨。所谓原因分析的因果思维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追寻事物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是从结果到原因的分析。这里结果是一种“现在时”的东西--现象,而原因则是“过去时”的东西--本质。原因之所以是本质是因为它导致了新的现象发生,具有必然性和条件性。这就是说当我们分析出一种事物的现象赖以产生的原因时,我们就开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文章的立意就深刻了,思辨性就强了。当以自己的能力已不能再分析出更深刻的原因时,这样的立意就是最深刻的,思辨性最强的。所谓背景分析的因果思维模式就是思考某种社会、人事现象产生的大背景、大气候,发现这种大背景、大气候与社会、人事现象之间的隐性因果关系,这时社会的大背景、大气候成了社会、人事现象的原因。所谓功能分析的因果思维模式就是指现存的某种社会和人事的现象(原因)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功能--影响、作用、意义,不仅可以进行正面的功能分析,也可以从反面来分析其危害、灾难等,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三种因果思维模式既要综合运用,又不应停留在一个层次,必须不断思考分析深入下去,使文章的立意深刻。(参考《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马正平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提四条建议供参考:
1、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如《老王》一文,“我”为什么对这样一个身份卑微,没有知识,穷困的农民心存愧祚呢?因为“我”的内心没有把老王当朋友来看,缺乏对农民亲切拥抱的情感,对农民仍心存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作者从对自己的批判中透露出多么感人肺腑的人文关怀!
2、交流生活,发表自己对社会的看法。每周用一点时间交流自己直接的生活体验和用各种现代传媒收集的信息,开展讨论,褒善贬恶,提出解决的措施。如关注下岗职工、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关注医改、房价、食品安全等关系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等。特别是对生活中的不义要敢于批判,培养忧患意识,不能泯灭良知。
3、补充课外渗透人文精神的优秀作品。从这几方面补充:配套读本《走近经典》,订阅的《语文报》,校级课题“走近经典”推荐的书籍,学生自己推荐的时文等。读写结合,每周写一篇有质量的随笔,摘抄一定数量的文字。
4、用超越性思维写作。所谓超越性思维就是在待人接物的态度、观点方面,能够走出自我、群体和区域的利益关怀而面向更大的群体、区域的利益关怀,实际上这种超越性综合就是对关怀对象的一种综合、整和,也是对自己的认识能力、心灵胸襟、情怀境界的综合、整和,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消解自我,由局部走向全体,使自己的心灵胸襟、情怀境界由狭隘走向高远博大。支撑这种超越性思维的动力就是人文精神。
另外,我很重视老师的下水作文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人文精神的作用,尽可能多写下水作文,以检验作文题难度是否恰当,作文辅导是否有效等。老师与学生同甘共苦,书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很好体现。
姓名:张天兵 单位:上海市三林中学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路658号
电话:584103148034转8037,手机:13774303802
邮编:200124 邮件地址:ztb78@souhu.com
作者邮箱: ztb78@souhu.com
【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亟待改变什么(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试论新课标指导下的古诗教学(网友来稿)06-12
我看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网友来稿)07-11
《劝学》劝的是什么?(网友来稿)10-22
漫谈诗歌教学(网友来稿)07-25
分层教学浅议(网友来稿)07-27
面对课改,作文教学改什么(网友来稿)07-29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老师是什么?(网友来稿)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