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谈课外阅读
西四中学 刘择琴
古人学诗提倡“功夫在诗外”,而我觉得提高文化素养“功夫”亦在课堂外,这一法宝便是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个广阔无比,奇妙非凡的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远方到未来,从国外到国内,任你纵横。可惜的是,那些只爱看电视,打游戏机或是爱看动画卡通,言情武侠的青少年没能体会到这一乐趣。想到这些知识面狭窄甚至无知,浅薄的青少年将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时不禁让人有些担心。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就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化素养便是它的基石,而课外阅读就是构成基石的一块砖。“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那些基础坚实,文化素养好的人,他的人生如摩天大厦般雄伟壮丽,反之,基础不扎实,文化素养又缺乏的人,他的人生就是摇摇欲坠的危楼。现在的中学生对文字的东西不感兴趣,他们热衷于电脑游戏、电视音像制品等声像制品,不可否认,好的声像制品也可以带给学生知识,但真正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的途径还应该是读书,读好书。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倡导、指导、督促学生读书的任务。
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佳作共赏”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向大家推荐一篇自己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文章,每周星期一交上来,在由老师统一挂在班级中展示。并且要求配合练笔作业,写一些小感想、小感悟。另外,我还利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请一名同学讲述自己本周推荐这篇文章的原因,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笔者希冀在本次研究活动中,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进而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基本能力,探索语文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规律,实现语文“健美智慧,滋润心灵”的教学理想。课外阅读学习可以看作一个根据一定的阅读目标筛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所以把培养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把熏陶、感化、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他人作为课外阅读教学的基本目的。
在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中采用怎样的手段和技巧可以使学生、阅读、生活产生有机的联系,特别是现今的学生生活如何才能和别人的作品阅读发生有机联系,从而使学生热爱阅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要谈的是,从培养阅读习惯的角度而言,生活化阅读是个不错的选择。生活化阅读的表现是:阅读目的在于阅读本身,不要为考试而阅读,否则收获将顶多体现在考卷上,甚至一无所获;为阅读而阅读,收获将在于阅读本身。吕叔湘认为阅读教学的效果要在20年之后才能显现。阅读文本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不限于书本。阅读动力在于对阅读本身的兴趣,而非来自于老师家长的要求,考试的压力。阅读行为将还原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大需求,学生会千方百计想找自己喜爱的书读。只有当阅读行为融入了学生的生活,阅读行为才是有意义的,阅读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可延续的生命活动。生活化的阅读必然是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阅读主体的生活是不同的。也只有生活化的阅读才可能是创造性的,因为创造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创造。
在倡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告诉学生:“不分古今中外,不避大俗大雅,只要思想内容健康,行文规范绝少错误,任何报刊书籍,都可以去读。”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我认为不必拘泥于某种阅读方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去读就可以。我告诉学生:“只要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一定能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阅读的路子来。” 就以精读、略读、跳读、猜读等方法而言,也不必着眼于阅读方法本身去进行指导训练,否则就是形式训练,而非实质训练。形式训练多了,学生会顿生厌烦,因为这不会给学生带来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反之,学生读得多了,他为了更多的获得生活上的教益和思想上的提升,自然会选择适当的方法去阅读。
为了使这项课外阅读的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采用了展示、演说、评价、记分等多种形式的监督。一个学期下来,我们共在班级中展示了三百余篇文质兼美的佳作。阅读了这些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事,这些优秀的文章,潜移默化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他们做人的修养。
一位同学在练笔中写道:“读了王毅雯同学推荐的《父亲与女儿的心灵对话》,我深深地感动了,我从来不知道原来父亲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他也会需要儿女的关心和安慰,今后,我一定要多多关心我的父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快乐。” 谁说今天的独生子女冷漠?分明是我们的教育没有能真正的深入孩子的内心,课外阅读正好弥补了这一课。
冯栗同学推荐了《哈佛家训--------篱笆上的铁钉》,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
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与人吵架之后,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
第一天,男孩定了37个钉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慢慢学者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得多。
终于有一天,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得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从此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从篱笆上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最后,篱笆上的钉子全部被拔光了。
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孔吧,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插一把刀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很难愈合。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要知道,心灵上的伤口和身体上的伤口一样难以恢复。
推荐过后,她在练笔本上写道:你的朋友和你的家人都是你宝贵的生命财富,他们让你更自信,让你更勇敢。他们总是随时倾听你的忧伤,你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向你敞开心扉。可是,有时你会说出伤害他们的活,或者做出让他们痛心的事情。不要认为他们不会介意,就像在篱笆上钉过钉子一样,伤害会留下永久的痕迹。坏脾气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别人的时候,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多么深刻的分析!课外阅读引发了孩子对于生活、对于做人的深刻思考,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吗?
一篇篇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思索。通过阅读《匆匆》,我感到学生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通过阅读《西风胡杨》,我看到了他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也看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阅读《让战争之剑干净入鞘》,我感到了孩子们对于人性美的赞赏,对于历史的认识……
在这个终生学习的时代,阅读无疑是要伴随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活动,在初中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不无裨益的。请对我们的孩子说:“去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