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非不也非非也
宋英民
《报任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对这句话课文中是这么解释的,“[韩非囚秦] 韩非,战国末韩国公子,后至秦受诬陷下狱而死。实际上其著作多非囚秦后所作。”按司马迁的原意,韩非因被囚而生怨愤,故发愤著书,写《说难》《孤愤》篇。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的上句是“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句话在分析时我对学生说,因为这是私人信件,有些地方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有可能与历史不符,此处就是明证。《吕览》是吕不韦作丞相时纠集门客所作,“一字千金”众所周知。既然“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可以与史实不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也可以因表情达意之需要而故作曲笔。
说到这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学生说,书上注解明明说他的著作多是他囚秦后所作,和司马迁的看法一样,怎么会违背史实呢?学生之言,我顿觉纳闷,教了好几遍了,都是司马迁说的和史实不符,难道我们的书版本不一样,课本改了。不过马上否定了课本不一样的猜测,课本是一样的。学生说,注解里说的很清楚,老师可以看这句话 “实际上其著作多非囚秦后所作”,这句话不是说,实际上韩非的著作多是韩非囚秦后所作吗?听学生一解释,我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学生把 “实际上其著作多非囚秦后所作”中的“非”当成了韩非的“非”了。怪不得有这种理解。我对学生说,这句话里的“非”是“不是”的意思,并非韩非的的名字,学生这才明白过来。
课后,我又思考这句话,难道学生学生的理解没有道理吗?那句话在语法上的确可以讲成学生那种理解。不过根据语境,由于有了“实际上”这个词,其实就是否定了司马迁的说法,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但是学生如果较起真来,又不是那么容易讲清楚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教材何不把注释稍改一下,把“实际上其著作多非囚秦后所作”中的“非”改成“不是”,这样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非不也非非也】相关文章:
非名校不上之议05-01
教育随笔:孩子是与非09-28
大班教育随笔-孩子是与非08-13
非自愿辞职申请书05-20
教育随笔:孩子是与非2篇10-16
非指导下的作文教学09-12
户籍非转农申请书11-29
非遗后时代的传承守望与反思06-24
非联合体投标承诺书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