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4-11-06 16:34: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形成新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策略

源城区埔前一中 陈运添

形成新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策略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了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兴趣所在;充分阐述了主体教育思想的现代教育观念。这观念可分为三点:

1、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怀。

2、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学习,因而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优势和潜能,因此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老师应当尊重差异。

这种观念的中心是:理解孩子,促进发展、区别对待。

为贯彻这一观念,《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这“自主”是对学生个体来说的,“合作”有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有小组之间的合作,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尤其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不再是往常那种老师高高在上,学生仰头相望--而是对等、平等的交流合作,有思想方面的交流合作,有知识方面的交流合作,老师贵在启示思考的方向,不是“权威”相逼。“探究”中的“独立发现”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未知的,也可以是对别人不是未知的,而对自己却是未知的。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从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如何更好的贯彻、落实新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老师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要不断提高,更需要我们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些,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创新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常那种在老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老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工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老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已经落队了,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代而取之的是学生自主地去学,这必然会与老师之前设计的有出入,更有甚者会冒出一些稀里古怪的问题。倘若老师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不高,试问怎样来启示、指引学生,怎样与学生“交流”、“合作”?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策略。注重学生在学习活中的主动性、自信心的培养,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人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

1、鼓励、激发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这核心问题是学生主体的参与状态与参程度的问题。这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气氛和条件。通过主动参与,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让其自主学习,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为此,老师应当--对学生所产生的标新立异的愿望、做法和思维闪光点要尽可能给予鼓励性评价;允许学生从事试验、探究,对学生的偶然失误持宽容态度;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和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和辩论,并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和时段衔接,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2、创设和谐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它关注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活动,使教师在“顾问、同伴”两种角色中选择,使学生在“竞争、合作”两种关系中处理,使师生在“主动”与“被动”相交替的角色中扮演,形成良性促进的和谐关系。这将极大地激发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群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师生都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3、注意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要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能力。为此,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以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要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已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和多样化的方式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4、实施小组学习方式。我认为把四个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桌椅靠在一起,两两相对,呈长方形,这样有利于贯彻、落实新的学习方式。四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学生讨论、发言的时间、空间比较充裕。如用10分钟讨论、研究一个问题,每位同学则至少有2.5分钟的时间来阐述自己的见解,若8-10人为一小组,则1分钟多一点。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使得大家的思维、步调相对一致,不会出现水平低的学生听水平高的学生分析、阐述时不知其所云,再者,有利于老师指导。桌椅靠在一起,两两相对,最大限度地缩小空间上的隔阂,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三、改变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高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旗帜,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由社会、生活走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证明,从以上几点入手来贯彻、落实新的学习方式,效果比较好,学生很快地走出原来的旧圈子,步入新圈子。

【形成新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新的学习计划09-25

新课标新课堂心得体会12-07

学习新计划06-12

《孙权劝学》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单07-24

课堂学习心得通用01-01

【精品】学习新计划08-08

中班数学教案:学习8的形成与数数03-06

谈谈如何构建语文新课堂(苏教版教学论文)09-24

把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07-15

美育云端课堂学习心得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