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1:32: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网友来稿)

郑赐来

文言文复习要点: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网友来稿)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是阅读文言文(古代汉语用文字表示就是文言文)的基本功。文言实词应该掌握积累多少,有不同见解。但就中学生来说,统编教材附录中的实词表(以下简称实词表)所列词应是起码的数字。文言实词的掌握本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但实际上高三毕业班的学生能就实词表中所列词的词义、用法,能够逐一准确解释者恐怕不多。这样就难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实词表的缺点在于一无例句,二无具体义项。为了弥补这个不足,编写了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几点说明:

一、实词表中所列实词,列举课文中出现的常见义项及例句(有个别词删去如“今”),例句出处用篇目第一个字表示如“赤”(赤壁之战),“游”(游褒禅山记)。非高中篇目及课外例句出处用全称。

二、实词表中未列,但在课文中,或课外属常见义项,有极少量补充。

三、每个常见义项一般者举1-3例,在同一课文反复出现者一般不重复。

四、少量与实词词义有交义现象的虚词列入并注明。

课文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及例句

书 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

是时曹操遗权书(赤)

②书写书法:凭几学书(项)

③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汉书艺文志》)

④书籍:积书满架(项)无从致书以观(送)

请 ①请求:(秦王)固请(廉)

②谦辞:臣请完壁归赵(廉)

恐 ①恐怕:秦王恐其破璧(廉)

恐不任我意(孔)

②害怕:舟人大恐(石)

对 ①回答:对曰“臣尝有罪……(廉)

奏对称旨(谭)

②对着:对酒当歌(《短歌行》)

设 安设,设置:设九宾于廷(廉)

幸 ①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

故幸来告良(鸿)

②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

如姬最幸(信)

③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许 ①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②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负 ①倚仗、凭借:秦贪负其强《廉》

负势竟上(与)

②承担:宁许以负秦曲(廉)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

③背弃:决负约不偿城(廉)

④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吾上恐负朝廷(左)

⑤背肉祖负荆(廉)王负剑(荆)

⑥败胜负之数(六)

立 ①即刻、马上:赵立奉壁来(廉)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鸿)

②站立:故久立与其客语(信)

提刀而立(庖)

③直立:大石侧立千尺(石)

立土动即百尺(梦)

交 ①交情:为刎颈之交(廉)

②交往:臣以为布衣之交(廉)

交游士林(赤)

③相交、交互:叶叶相交通(孔)

疏条交映(与)

引 ①引导:左右引相如至(廉)

②牵引、拽:或欲引相如去(廉)

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察)

③后退:相如引车避匿(廉)

引次江北(赤)

面 ①脸: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

卒 ①步兵:旦日飨士卒(鸿)

率罢敝之卒(过)

②死:鲁肃闻刘表卒(赤)

③终于:卒相与欢(廉)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五)

④通“猝”:成仓卒莫知所救(促)

卒然边境有急(论)

蔽 ①遮盖:横柯上蔽(与)苫蔽成丘(狠)

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邹)

毕 ①完尽:录毕,走送之(送)

毕礼而归之(廉)

②都,全:靡不毕现(屈)

士 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

②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予本非文人画士(病)

③有才能的人:尊贤而重士(过)

以致天下之士(过)胜不敢复相士(毛)

④士兵:旦日飨士卒(鸿)

将 ①将领:廉颇为赵将(廉)

晋鄙宿将(信)

②带领:使将将其军归魏(信)

抚 ①安抚:则宜抚安(赤)

②巡抚:献诸抚军(促)

以大中丞抚吴者(五)

走 ①快跑:兔走触株(五)可烧而走也(赤)持剑盾步走(鸿)

②趋向: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

事 ①事情:世异则事异(五)

足以立事(赤)不择事而问焉(问)

②从事,奉事:以地事秦(六)

礼 ①礼仪:毕礼而归之(廉)

②礼貌,尊敬:秦则无礼(肴)

礼天下之奇才(六)

计 计策、谋划: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计未定(廉)莫知计所出(指)

难 ①困难:难去今之县令者(五)

吾见其难为(庖)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

②灾难(nàn):今操芟夷大难(赤)

③反驳:所谓交相问难(问)

庭 ①院子:垣墙周庭(项)

②通“廷”:拜送书于庭(廉)

愿 ①乐意:臣愿奉璧往使(廉)

②希望:愿结友(廉)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

案 ①几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

取案上器击伤夫人(记)

②察看:召有司案图(通“按”)(廉)

方 ①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②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修 ①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庞然修伟(促)巨身修尾(促)

②学习,效法:不期修古(五)

③修建:室坏不修(项)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整治:修守战之具(过)朝早晨:朝服衣冠(邹)春江花朝秋月夜(琵)

朝 ①朝廷:动以朝廷为辞(赤)

②上朝:相如每朝时(廉)

③朝见:皆朝于齐(邹)弱国入朝(过)

私 ①私下:私握臣手(廉)从道旁私语(柳)

②偏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

③与“公”相对: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论)

语 ①言语,谈论:越人语天姥(梦游)

从道旁私语(柳)

②告诉:而语女曰(记)不可不语(鸿)

名 ①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②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

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曰 ①说:乃谓秦王曰(廉)遽契其舟曰(察)

②叫作,称作:曰师曰弟子云者(师)曰颜佩韦、杨念如……(五人)

可 ①适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

②约计: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文 ①文字:其文漫灭(游)

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②文章:其文约(屈)

进 ①前进:余船以次俱进(赤)其进愈难(游)

②进献:群臣进谏(邹)

相如前进缶(廉)

③出来做官:进亦け本二里余(赤?

相去四十里(赤)

③去掉: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

去死肌(《捕蛇者说》)

师 ①军队:九国之师(过)劳师以袭远()

②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

③学习:不耻相师(师)

传 ①传记: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黄)

②注释经义的文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③驿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廉)

传 ①传送、传递:传之美人(廉)

②传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③流传: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

道 ①道路:有碑仆道(游)从径道亡(廉)

②道理,规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

③学说、思想: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训)

④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

⑤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受 ①接受:项王则受璧(鸿)

②遭受: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论)

③授予,给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左上》)

惑 ①迷惑:内惑于郑袖(屈)不亦惑乎(察)

②疑惑:惑之不解(师)

贱 ①物价低:食贱则农贫(《商君书外内》)

②卑贱,地位低:其辱人贱行(五)

贫贱有此女(孔)

③谦词:贱妾留空房(孔)

圣 ①最崇高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师)

有天下七十一圣(察)

②封建时代美化皇帝的说法: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谭)

愚 ①愚昧、愚蠢:愚益愚(师)

②谦词(自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赤)

足 ①脚:非利足也(劝)

②足够,充足: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其中有足乐者(送)

③值得,够得上:竖子不足与谋(鸿)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攻 ①进攻:转而攻秦(过)

②学习:研究:术业有专攻(师)

经 ①经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

执经叩问(送)

②经络:技经肯綮之未尝(庖)

③经过: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察)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

劝 ①勉励、鼓励:三曰劝农功(《论贵粟疏》)

②劝说或劝以少休(左)

学 学习:学不可以已(劝)非学无以致疑(问)

中 ①内、里:其中有足乐者(送)

座中泣下谁最多。(琵)

②不高不下:中述汤武(屈)

中 ①合乎:木直中绳(劝)隐中胸怀(促)中《经首》之会(庖)

致 ①达到:而致千里(劝)致万乘之势(过)

②招致:以致天下之士(过)

疾 ①病:必生疾病(赤)汝之疾也(祭)

②痛恨:君子疾夫舍曰……(《论语》)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屈)

③通“嫉”: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子吴起列传》)

④急速: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谭)

⑤加强:声非加疾也(劝)

⑥痛: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孟)

假 ①借:人多以书假余(送)

②借助,凭借:假舆马者(劝)

③宽容:愿大王少假借之(荆)

④给: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

绝 ①断,断绝:而绝秦赵之欢(廉)

楚诚能绝齐(屈)

②极: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③横渡:而绝江河(劝)

兴 ①起来,兴起:风雨兴焉(劝)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②发动:大兴师伐秦(屈)

功 ①成绩,功效:功在不舍(劝)

②功劳:劳苦而功高如此(鸿)

以相如功大(廉)

强 ①有力:筋骨之强(劝)

②强盛:强国请服(过)

以楚之强,天下莫能当(毛)

用 ①使用:又备经年裹物之用(芙)

②资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③因为(介词):用心一也(劝)

行 ①行动,往:权即遣肃行(赤)

予此行所负之责任(黄)

②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

其行廉(屈)

③实行做:相辅而行者也(问)

汝非徒身当服行(训)

④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⑤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行 ①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②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广 ①大,扩大:非问无以广识(问)

明道德之广崇(屈)

②宽阔:安得广厦千万间(茅)

识 ①知识:非问无以广识(问)

②知道: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问)

记住:汝识之乎(石)

达 ①通达:不达于事(问)

先达德隆望尊(送)

②得志、显贵:名达于缙绅间(柳)

知 ①知道:圣人所不知(问)

荆人弗知(察)

②了解:君何以知燕王(廉)句读之不知(师)

③通“智”:孰谓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失 ①失掉:失时不雨(论)

破家失国之事(柳)

②过错:我岂有所失哉(信)

军 ①军队:公子遂将晋鄙军(信)

都督诸路军马(指)

②驻扎:沛公军霸上(鸿)

击 ①敲打:为一击缶(廉)

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

②攻打:为击破沛公军(沛)

诸侯共击楚(屈)

内 ①里面,(与外相对):常在王卧内(信)内立法度(过)

②内心:内怀犹豫之计(赤)

内接纳:放入:距关勿内诸侯(鸿)

赵不内(屈)内所著披袄中(王)

如 ①到,去:至海陵,如高沙(指)

②如同:固不如也(鸿)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倍 ①加倍:尤倍重于三十年前(黄)

②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谢 ①道歉:至鸿门,谢曰(鸿)

②辞别:乃谢客就车(信)

③拒绝:阿母谢媒人(孔)

④告诉:多谢后世人(孔)

⑤凋落:花之既谢(芙)

意 ①心意,意图:吾意决矣(赤)

以此下心意(孔)

②意料: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之也(指)

坐 ①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②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记 ①传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

②记忆:不记语从何起(祭)

③记载:余是以记之(石)临川王某记(游)

加 ①加上;放上:加彘肩上(鸿)

②增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孟)

③更加(副词)则其至又加少矣(游)

举 ①举起,抬起:举手谓公子曰(信)

举所佩玉鸵允局者三(鸿)

②成功:莫令事不举(孔)

③攻占:戍卒叫、函谷举(阿)

④全:举家庆贺(促)杀人如不能举(鸿)

⑤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赤)

举以予人(六)

⑥发动:举事必循法以动(察)

兴举义兵(《自明本志令》)

约以连兵大举(指)

胜 胜利:胜负之数(六)

胜 ①能承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五)

②尽:刑人如恐不胜(鸿)

何可胜道也哉(游)

斗 ①酒器:亚父受玉斗(鸿)

②大:则与斗卮酒(鸿)

斗 ①战斗:外连衡而斗诸侯(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

②争斗:钩心斗角(阿)试与他虫斗(促)置 放在:置之坐上(鸿)

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声 ①声音:声如洪钟(石)

忽闻水上琵琶声(琵)

②伸张:为之声义(五)

发 ①发出:大声发于水上(石)

②出发、派遣:主人忘归客不发(琵)

③打开: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

④显露:雄姿英发(念)目笑之而未发也发头发:早生华发(念)无毫发爽(促)

易 ①换取: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

②改变: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

③容易:由俭入奢易(训)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

④轻视:是以古之易财(五)

顾 ①看,回头看:不顾而唾()

顾召赵御史曰(廉)民且狼顾(论)

②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③(虚词)但、不过:顾吾念之(廉)顾自民国肇造(黄)

遇 ①待遇:然公子遇臣厚(信)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

②相遇: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左传》)

③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

明 ①明亮:时莫夜月明(石)明月半墙(项)

②照亮:火尚足以明也(游)

③证明、阐明:明道德之广崇(屈)

明死生之大(五)

④清楚、明白:谗谄之蔽明也(屈)甚且心之所以明者(问)

称 ①赞颂:上称帝喾(居)

左右未有所称诵(毛)

②声称: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

称①相称,符合:奏对称旨(谭)

号 ①称:时号为军机四卿(谭)

②号召:未可明诏大号(病)

号号叫:号呼靡及(指)八月秋高风怒号(茅)

著 ①著作: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谭)

②附着:皆著于本(论)著穿:内所著披袄中(记)著我旧时裳(《木兰辞》)

变 ①变故:突发事件:若变起(谭)

亡何,国变(柳)

②变化改变:变姓名(指)颜色不少变(五)位 官位:位在廉颇之右(廉)位卑则足羞(师)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训)

首 ①头:诚能得樊将军首(荆)俯首系颈(过)

②告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谭)

任 ①责任,担子:国之重任(信)天之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②信任:王甚任之(屈)

③无拘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

别 ①离别:醉不成欢惨将别(琵)太监泣别(记)

②赠别:今以半别公(记)

草 ①花草:草行露宿(指)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黄)

②草稿:文方成草(左)

良 ①良好:未为良时(梦)

②优良:良剑期乎断(察)意似良(促)

有 ①与“无”相对:若有宿根(梦)

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阿)

②通“又”:邹忌修八尺有余(邹)

归 ①返回:津泽皆归其根(梦)予不得归矣(指)

②归还:归璧于赵(廉)

③旧称女子出嫁:吾妻来归(项)

实 ①与“虚”相对: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梦)

长 ①与“短”相对:虽与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令人长号不自禁(项)

②长处,优点:应变将略非所长欤(《三国志诸葛亮传》)

虚 ①与“实”相对:有苗时采,则虚而福(梦)

②空虚:成顾蟋蟀笼虚(促)

③虚心:古之人虚中乐善(问)

长①增长: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梦)

②担当:尔翁长铨(记)

③年纪大的:孰与君少长(鸿)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

定 ①安定、平定:天下已定(过)

②规定: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

③决定:计未定(廉)定国是之诏下(谭)

守 ①太守,郡一级长官:谢灵运为永嘉守(梦)吴起为西河守(《史记吴起传》)

②守卫: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

战守迁皆不及施(指)

类 ①种类:如大小龙湫……之类(梦)

②像:俨然类画(促)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理 ①道理:理固宜然(六)理有未安(问)

②治理:称为政理(张)

怪 ①奇异的:怪石乱卧(促)

②奇怪,惊疑:理不足怪也(梦)

公子怪之(信)

上 ①上面:得双石于潭上(石)置之坐上(石)

②特称皇帝:上大嘉悦(促)

令查出引入上谕中(谭)

③献上:臣乃敢上璧(廉)

④向上:日高日上(芙)负势竞上(与)

法 ①法令、制度: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

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谭)

②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活板》)

③效法:犹若不可得而法(察)

成 ①完成: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黄)

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

②成功: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出师表)

持 ①掌握:悖乱不可以持国(察)

②拿:不得持尺兵(荆)

持一象笏至(项)

宜 ①应当,应该:理固宜然(六)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

②适宜,合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曲者宜为轮(《潜夫论相列》)

病 ①疾病,生病:菠万变,药亦万变(察)

江浙之梅皆菠(病)

②弄成病:以夭梅菠梅为业以求钱也(病)

动 ①与“静”相对: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察)动以朝廷为辞(赤)

②感动: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反 ①与“正”相对:日影反照(项)

非务相反也(察)

②反叛、谋反: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投 抛掷: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察)

譬若以肉投馁虎(信)

游 ①游览: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梦)

②游泳:此其父善游(察)

③旅行:游于三辅(张)

④交往:交游士林(赤)秦时与臣游(鸿)古之人,其游也有选(王夫之《船山记》)

白 ①白色:皆白衣冠送之(荆)

②洁净,纯朴:世以清白相承(训)

③陈述,禀告:烦三老为入白之(《史记滑稽列传》)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童区寄传》)

营 ①经营:常数月营聚(训)卖

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②谋求:百计营谋不能脱(促)

服 ①衣服:走卒类士服(训)

余幼好此奇服兮(涉)

②敬佩,信服: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

③穿: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训)

非 ①不是:非兵不利,战不善(六)

是非贿得之(记)

②责怪,非难:以功业大,人莫之非(训)

公田稼不善则非民(《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会 ①相会,会见: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赤)

欲与怀王会(屈)

②盟会,宴会:与秦王会渑池(廉)

会数而礼勤(训)

③正好,恰巧(副词):会征促织(促)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望 ①远看:吾令人望其气(鸿)

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梦)

②名望:卿为清望官(训)

先达德隆望尊(送)

③盼望:日夜望将军至(鸿)

④月光满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前赤壁赋》)

节 ①节操: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

守节情不移(孔)

②时节、季节:好雨知时节(《春夜喜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③节约: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训)

盗 ①强盗:忍能对面为盗贼(茅)

②偷窃:居乡必盗(训)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信)

见 ①看见: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梅)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

②会见: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③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

见①显露:图穷而匕首见(荆)

②果实:用实者成实时采(梦)

③实际: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

今以实校之(赤)。

通假字:

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①音同形似。如: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意思是“集市”

②音近形似。如: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意思是“显现”

③音同形异。如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横放的”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意思是“以后”

④音近形异。如: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道”通“导”,意思是“导向”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古今异义: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

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

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

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二豪贼劫持”中“贼”,原指强盗,现指小偷;“齐人固善盗乎”中“盗”,原指小偷、偷盗,现指强盗,“贼”“盗”二字意义古今正好调了个位。

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跟现代词语相比,古代不少词语的读音和意义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了解这些词语在古代的特殊用法,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搞不懂或误解。下面从古诗文中摘选部分特殊词语作简单介绍。

无赖 1、无所依靠。 如(1)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螯其手,呻吟无赖。(范晔《华佗传》)

2、可爱。 如(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3、无心无意。 如(3)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杨巨源《泛酒花诗》)

4、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如(4)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5、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如(5)广州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葛洪《西京杂记》)

可怜 1、值得同情或怜悯。 如(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卖炭翁》)

2、可惜或令人惋惜。 如(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可叹。如(8)可怜故园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4、可爱。 如(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宫。(白居易《暮江吟》)

5、可羡。 如(10)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白居易《长恨歌》)

将 1.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趋向的补语之间,无义。如(11)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乔吉《双调天仙子》)

2.读作qiang ,用在动词前,意思是“请”。如(12)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

来 1、跟“得”连用,表示可能。

如(13)枉叫一室尘如织,天下何曾扫得来。(杨万里《读〈陈蕃传〉》)

2、诗歌里的衬字,无义。如(14)王令销来水渺茫,岂能才与命相妨。(温庭筠《过吴景帝陵》)

不得 用在动词后,意思是“不能够”+(动词)。如(15)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无端 没来由或无缘无故。如(16)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苏轼《江梅》)

不那 即无奈。如(17)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韦庄《古离别》)

争 怎么。如(18)辕门不竣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胡曾《细柳营》)

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19)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宴《卫玠》)

浑 全、全然。如(20)旌旗首尾三千里,浑不消它一局棋。(孙元宴《谢玄》)

合 应当、应该。如(21)右军殁后欲何依,只合随鸡逐鸭飞。(白居易《池鹤》)

无 用在疑问句尾表否定。如(22)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白居易《岭上云》)

漫 不要。如(23)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罗隐《始皇陵》)

忍 不忍心。如(24)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

别 另外。如(25)别有深恩酬不得,对君歌舞背君啼。(毛先舒《吴宫词》)

傍 旁边。路傍古木虫书处,记得将军破敌年。(胡曾《马陵》)

些 句尾语气助词,无义。如(26)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辛弃疾《鹧鸪天》)

言 句首语气助词,无义。如(27)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王维《青溪》)

伊 句中语气助词,无义。如(28)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

煞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29)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

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如(3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文言文实词词义

的把握及其解题方法例析: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练习中“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辶”,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义不符。又如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觐”, “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看看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 “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 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

另: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畴”的含义也可根据“田”字旁也能帮助推出“田地”之意。3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饣”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如2001年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亡”与“北”对应--败逃者。又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义是“奔马”。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

另: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吗)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

4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赢”也与上句“余”处在相同的位置,也是“ 多” 意思。)

(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

如2000年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 用引申义“知道”。C项(取樵炊爨{cuàn,灶}--樵:打柴) “樵”作动词“取”的宾语,“樵”为名词,理解为动词,明显不当。又如: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朱丹”、“黝”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并分别带了宾语“门”和 “之”,所以就能感知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再如:习题“怀信侘傺”中“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不可能为“相信”、“确实”之意,应为“忠诚”。

另: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受助动词“能”的修饰,并处在谓语的位置,便可推断它是动词“会水”即“游泳”的意思。)

2临表泣零,不知所云。(“表”字因有“临”的限制,就能推断它是动词“上表”之意。)

3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4夙兴夜寐、文过饰非、严惩不贷、不卑不亢、出类拔萃、孜孜不倦等均可按语法位置推断法由已知去推知尚不明确的词义。

(四)、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另: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

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

(五)、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如:2003年卷中的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看又译不通,只能是“对待”。又如习题中“所举应法,得其罪辜”,联系上下文看,该句内容与“处罚、制裁”有关,其义可解释为“告发、举报”。再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另: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2“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和“对”连用,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词类活用

汉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实词可以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类;虚词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类。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即原来词性)。例如《狼》:“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句中的“洞”本是个名词,表示“洞穴”,这里却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再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句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分别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情况就是词类的活用。现代汉语里也有这种活用现象,如“铁了心”、“密切关系”、“巩固国防”等,但却远不及古代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那样普遍。

总的说来,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名词用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所以也附在这里加以介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例如:

①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陈涉世家》)

③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满井游记》)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例如:

①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厖攻铚、酂、苦、跖、樵,皆下之。(《陈涉世家》)

②秦师道东。(《肴》

二、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 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

(一)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如:

①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宋定伯捉鬼》)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

②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

4.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例如: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列传》)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

(二)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往往用连词“而”或“以”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例如:

①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②国内空,日以削。(《史记飞将军李广列传》)

2.古代汉语里“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②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三)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古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如:

①泰山之阳,坟水西流。(姚鼐《登泰山记》)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③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

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例如: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四、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股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例如;

①山多石,少土。(姚鼐《登泰山记》)

②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③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五、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如:

①吾射不亦精乎?(欧阳修《卖油翁》)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六、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学习的时候必须注意这一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以后,它 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

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例如: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满井游记》)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例如: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贾谊《过秦论》)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如: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②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司马光《李济雪夜入蔡州》)

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比较少见。

七、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 ( )为...... ”等。

(一)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③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铁锥传》)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的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比如数词或数量词有时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动词,因为较为少见,这里就不谈了。

文言特殊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另,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

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否定句式: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文言文翻译的应考策略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备地译出原文的内容;“达”,就是要求译文要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形象、生动些,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语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基本方法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 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1>: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 补。就是补出句中被省略的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句子更顺畅。

例<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应补出。

例<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补出了括内里的内容,就更准确通顺了。补出的内容一般要加上括号。

3. 换。一用现代的双音词换古代的单音词。

例<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5>: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 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宾语前置句。 例<6>: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此外还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以及通过“之”、“之为”、“是”等词语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置。 例<7>: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人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置。 例<8>: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带点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4)谓语前置。 例<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前在主语部分“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 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子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删去,即不必译出。

例<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

作者邮箱: cil8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