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取义犹可为之--谈庄子《逍遥游》教学

时间:2022-04-14 11:26:4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断章取义犹可为之--谈庄子《逍遥游》教学

《逍遥游》(节选)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古文。编者编选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外乎两个。其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庄子的绝对自由人生观,了解庄子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其二,让学生体会庄子文章的特点,庄子文章往往借助寓言说理,善用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正如鲁迅所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断章取义犹可为之--谈庄子《逍遥游》教学

如果我们把上述目的作为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不能说不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体会到这些特点,但体会到又能怎样?

庄子的“无所待”的绝对自由让学生感到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庄子的文学风格让学生觉得文章可以故弄玄虚,胡编乱造。这些势必冲击学生唯物的人生观和务实的写作态度。

那是不是这篇文章就不讲了呢?不讲问题更多,学生会问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为什么不讲,还可能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其如此,还不如讲呢。怎么讲?不妨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本是阅读之大忌,但对《逍遥游》断章取之却会让学生感觉到文章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选文共三段,在讲述必要的字词句外,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段,抓住“之二虫又何知”这句话。蜩与学鸠笑话大鹏“之九万里而南”,多么笨呀!看我们,一蹦就飞起来了,多么轻松,什么也不依靠。但二虫怎能知道大鹏要去的地方是远在天边的南冥,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世上万物尽在眼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蜩与学鸠只知道从这棵树飞到那颗树上,飞来飞去只是这几棵树。一生范围也就是这几棵树,一生追求只是几个树叶几个虫儿。这怎能同万里大鹏相比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学生自然喊得出来。

第二段,抓住斥鷃“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这句话。引导学生从“翱翔”入手,在蓬草之间“翱翔”,学生肯定会笑,笑什么?笑这个词用得太大了。一说“翱翔”我们想到的不是大鹏就是苍鹰。小小斥鷃几丛杂草,“翱什么翔”。笑归笑,还得说这个词用得好,因为这是斥鷃自己说的。在斥鷃看来,在草丛中飞来飞去,就是它人生的极致,在这一点上它和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翱翔没有本质的区别。的确如此,大鹏和斥鷃都达到了人生的极致,就是庄子看来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从极致角度引发学生去展开联想。成就有大有小,极致无所谓大小。亿万富翁如比尔盖茨者我们佩服那是一种极致,当年的掏粪模范时传祥何尝没有达到人生的极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趋向自己的极致。不管成就大小,地位高低,只要是达到了自己的极致,就是值得佩服的人。

《逍遥游》最后一段,我们可抓住庄子的结论。庄子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这就是无所待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庄子认为只有“无己,无功,无名”者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对庄子的“逍遥游”可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庄子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可以理解为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当然有道理。但庄子又认为,人是不可能认识世界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认识无限的知识,那就他危险了。于是反对一切认知,猛烈抨击儒墨。这不自相矛盾呀,不认识世界怎么才能遵循事物的规律。难道庖丁一开始杀牛就游刃有余了吗?自相矛盾恰恰说明庄子思想的荒诞一面。

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很有意义,尤其对热衷功名之人。但人能完全忘掉自我做到没有一丝的功名之心吗?如果能做到绝对的“无己无功无名”,那只能是白痴或死人了。

全文三段,这么处理后,学生不但会对庄子追求绝对的“无所待”自由境界有了理性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学生通过分析各段,锻炼了思维,扩展了思路。这样庄子文章的虚无飘渺,荒诞不经,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当然有人会说,如果这样的话就会把完整的文章拆的七零八落,学生没有完整的认识。但是对《逍遥游》这样的文章,有了完整的认识又能怎样?难道我们讲这课只是让学生云山雾罩,似懂非懂吗?

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