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教学笔记(网友来稿)
张振起
17、《六国论》的注释
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课本是这样作注的:“[举以予人]都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举,全部,都。”如此注释,至少有以下两个疑问:①按照忠实原文的翻译原则,既然“举”译作“都”,“予人”译作“送给别人”,那么“拿它(土地)来”就应该是“以”字的译文,也就是说,“以”字既要译作介宾短语“拿它(土地)”,又要译作连词“来”,同一句中同一个字同时作两种用法,岂不自相矛盾?②如果“举”译作“全部,都”,就意味着前文所言诸侯“子孙”把自己的土地“全部都”拿来送给别人了,而原文紧邻的下一句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分明是“日削月割”,怎么能说是“全部”都拿来送给别人呢?
因此,依笔者之见,“举以予人”的“举”应译作“拿”,与后面的“予”构成承接关系,中间的“以”作连词,“举以予人”翻译成“拿(它,指土地)来送给别人”也就顺理成章,前面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18、《游褒禅山记》-------倒着教,好!
上来的整整一节课,我就让学生读书。要求很简单:多读,读熟。什么也没讲。
第二节课,我问:哪些是重点段?学生说三、四段。那好,就从重点段讲。第四段很简单,一提而过。第三段怎么办?还是读背。我找读背好的学生示范,问:你们为什么背得快?他们说:“我是分几个层次背的。”我说:“具体说说层次。”下面就是他们说的大概意思。
1、“于是余有叹焉。”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为了加强论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无物相不能至。
5、最后说:尽吾志,可无悔。
学生说完了,我觉得老师就不用讲了。再有同学不理解,鼓励他们去读书、背书去就是了。
第三段“讲”完,讲第二段。
我让学生翻译第三段的第一个句子。问“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学生最后找到了: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找到了,一边让学生翻译,一边提炼要点,这层就解决了。
我又问:这段写了作者游览的经过,那他和同伴游览的具体地点在哪?游览后的心情如何?学生说游的是后洞,后来的心情是“悔”。这样,第二段层次层意基本解决了。
最后,我提问“其下平旷”中的“其”指代什么?学生说是华山洞。这样就过渡到对第一段的理解。一边读第一段,一边找出说明的几处主要景物:褒禅山,禅院,华山洞,仆碑。这样就差不多了。
课后想想,这真是千古名文。第二段首句一“其”字紧紧承一段而来,第三段首句一“是”字又紧紧承二段而来。“其”说“禅院”,“是”说“游华山洞”。最后,第四段还没忘记把第一段中的“仆碑”也说上几句!真真难为作者如何想来!
19、《伶官传序》的评语
一、先给学生抄写了《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
“起手一提,已括全篇大意。次一段叙事,中后只是两扬两抑。低昂反复,感慨淋漓,直可与史迁相为颉颃。”
二、然后,顺着这个评语,问学生如下问题:
(1)、“起手一提”就是“呜呼”这个词语在全文中的表达效果。读读全文,体会一下有什么效果?
(2)、“括全篇大意”的是哪句话?翻译这句话并体会反问句的好处。
(3)、“次一段叙事”主要写了什么事情?体会晋王遗言的语气感情,通过一系列动词体会庄宗对先王的态度。
(4)、“中后只是两扬两抑”,找出“扬抑”的语句,体会对比手法。
(5)、“低昂反复,感慨淋漓”,文章围绕论点反复强调“盛衰之理,在乎人事。”找出相关名言警句,翻译并体会其作用。
三、再读读书,体会文章皆古讽今的手法。
20.《石钟山记》的重点语句
学生把书读熟后,老师带学生完成下面的事情。
一、 提出翻译要求:字字对应,词语通畅,表达精彩。(信、达、雅)
二、 择出八个重点句子进行翻译练习。(先划在书上,再标出重点词语,后板书。)这八句话是: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2、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
3、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然。
4、至其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 澎湃而为此也。
6、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8、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三、 订正翻译,点拨词语,巩固记忆。
四、 延伸提问如下:1、作者列举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他对此的态度如何?
2、对小童的做法和自己调查所得,作者态度又如何?
3、作者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从文章看,作者陈述了几种情况?
五、 总结全文。结构是:质疑--释疑--评疑。
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议论。
作者态度是:一“旨”,二“疑”,三“笑”。
作者邮箱: tjdgzzq@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