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严师未必能出高徒
罗达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恐怕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一味讲究“严格”,稍有不是便严厉地批评,无情地训斥,甚至于敲打,还将其美名为“严是爱”、“严格出人才”。
依我看,这样的“严师”,未必能培养出合格人才。
记得我在读初中时,一次听到父母对家访的班主任郑老师说:“请您管严点,多敲打他。”那时,我以为“严”就可以“打”,心想,这下我这个一向调皮贪玩的学生,可能从此就要饱受皮肉之苦了。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运气好,那位矮小而又壮实的郑老师非但没有“打”过我,连变相的体罚他也没有。唯有叫我不服气的是,他“逼”我当了一个集捣蛋鬼于一组的小组长,“害”得我正经八 百装“正神”。但也正是那时,我私下同一伙小兄弟立下誓言:“今后如哪个做了对不起郑老师的事,就不准他当男子汉。”誓言虽然幼稚,但出自真心。就是那位郑老师严中有爱、严中有松的良好教育,我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时至近二 十年后的今天,郑老师传授的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原子量”等化学数据,我也记忆犹新。由此看来,一个懂得学生心理、善于施教的老师,他的形象将同所传播的知识一样,永远铭记在学生的心里。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有的教师教育学生是“柔”少“刚”多,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缺乏耐心细致的帮助,缺乏体贴如微的的关怀,过多采用声色俱厉的批评,甚至花样繁多的“体罚”。这些行为,不仅有悖师德,违反有关教育规律,更重要的是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还会扼杀学生的希望之光。
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是所有教师的神圣职责之一。但绝不可“严”而无方,“严”而无度,更不可因“严”失道,因“严”损德。一个好教师,除了以崇高的师德教育学生外,还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既能循循善诱,又会因材施教。只有这样的“良师”,才能培养出“高徒”。
【严师未必能出高徒】相关文章:
《未选择的路》教案01-17
《未选择的路》说课稿04-28
《花未眠》教案03-05
未请假检讨书06-21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04-20
《小鸡出壳》教案06-26
班务期未工作总结01-09
未选择的路 教案教学设计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