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浅析

时间:2024-06-15 13:18: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浅析

  在学习中,大家都看过优美的诗词吧,你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涵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浅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竹与松、梅一样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高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在众多的咏竹作品中,郑板桥的咏竹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咏竹诗或阐明创作理念,或抒写自己的情志,读来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其 一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诗人一生画竹、写竹四十余年,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慨良深。“画到生时是熟时”,正是诗人艺术生活的哲理总结,它表现出诗人不懈追求至美艺术的精神。诗中“日写”、“夜思”阐明了写作要勤写多思的道理。“削”“留”则启发我们写文章应删繁就简,使之脉络清晰;“生”“熟”两词启示我们文章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才会成会好文章。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二是“胸有成竹”,三是“胸无成竹”,这也许是对他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

  其 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其 三

  新旧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竹,千丈龙孙绕风池。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寄予厚望。

  其 四

  一片绿荫如洗,护竹何劳荆棘?

  仍将竹作篱笆,求人不如求已。

  “求人不如求已”,本是一句俗语,诗人巧用于诗中,与画面上竹园周围的竹篱笆联系,使浅近生动的哲理意味更浓,也表现出诗人自立自强,不屈不阿不苟且的坦荡胸怀。

  其 五

  新栽瘦竹小园中,石上凄凄三两丝。

  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谦让是家风。

  郑板桥曾先后在范县、潍县等地当作知县。在权欲横行的官场中,诗人深感人世间污浊甚多,钻营敲诈,损人利已,尔虞我诈,溜须拍马不一而足,诗人对此极为反感,转而在大自然中寻找做人的真谛,而对互相“谦让”的竹与石,不争强出头的短竹、矮峰,则推崇备至,给予热情的赞扬。

  其 六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一生坎坷,50岁才入仕途,在做下层地方官时,为官清正,县衙萧萧的竹声,使他想到了民间的疾苦和为官作吏者的责任。他对百姓生活中一枝一叶的小事都十分关切,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情,实在难能可贵,但终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罢官后,“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定居扬州,自食其力。

  其 七

  七十老人写竹石,石更峻赠竹更直;

  乃知老人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立相斗一千场。

  这是诗人弃官之后,晚年落拓扬州之作。诗人以卖画为生,生活穷困潦倒,但他丝毫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做人的准则,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老而弥坚,对恶势力毫不妥协的凛然气概,“挺然相斗一千场”,读之使人感奋不已。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画)写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名声,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

【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咏竹诗浅析】相关文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教版必修)10-16

高考语文复习之写景诗鉴赏--一枝一叶总关情-写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与答题(苏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09-15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多侧面描写(网友来稿)08-20

莺啼声声总关情(网友来稿)08-10

玉笛声声总关情(网友来稿)07-06

一词一句总关情07-27

风萧萧兮-----王勃《咏风》诗浅析(网友来稿)10-04

山山水水总关情--披情入景解读山水田园诗(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5

一景一物总关情(教师中心稿)08-05

浅谈香菱的咏月诗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