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管帅中学教学案
第2章(课) 1 节 1 课时 备课时间2003年8月28日
课题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 通过诵读和讲析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来体味其中的诗意。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
2、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节奏韵律从而体味思想感情。
3、 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投影有关康桥的资料,将学生带入对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如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主张等。(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
二、 教师点明本课的教学重点,并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诵读课文。教师做出提示:这首诗象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应读出委婉细致的感情。在朗读时,注意读出诗歌轻盈的节奏。
2、 教师范读,学生模仿。(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
3、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1) 提问: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2) 提问: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
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
3) 提问:诗人告别时,作了哪些事(动作)?
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
三、 逐节讲析并评价。(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1、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2、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
3、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4、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般的意境中。
5、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的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
6、 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 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 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掠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
四、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五、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六、布置作业:阅读《语文读本》中《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板书提纲: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 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2、 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关于“词”的介绍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两汉,奠基于隋、唐,大盛于宋代。它原本是配合燕乐( “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 ,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 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有的词不分段(段,又称“片”“遍”“阕”等),称作“ 单调”;有的词分两段,称作“双调”;还有分三段、四段的,称作“三叠”“四叠”。前两类数量较多。此 外,按词的字数多少,一般可分为小令(约50字以下)、中调(约百字以下)、长调(百字以上),如《沁园 春》共114字,属长调。词的押韵,不同于诗,哪一句押韵,押平韵仄韵,是一韵到底还是要变韵,均由词牌要 求决定。词,又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长短句”等。 〗
【中国现代诗--再别康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0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05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7
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6
《背影》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