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06-18 15:39: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教师中心稿)

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

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教师中心稿)

              --让我们成为语文教材的主人

                        华盛虹溪中学  

内容提要:在新课标的指导和减负政策双杠杆的调控和指导下,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和利用,真正发挥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真正回归到语文的本性上,让师生成为教材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材  人文性  工具性   评价标准   考试

语文教材的轮翻更替,教学理念的时而提出,新课改的频繁实施,教学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的稳固不变,让语文教师措手不及,也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该教什么?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生应该学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教学效果的下降如何解决?课堂的开放性与教参的有限指导怎么解决?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阅读了《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同时参阅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教学界同仁有关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观点,新说法,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我把它驭驾到语文教学中,在深入对语文教材挖掘的基础上,颇有深刻体会,为此,本文就“语文教材的重要性”略谈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接触的第一文本,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语文教材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则集中体现在其人文性上。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语文教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历史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字是其忠实的记录,语文教材都是以文字形式跟学生接触,从这一点上来说,学习教材就是学习文化,承传文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行版”语文教材,与1997年修订的语文教材相比,古典文学作品明显增多,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先秦散文、诸子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唐传奇、四大名著,几乎每一个时期的代表文学都选入语文教材,涉及到的作家有上百位之多,文学体裁二十多种。通过对作品和作家的学习,把握当时的社会风情和社会环境,了解古代文化。同时,试行版教材删除了老版教材一些概念化的文章,选入了更多对生命理解,对人性尊重的作品,文化气息更浓,人文性更强。如第一册中选入由美国作家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法国作家史怀哲的《我的呼吁》;第二册中选入的有聂绀弩《我若为王》、刘征的《庄周买水》、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第三册中选入的有余秋雨《道士塔》、琦 君的《泪珠与珍珠》等等。这也是语文人文性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阅读这些教材,就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此外,语文教材的另一作用则体现在其工具上性上,语文教材是承传文化的工具,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够学会阅读文章,能够说一口精彩流利的普通话,能够写一手漂亮的文章,学生能够做到这几方面,语文教材的工具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现实状况和评价标准

   据调查显示,不喜欢语文教材内容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0%,淡化教材学习的学生比例占40%。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一、高二的语文课实用性不强,到了高三总复习时再努力一把,语文考试也没问题。而且高考试卷就是这几种命题形式,直接考书本上的内容是不会出现。正是这样,学生更不重视语文教材 。以此带来了许多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越来越热,课堂教学形式花样百出,但带来的结果是教学效果不那么尽人意。学生上课感兴趣的不是教材内容,而是教师采用的方式,教师补充或拓宽的课外内容,甚至在学生心目中,上语文课,老师讲故事多,讲课外知识多,这个老师就是知识渊博的老师,就是好老师。种种现状,让语文的作用何去何从?怎样才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用?我觉得对语文教材的重新审视,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对语文教师的评价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尽管有许多不同的定论和看法,但素质教育推行多年,相应的评价教学的标准却没有出来,考试还是最终的检测方式,考绩还是的评价依据,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上课精彩,但拿不出成绩的老师只能说是个遗憾”。考试考什么,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考纲也提出“来源于书本,又跳离书本”。命题的依据是教材、是大纲,要有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得不先重视教材的学习和研究。

三、学生、学习与考试

素质教育推行这么多年,学生学习的内容没有本质的变化,学习模式依旧如此,尽管

社会一直呼吁,不要让学生成为学业的机器,要让学生自由发展。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先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才是学会知识,学会做人是一种无形的价值体现。学会知识才是具体可感的。但家长对子女学习的评价,社会对学生的关注,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焦点体现在最后的成绩上,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还是考一个好成绩,考一所理想的大学,学生还是自学或不自学地滑入这个圈套中。此外,从目前学生的学业课程和时间来看,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相继要学六到九门的课程,每天除了上课外,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课业负担过重,要让学生腾出课余的时间来广泛阅读课外知识,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生,这是很难做到的,加上课外资料、课外知识来源的有限,学生也难以得到这么多知识,学生唯一的能做是认真学习教材,深刻领会教材,领会上课教师围绕教材所作的补充,然后,用到实际中,那么,学习和目和达到了。尽管减负政策已推行,学生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但有几个学生能够很合理、很自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这是一个疑问。最后,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来看,命题内容越来越来回归书本,语文试卷中的音、形、同义词比较、成语的取材几乎直接来自教材。默写、文言文阅读更是直接从书本中摘录下来的句子和词语作变题目。从历年来高考满分作文的写作情况来看,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作为素材的文章,得分普遍较高,也深受评卷老师、专家的亲睐。看来学会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能否发挥语文教材价值的关键。也是适应考试的重要保证。

      让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真正回归到语文的本性上,让师生成为教材的主人,高度重视语文教材的使用,能够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和实用。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前的高中语文教学》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重视语文教材的学习(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教师中心稿)10-10

大胆质疑 超越教材(教师中心稿)06-19

分析诗词应重视章法与音韵(教师中心稿)06-03

转变观念 把握教材 精选教法(教师中心稿)10-17

语文杂谈五则(教师中心稿)09-26

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教师中心稿)08-25

学习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一)(讲演稿)(教师中心稿)10-29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教师中心稿)06-06

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师中心稿)08-28

语文新教材学习心得范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