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活-社会(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11:06:4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生活-社会(教师中心稿)

嘉禾二中       

语文-生活-社会(教师中心稿)

汉语,我们的母语,历史悠久,渊远流长,涵盖千古,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历代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对母语的修养。现在,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定位为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足见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可以这样说,语文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从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一层意义上讲,语文其实就是生活,语文也就是整个社会。可见,语文学习实际就是人生过程,语文教学实际就是认识社会。

当前语文教育的几个弊端。

观察现今的语文教育,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慨叹:学生的语文素质实在是偏低了。造成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 残缺的命题

我们知道,语文素质高的最基本表现是能理解、善交际。但实际的教学却模糊了这一基本特征,那是因为有残缺的命题。

先前是标准化的命题,让学生煞费心思的找出命题者自以为对的那个唯一答案。这就不能不让学生在知识的细枝末节上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不能不使教师在教学中对那些微不足道的区别进行分析讲解。这样,教师和学生钻进了挖空心思去辨析两三个几乎都对的答案的胡同里。如此一来,学生的理解被僵化,学生自己的表述被封杀,十足的禁固了学生的思维。如今在尝试体现学生个体体验和学科交叉渗透的命题,并延伸至课外,但只是谨小慎微,十分的不开朗。按理说,语文素质的考试与考查应该听、说、读、写并重,才能实际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指挥现实的语文教育。我认为还应当偏重听和说。事实也正佐证这一点:善听的学生必定善读,能说的学生当然能写。现有恰恰是,只有读与写的笔试,而忽视甚或忽略了听与说的面试。结果,指挥语文课成了“考题分解课”,偏重于一字一词的讲解,努力于一句一段的分析。

二、懒惰的教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之所以要选择每一堂课的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是为了激起并保持学生对语文的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乐学,学好、用好语文。但实际情况如何?不少教师仍是自觉不自觉的采用“听讲”式教学:年老的教师凭着对考标的熟悉与对命题方向的把握,走上了“考试要点课”的歧路;年轻教师因着不善钻研教材与不愿钻研学生,踏进了“朗读教参课”的歪门。作为“现代化”的教师,却没有思考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激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不出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情境。单凭一张口讲,只靠一双耳听,学生的语文素质怎能提高?

三、窒息的教室

留意者会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形式是单一的:几十名学生正襟跪坐,别无选择的充当知识容器。因为在事实上还没有形成“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教学走不出教室,走不出校园,学生脱离了实践而学语文。九年过去了,不少学生没读几部作品,没整理出习作集,没投过一篇稿,没出一期报,没参加一次班际、校际演讲辩论,没出门进行一次采访,没到社会作一项专题调查,没有有目的的体验某一生活,等等。可想而知,没有“阅历”的知识是不牢固的,它不能形成技巧,更不能转化为能力。温室里的高分低能儿是经不起生活的考验的。

那么,语文教育如何进行?就目前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至少要引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组织出鲜活的课内教学。让语文贴进生活,等同社会。

课外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课程改革呼吁语文教学回归语文真本位: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情感。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联系学生实际,强调文章的感染力、塑造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阅读应该是他们的主要活动。课外阅读,应该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新课程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我想,语文教师当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一、 让学生懂读书之乐以致怡情、励志。

读书是至乐的。能把读书当作一种享乐的人才是真正的会读书的人。可现在的学生对读书却叫苦连天。那是他们还不会读书。因为读书是受父母之命,受学校所压。父母期盼子女上重点学校,老师、学校期盼学生出好成绩。原来一切围绕“分数”转。学生读书是为了得高分,是为了强记下来以备某一天在试卷上作答。读书岂能不苦!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情节:学生未读名著却要枯燥的牢记作者姓名、年代、主人公性格特征等等。教师讲到诗词精彩处不是共鸣式地发出“太美了”作陶醉状,而是辟头一句“以往出题都是从这个角度提问,我们应当从这几个要点去答,才能得满分”。遇警语策句则要求背诵其蕴含的哲理而忘了说如何转化为行动。学生读书成了苦差事,成了一种负担,毫无乐趣可言。

没有怡娱、欢情,不能激励、壮志,学生是不会主动拿书的。因此,阅读,要让学生随作品同喜同悲,要激起学生惩恶扬善的情感,或心旷神怡,或壮怀激烈。

二、 让学生有读书之勤以致博览、广识。

有人会读书而不肯读书,就是勤与不勤之分了。这勤,我理解为博览的意思。有人担心多读书属蜻蜓点水,杂乱无章,终无所得,因而宁可死守几部名著几篇范文独自陶醉。其实大可不必。博览,是个积累的过程,即使对某篇、某段、某句是一知半解,也无所谓。读多了,增广见识了,能旁证博引了,自有悟透的一天。谁能保证每读一篇作品都懂呢?受几百万字的感染总比钻透几百上千字的收获要强。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介书目,促成学生勤读。

三、让学生明读书之法以致存真、求精。

读书是有精读、浏览之分的。在浏览中找出要细读的篇章,在有“面”的认识的基础上找到“点”,吃透其精华。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精华”部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去查阅许多相关的资料,最后讨论直至争论。让他们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猎涉更广泛的知识,在博览中吸取精华。因而,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浏览、精读训练。

四、让学生写读书之得以致明智、创新。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边学边思,则不惘不殆。要在学中促进思,就是写下自己的读书所得。把心中所想变成有益的文字,会促使人更深入的分析问题,达到明智的目的。有远大志向,有深遽思想,有顽强毅力的人便往往由此诞生。

让学生写读书所得,既巩固知识,又增长才智,日积月累,必定会有质的飞跃--创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用好手中的笔,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啊。

诚然,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很多。但我想,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读书的勤快、明白读书的要领、常写读书的收获,当不失为易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路子。

当然,至于书源问题,时空安排问题等,那是学校管理的一个范畴。

课内教学是一次社会认识。

新课程提出了这样一条基本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即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可见,语文教学是一个广阔的天空。每组织一堂课进行教学,也就是组织学生对社会的一次认识。

一、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

社会各个领域的各种现象,都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图书和报刊、电影和电视、广播和网络、航天和航空、地貌和地藏、人口与环境、本地风俗与人情、历史与文化、经济与政治、教育与文明等等。

二、语文教学的形式变化无穷。

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学,借助网络教学外,凡是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和途径,都可运用:演讲会、辩论赛、读书报告、故事会、设计、制作、绘图、对联、办报、展览、调查研究、参观欣赏、制作网页……

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一些形式。

组织文学欣赏:向学生介绍优秀文学作品,可以根据课文中涉及的作家来确定。如学了茅盾的《白杨礼赞》之后,就组织一次茅盾作品欣赏课。

了解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使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地让学生了解。如因特网、基因工程、克隆、“神舟”号飞船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掌握时事政治:可以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按学号朗读《湖南日报》、《郴州日报》的重要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能对时事发表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重视情感哲理:选择一些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反映人间真爱或规箴做人立世的文章,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美好、人类心灵的善良,激发学生做一个高尚的人,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修成。如话说“父母之爱”、古圣贤“立志故事”、我读郭敬明《幻城》等。

留心影视歌曲: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处在了信息源非常丰富的时代。看影视、读报刊、听广告、唱歌曲,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要把这一现象看成是好事,要因势利导,把他们谈起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的盎然兴趣转化为深入的理性思考,进而升华为生活和人生的哲理。如我看欧州杯足球、最耐人寻味的影视剧、一则讨厌的广告、爆炸性新闻等。

营造快乐氛围:百花联珠能帮助学生积累成语;诗海探奇能帮助学生背诵诗词;仿写比赛能帮助学生锤炼语句;写对联能让学生感受韵律;即兴演讲能训练学生说话技巧;新书发布会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品展览能激发学生创新;知识抢答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触及广阔社会: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布置他们把对某一专题的研究成果带上课堂:诸如本地区市场卫生状况调查;有关“三农”政策落实情况;人文景点考证;学生辍学原因;烤烟栽培技术等。组织学生对研究成果鉴别,验证,推介。

实在地讲,语文教学不易,教好难,教活更难。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只要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勤于实践,善于总结,就一定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建设科学的语文课程,实践科学的语文教法,使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