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中心稿)
陕西省三原南郊中学
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呼唤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那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师素质?怎么样才能具备这样的素质?这里我不想过多涉及具体的做法,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自己拿手的绝活,不能强求一律。对从事语语文教学工作还不很久的青年同志。我有如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这是教语文的前提。
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光荣的事业。现在说科教兴国,实际古代圣明之君,也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能塑造高尚的灵魂。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学生一般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
二是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这里主要想说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为人师表,自己应该表里如一,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立业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求真,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真人。要让学生支援灾区,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毛不拔。
三是能奉献于教育事业。有人说教语文更是良心活。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话有一定道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管是不是班主任,都要操思想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的心。业精于勤,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语文是很辛苦的。当然吃苦要讲效果。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勤得其所,要避免无效劳动。我们的同志正由于十分辛苦,容易陷身于题海,容易纠缠于事务,埋头拉车不看路,做了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劳动,甚至是一年又一年重复的无效劳动。教参的观点、别人的教案当然有参考价值,方便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轻松的照搬,却往往限制了我们本来就可以如泉水喷涌的才思。使我们在讲授过程中老觉得好像隔靴搔痒。有时我们自己努力品读原文,即使是只有一得之见,却往往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所以教课文的前提是读课文。
其次,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有人说,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其雄心壮志可敬可佩。不过,由教书匠到教育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不当教书匠,怎能成教育家。应该是先当教书匠,再成教育家。能当教书匠,就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质,例如能使用流畅的教学语言,能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直接熏陶感染学生;能写出下水作文,你的文章也就是学生的样板;应该有准确的普通话;有一手好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让人一看就说这就是语文教师。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满足于上面的语文功底。艺术在最高境界是互通的。现在讲究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在八十年代,一提起学计算机,好像是物理教师或数学教师的事。近两年,在我们南郊中学有一个时间,最热心学计算机的以语文教师居多。实际语文教师要涉猎的何止计算机。人常说,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努力具备广博的知识。历史地理音乐等等。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都可能有助于语文教学。教师的个人爱好应该成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优势。例如有的人有从政经验,这从政的经历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方面成了优势。所以人们说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整合问题。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例如,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可以利用美术的直观形象功能、音乐的熏陶感染功能,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的功能来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第三,要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教书要有“我”,不能老是搬用别人的。不能只是借鉴别人的现成的仅管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不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了百家之长而不走自己的路。采来花粉而不酿蜜。有没有主见,是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在网上搜索出一套套的教案是非常方便的。我们不能只图省心,只图方便。照搬那些现成资料而不去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让别人的方案代替自己的头脑。要时刻有“我”,在形成自己的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更关教育理念。
说到更新教育理念,这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应该是科学的教育理念。新不是赶时髦。对于旧的教育理念要一分为二。有糟粕有精华。过时的陈腐的教育理念,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是糟粕。未过时的依然新鲜的古代教育思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是精华。人们说的新的教育理念自然也包括了自古以来一切科学的教育理念。新的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有一个传承的过程,有一个批判继承发展的过程。是优秀的古代传统和先进的现代理念的有机结合。例如以学生为主体,例如启发式教育方法,古代就有。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礼记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考,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这样的教育效果,也是现在许多教育改革家如魏书生等所孜孜追求的。
顺便说一说,在优化教育理念方面。学校领导应该给教师提供一些方便,提供一些条件。让语文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性的教学活动,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的科研课题。我们南郊中学这几年来承担了几个课题,一个是中央教科所的作文个性化,一个是省电教馆下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搞课题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更新是有重要作用的。
我们在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教学共识,如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如语文训练听说读写同步;如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语文教研组提出的要求是“一切结论由学生得出”“宁可教师不改作文,不可让学生少写作文”“教师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指路,学生拉车”。“教师主导,因势利导”。“争取实用,享受成功”。
第四,大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现在是网络时代,是21世纪。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如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了。八十年代,计算机只能在省城里见到,现在学校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很多学生家里已安装了宽带上网的ADSL。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更多彩的舞台。我们语文教学得到了强大的辅助。我们应该“善假于物”。让语文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学科。我们学校语文组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早,早在1998年就运用了科利华的电子备课系统。但是多媒体教学也不能走入误区。多媒体教育毕竟只是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实践任务均不可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在教育部出了个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就更高了。新课标实行学分制,有必修课,有选修课。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上好这些选修课,对我们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能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和能力,还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和价值观。新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表现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和工具性;体现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观念、行为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从知识权威逐步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彰显,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整体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和平等交流的民主关系将逐步形成;教学过程将从禁锢走向开放,教师不再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通过挖掘、补充和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来组织教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由个体学习变为合作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以往单纯的听教师讲变为与老师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探究,”
第五,要有合作意识。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提高。在这里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话。刚工作的前四五年能吃苦中苦。这是因为教语文比教其它学科更难以速成。培养一位成熟的数学教师也许得三年,培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可能要四五年。年轻同志应该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应该广泛听课。这样在教学中避免重复老教师所走过的弯路。我给我们学校新来的刚毕业的大学生说,我们学校让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但是不是说一个徒弟只有一个师傅。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应该把所有的老教师看作是你们的共同的师傅。如果老教师也算教育资源,那么青年教师应该实行资源共享。不能只听一个师傅的课。要学百家之长,走自己的路。我让新来的教师广泛听,从高一听到高三。当然老同志也不能倚老卖老,也要学习青年教师的长处。例如要学习青年教师的朝气,青年教师在大学里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优势,有自己的工作特长。不能也没有必要把课上成一个模式。备课只能大体统一,
语文教学是中学教学的基础学科。浇灌这块语文沃土需要我们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协同作战。让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携手共进,为发展我校语文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新课程呼唤怎样的教师(教师中心稿)08-17
威信是名师的必备素质(教师中心稿)08-03
父母素质与子女教育(教师中心稿)09-0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23
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08-17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