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理论,传授方法--文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初探(网友来稿)

时间:2024-10-13 19:22: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融合理论,传授方法--文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初探(网友来稿)

若秋水

融合理论,传授方法--文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初探(网友来稿)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价值,第一流的文学必蕴藏着一层最深的意义与境界,以及形式方面的价值。常人欣赏文学,很难发现这些,歌德说过:①

内容人人看得见,

函义只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

所以,第一流的文学等待千古真正的知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可以说,每个伟大的作家,都不免孤寂。学生也一样。天真朴素,没有受过文学理论教育,没有文艺上任何主义及学说的成见;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他是不反省的,无批判的,往往不了解,不注意一部文学作品成为文学的特殊性,偏向于文学所表现的表层的内容、故事、生命的事迹,不甚了解那深层的涵义及创造的表现的形式。例如,学生在欣赏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一碗阳春面》时,只能看到母子三人一家奋斗而成功的故事及他们身上顽强、向上、奋争的精神;在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只能感受到主人公遭遇的坎坷、情节的离奇,他们不能了解更深层的涵义及形式上的价值。

马克思说: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②要欣赏音乐,就需要培养耳朵的音乐感:要欣赏文学,就需要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使学生面对文学作品能欣赏存在于其中的深层涵义及形式的价值,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应培养学生理解、分辨、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歌德曾说: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出来的。"③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的当然是一流的文学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 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会有所提高。可我们的教学也存在着问题, 就是教学中就文析文,缺少理性的提炼,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提高有限。面对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不形成一定水平的鉴赏能力,今后学生会"脖子上挂着 大烧饼而饿死"。这就像"金子与点金术",我们既要给学生"金子",也要 教他们"点金之术"。因此,平时的文学阅读教学中,有必要融合有关文学理论,作为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迁移到课外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去,打开这 座宝库。

文学作品是丰富的,文学理论是多样的,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可以传授的文学理论很多。下面举两个例子。拿前面提到的《一碗阳春面》来说,在阅读中,学生关注的是故事情节,理解的是表层的内容:教师在授课时,可结合海明威的"冰山原理"挖掘深层涵义,既加深学生的体会,又传授他们方法。

案例'…-: 《一碗阳春面》

目的:运用海明威"冰山原理"解读课文,理解作品反映的母子亲情、人间真情和民族精神。

首先分析母子三人组成的家庭,孤儿寡母,极度贫因,负债累累, 由于亲 情使--家人团结,奋争,终于厄除运开。

接着分析老板夫妇的言语、动作、指出母子三人走过这一段艰难的路,与老板夫妇等人的真情鼓励分不开。

再者,第三次吃面后,老板夫妇传诵"二号桌"的故事,二号桌成为"幸福的桌子",顾客们感动了。十年等待,终于迎来了第四次吃面:此时店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正是因为顾客有相似的经历,才引起了这样的共鸣。这是一种民族精神--团结、顽强、向上、奋争,正是这种精神使日本民族从战争的废墟上站了起来。

最后,把这些归结到"冰山原理"上来。母子三人一家的奋争只是冰山露在海面的一角,在海里更有深厚的支撑这角冰块的一整座冰山--民族精神。小说的故事和表层的内容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浑厚的深层的涵义是在海面下:欣赏文学,就应该透过这种表层的东西去挖掘蕴藏在里面的深层涵义。这样,学生知道了怎样去挖掘深层涵义,在今后的阅读欣赏中会注意去挖掘它。

这是内容方面的例子,再看形式方面的。如《项链》的阅读教学,通过对文章的几个情节争议点的讨论剖析,理解"情节是由人物性格决定,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这一理论,欣赏小说情节设计的精妙。

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段。情节的设计安排要精巧,既在意料之外,具有戏剧性,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必然性。因此情节的设计安排要符合人物性格,充分展示人物性格。 《项链》中值得讨论的是玛蒂尔德为什么会去参加夜会去借项链,舞会后为什么会丢项链会借债赔项链。这些情节看起来纯属巧合,很偶然,但这些情节是由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的性格造成的,是必然的。因为她的爱慕虚荣,一心想挤进上流社会,才会去参加夜会,才会借项链,才会因舞会上的陶醉或舞会后的仓皇而丢项链:又因为她除了爱慕虚荣,应该算是一个"好女子",才会借债赔项链;也正因为这性格,使她艰于启齿向弗莱思节夫人讲明真相而受了十年"假项链"的苦。这一些,很好地体现了"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下面是《项链》的教学案例。

案例二: 《项链》

目的:讨论分析小说情节与人物性格间的关系,体会作品故事情节的精妙。

一、分析开头关于玛蒂尔德的大段心理描写,了解她的性格特征。

二、讨论参加夜会、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必然性,体会情节设计的精妙。

三、归纳情节与人物性格间的关系。

这节课中,学生既欣赏了小说情节设计的精妙,又学到了"情节与人物性格关系"的理论,这可以指导以后的文学欣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上面的探讨,明确了文学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学阅读教学中有必要传授文学理论。但纯理论的学习,不是中学生的事;他们这样的年龄,重在积累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识,提高鉴赏的能力。我们应该 结合学生实际,融合有关文学理论,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使他们接受 有关理沦。 《守财奴》的教学有人就这样处理④。

案例三: 《守财奴》

目的:在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同时,初步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四个步骤。

一、品味语言理解形象。从"抢梳妆匣"一幕中"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 梳妆匣,好像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⑤里面动词"纵"、 "扑"及比 喻、 "老头儿"三字的妙处,理解葛朗台这一嗜金狂的形象。这一形象还可以 从拿侬的话里作侧面理解: "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二、展开想象再现形象。在"骗承继权"一幕中有四个句子,没有神态动作。

"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

"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克罗旭,你这些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以了!……"

为了启发学生想象,在小说中找了8个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句子。

"拿了一把金路易来摔在床上"

"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在女儿面前哆嗦"

"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脑门上尽是汗''

"他搓着手"

"瞪着金子的眼光"

"冷笑着"

让学生展开想象,为葛朗台的每句话找一个最适合的神态动作,达到再现形象的目的。三、激发情感获得共鸣。 "骗承继权"这一幕表面平静,实际上在很好地展示了人物性格、人物冲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一女生演欧也妮,一男生演葛朗台,其余的人演克罗旭,叙述性的话不读),体会里边的情感。之后,教师以朗诵的语调描述这种家庭的苦难(可分析这是葛朗台无意识的杰作),达到与作品"共鸣"。

四、比较思考形成评价。让学生比较葛朗台夫妇的遗嘱及作者刑他们的死的评价,明确作者这么写的目的--作者赞扬的是葛朗台太太,她是美的化身、善的化身,人性的化身;作者批判揭露的是葛朗台,他是丑的化身,恶的化身,兽性的化身。作者以葛朗台太太的美、善、人性对比葛朗台的丑、恶、兽性,以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

至此,完成一次"鉴赏",再次明确鉴赏的过程是"鉴←←---→;三赏",基础是语 言。

这里,授课的重点是对小说的欣赏,但在这过程中,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了解鉴赏的几个步骤。

总之,只要处理得当,在文学阅读教学中,传授适当的文学理论,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的散步》 (安徽教育出版社)第]64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9页

3、唐元棣主编《简明美学教程》 (江西高校出版社)第225页

4、曾在某本杂志上见过的某位同仁的授课实录

5、本案例的引用文字均见《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中的《守财奴》一课。

作者邮箱: ruoqiushui@163.com

【融合理论,传授方法--文学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初探(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网友来稿)05-25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10-30

诗文欣赏--《免费》(网友来稿)07-13

教研工作中作文模糊评价初探(网友来稿)09-18

语文学习歌(网友来稿)09-19

文学常识备考三问(网友来稿)10-19

网络阅读教学中的出现的几个问题和对策(网友来稿)10-26

我看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网友来稿)07-11

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网友来稿)07-28

让学生狂起来(网友来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