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要求提取,语境中辨析--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与解题技巧(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10-07 22:26:3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按要求提取,语境中辨析--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与解题技巧(教师中心稿)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具体分为七个方面。其中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从理解把握文章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在深层次上对原文的解读。

按要求提取,语境中辨析--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与解题技巧(教师中心稿)

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古文和现代文一样可以说都是由信息组成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并能提炼和表达出来,或者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确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

从2000年以来文言文的考试题型基本稳定,对以上三个考点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①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②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③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2004年全国高考15套语文试卷,除上海卷外,其余均采用了第一、二种题型。这说明此类题目考查的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考查效果良好,已成为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部分的传统题目。

下面分别讲一下解答这三种题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一、关于“全都说明(表现)××人××特点的一组”的题型。

这类题型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提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例如2004年全国卷Ⅰ第13题,提干要求回答“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先找出提干的关键词“仗义执言”,然后在原文中分别找出选项所提供的六句话及其上下文。根据语境可知,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和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写的是孟尝了解上虞寡妇的冤枉,于是告诉给太守,可以表现孟尝仗义执言;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和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是孟尝对太守殷丹所说的话,同样也表现了孟尝的仗义执言。而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是指郡县不察之后孟尝的无奈之举,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是写孟尝到官任上,如何实施善政,专写孟尝的具体做法。所以在本题中①③④⑤符合题干要求。

第二、关于“叙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的题型。

这类题往往综合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题者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义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因为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只是因为试题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隐含错误,所以考生不细心推敲,很难发现。因此,在阅读时,对有关的词句应特别敏感,可以用笔勾出,在做题时不要只检查选项中所说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实,还要看看是否能够对上。

例如:2004浙江卷第14题D项“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依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先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故其子弟杂居民间,往往倚权贵,恃法得赎,出入里巷为不法,至或破亡其家。”再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不是官宦子弟,应是官宦子弟的胡作非为致使有的人家家破人亡。这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又如2004福建卷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共有四段,分别写了申屠嘉担任丞相的背景、申屠嘉恪尽职守维护朝廷之礼、申屠嘉与晁错的积怨以及司马迁对申徒嘉的评价。第14题针对这四个方面依次设置了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由于选项设置的针对性很强,考生在文中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应的语句,经过审慎推敲,认真比对,找出选项中与原文不相符的地方。B选项中“申徒嘉不顾皇上袒护和求情,发文叫来邓通,严加斥责”是真,“并依法斩首”就与原文中“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不符。

第三、关于“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的题型。

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年是第一次。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没有歪曲事实、故意拔高、有意贬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例如2003年全国卷司马光原文明明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B项却说“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明显与原意不符,歪曲事实。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全国卷文言文分别选取了两篇阅读材料,一叙事,一议论,出处不同,针对的却是同一个人,在设题时专门就议论的材料拟写了一个题,第一次为评价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设置题目,这是前几年从未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这种“史传+评论”的模式有两点好处,一是增加内容的深度;二是增加出题的角度,特别是有利于出评价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2004年虽然基本上消失了这种类型的题目,但它还是有变换面孔出现的,像福建卷14题D项说“司马迁对申屠嘉做了评价,肯定了申屠嘉的刚毅守节,但又认为申屠嘉缺乏韬略学识,因此难与萧何、曹参、陈平齐名”,就是有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选项。据悉2005年的《考试大纲》较以往有一些大的变化,主要是取消了分数分配和试题题型的统一规定,命题人会获得一定的自由。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关“对作品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的题目就比较惹人注意。

另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市一直是单独命题,在某些题目的设置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重视它借鉴它,能打开我们的思路,拓宽我们的眼界。比如2004年上海卷第22题,原题如下:

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

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

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它既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同时也涉及到对人物态度的评价。首先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桓公曰:‘公诚愚矣!’”“管仲正衿再拜曰:‘……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另外,还应正确理解孔子的话,“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孔子告诫弟子人们很难认清真正的智者,这对管仲的态度并没有影响。答案应选C。

综上所述,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关键是认清试题类型和提干要求,在语境中辨析和鉴别,尤其要把握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养成宏观把握,语境着手,辨析比较的良好习惯,辅之以适当的练习,文言文阅读的试题解答应该说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王吾堂审读并修改)

作    者:王秋梅

通讯地址: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

邮    编:721002

【按要求提取,语境中辨析--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与解题技巧(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病句辨析三步法(教师中心稿)08-23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文言文翻译四译准(教师中心稿)10-01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教师中心稿)06-06

语境辨析莫粗心--句式仿写题答题注意点略谈06-14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做动词的规律(教师中心稿)07-10

古汉语中的称谓(教师中心稿)10-07

谈教学中教师情绪的控制(教师中心稿)10-21

文言文中其字的三种词性(教师中心稿)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