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时间:2024-09-14 17:15:3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话式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杜儒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对话式阅读教学(网友来稿)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剧,对话已经成为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一条解决问题的了理想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即教育,这在古代已经存在,如孔子的教学案例即课堂实录《论语》,就是一种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学,再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又译产婆术),即通过不断提问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觉悟真理。正如巴西教育学家保罗佛菜雷在他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元对话,是思想碰撞与心灵的流动过程。因此,学会对话,亦即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学习。本文结合后现代知识观,来对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内涵进行探索。

一、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非目的性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提问被认为是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提问,师生进行交流,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反映在认识论上就是知识已经被放在哪儿了,等待我们去发现,再具体点说,知识或答案已经在老师心中,等待学生说出来罢了。实际上,这只是借学生之口说出教师心中之答案,这就是预设目的教学,学生只是通过老师的所谓提问被诱导进入框子。从学习方式上看,这样的阅读只是一种指令性阅读,无益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正如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就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而,我们提出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非目的性。非目的性并不是无目的,在传统的思维方式中,非有即无,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非目的性,即阅读中不用预设目的来衡量阅读的效度,不用预定的思维来给学生设圈套,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是一种过程。“过程-诠释思想为我们提出的挑战是为教学和学习设计一种接受存在,语言与理解的偶然性和关联性的框架,有助于我们构建一种旨在意义创造的课程模式。”①因此,关注对话式阅读教学的非目的性,就是关注对话中学生偶然性表现,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去建构知识。

二、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生长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解性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努力通过自己的语言理解老师的话语,从而使自己的话语在更大程度上符合教者的意图。在生本阅读中,学生也同样以教师的指令来解读。因此,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生长。而对话的过程却是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情态交流,思想碰撞和个性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即生长。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的根。传统阅读教学只重视文本的工具性价值,或者说外在价值,而对于文本的精神价值或者说内在价值忽视了。“通过与文本,他们的创造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我们开始更深入更充分地理解问题,而且理解作为个人与文化存在的自我。” ②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固定的、静止的、实证的,而忽视了知识的流动性、动态性、意会性,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对话即是另一种认知。由于对话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情境性,因此,通过对话,所学得的知识具有生长性、描述性、个别性、创造性。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回归性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应答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学生成了容器,至于知识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回归被掩盖了。正如巴西教育学家保罗佛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述,“在‘存储式’的教育中,知识是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一压迫意识的特征,它否认了教育和认识探索的过程。” 因此,传统应答式阅读教学是线行的,单面的,培养的学生往往是单面人。而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回归性,强调了对话的整合性,在整合中,学生能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不会的,从回归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丰富了自己知识结构培养了批判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话是基础,而回归是提升,缺乏了回归的对话,仅仅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流动。没有回归的对话就会陷入相对主义中去,就会停留在谈话、交谈的层面上去。“回归性是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在提倡、支持、利用回归性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起点与经验,它具有两面性、弹性、解释性。重复与回归的功能性差别在与反思在其中的作用。” ③因此,回归性有利于克服主体的占有性,从而使教育培养着人,不在是一种占有式的工具,而是人性丰富的主体,立体的人。

四、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关系性

首先,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关系性表现在对话是一种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应答式的提问教学,只有当对话被理解与接受时,对话才完整,而经常在实际的对话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其次,表现为对话的互为主体性,在传统的应答式阅读教学中,人为地将师生的互为主体性分裂了。师生是互为主体的两方,在对话中他们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④师生正如围绕在圆桌周围的“董事”,他们都具有决定与执行的权利,他们之间又相互制约,而教师的作用可表达为首席执行官。第三,表现为对话主体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主体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相互理解中,形成主体间的默契,这意味着交往的双方,彼此的信任。彼此相信主体之间的有相同的地位与权利,意味着主体与环境的和谐。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强调主体间性,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格,建构一个完整的人。

通过对话,学生获得个性化的知识,摆脱了以往那种依照老师的指令来学习的方式。学生依照生活经验来建构知识,创造生成知识。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成为了我你的关系,师生对话也就成了我你对话。通过对话,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参考书目:

①②③④美国小威廉姆E多尔 著 王红宇 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9

地址: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03901#

【对话式阅读教学(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散步时的对话和遐想(网友来稿)07-21

栏目式班会略谈(网友来稿)09-11

心灵对话(2004年.广东卷)(网友来稿)10-08

我看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网友来稿)07-11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10-30

文选式教材三大弊端(网友来稿)08-25

词语式话题作文例说(网友来稿)06-23

鞠躬(网友来稿)09-18

接受美学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网友来稿)10-28

红薯(网友来稿)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