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析管宁分坐中掷的理解(教师中心稿)
现在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材中,在介绍语文竞赛活动时,选用了“管宁分坐”的故事。以前,看了《初中生阅读世界》2003年第12期中的文章《名士的教科书〈世说新语〉》,觉得译文对“掷”的理解不妥,现在仍有必要议一议对“掷”的理解。
管宁分坐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原文是这样的: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名士的教科书〈世说新语〉》的译文将“掷”理解为“扔,扔掉”,把这一句翻译为:“华歆却拾起金子,后来又扔掉了它。”我认为这样理解不恰当,不能表现出两人对金钱截然不同的态度,也不符合原文的主旨。如果仅仅是因为华歆把金子拾起来多看了一眼,管宁就把它当作与他割席分坐的原因之一,那管宁也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对于文章字词句的分析理解,我们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从故事内容来看,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管宁、华歆对金钱、权贵的不同态度展示出来,揭示了两人品格、志趣的优劣。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它对“掷”的解释有这样几种:①投掷,抛掷,扔。 ② 腾跃 。根据故事的内容,我认为对于“掷”的理解应该选用第二种解释:腾跃。可以将这一句翻译为:华歆抓起金子蹦蹦跳跳着走开了。(“去”在文言文中一般理解为“离开”。在这里,“掷去”应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这样理解,它更符合原文的主旨,表现了华歆对钱财的喜好、追求,与管宁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俗话说“财上分明大丈夫”,两人品行志趣的优劣,在对待钱财的问题上,就一清二楚了。我们还知道,古人对获取不义之财的行为是非常鄙视的,《乐羊子之妻》中,乐羊子把在路上拾到的金子带回了家,他的妻子认为,这种行为玷污了他的品行。古代妇女尚且就有这种认识,作为读书人的管宁,见了华歆的这种贪财行为,与他割席分坐也就不足为怪了。此外,“腾跃”一词,也形象的表现出了华歆得到金子后喜形于色的动作、形态,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跃然纸上。因此,我认为应将“掷”理解为“腾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