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碗阳春面 教案教学设计
十五 一碗阳春面
栗良平
一、教学目的:
1.学习小说表现面对艰难而不屈服的的精神;
2.体会以“阳春面”为线索,由“一”到“三”的变化过程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
2.难点: 本文结构中的“蓄势”和“悬念”。
三、教学时数:
课外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打烊:商店晚上关门停止营业。烊yàng P264注②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抚恤:(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或残废的人员,或因公牺牲及病故的人员的家 属的费用。抚恤fǔxù
*轶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又作“逸事” 轶yì
*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形容受窘或发慌。措:安置,处理。
*摇曳:摇荡。
自读思考题: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 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
5.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
6.这母子三人、老板夫妇及店里的其他人身上是否有一种共同的值得赞许的思想 或感情?
7.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8.文中为什么三次写那女人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9.当弟弟开始读《一碗阳春面》的作文时,哥哥“感到很丢脸”,当弟弟“激动 地大声朗读时”,哥哥的“心里更感到羞愧”。这里的“丢脸”与“羞愧”是 否为同样的原因?
10、当“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时,为什么“大伙都 松了口气”,继而又发出了“轻轻的叹息声”?
11、结尾段时“雪”“窗子”“布帘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简介:
栗良平,本名叫伊藤贡,昭和十八年(即194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砂川市。高中毕业后,在医院当了十年职员。以后,他到日本各地搜集民间流传的故事,从事文学创作,并登台“口演”(类似中国的说书)自己创作的故事。
《一碗阳春面》自1988年12月问世后,很受欢迎。日本的许多文学杂志纷纷转载。这篇小说的单行本出版后,也被争购一空。日本电视台还多次播放了作者“口演”这篇小说的情景。
题旨:
本文标题有写实和写虚双重含义。
写实是指这“一碗阳春面”构成了全文的线索,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中的“物”,如《药》中的药,《项链》中是项链一般,将人物、情节、环境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写虚是指这“一碗阳春面”在全文中还具有象征意义: 阳春面与“春”密切相关,在大年夜吃面,更寄托了吃面人对新春、对未来的憧憬。这母子三人承受着重大的精神打击,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本可以在家吃些更省钱的晚餐,本不应向老板夫妇显露出自己窘迫的家境,但他们一年又一年地来到了北海亭面馆,虽然“怯生生”,但是有勇气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这样的典型情节使这“一碗阳春面”具有了团结、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第二课时
结构与内容:
第一部分: 写母子三人两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
分为两层:
1.(开头至“老板和老板娘应声回答着”)
母子三人第一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
这么晚了,才来吃大年夜的阳春面,而且三人合吃一碗,吃得还挺有滋味。这一情节足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布下了“悬念”。
2.(从“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至“这一天,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话送走了”)
母子三人第二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
一切仍旧,这一情节进一步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是在“蓄势”。
难句理解:
老板说: “不行,如果这样做,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因为老板从与这母子三人短暂的接触中,感到这母子三人虽然经济窘迫,但很团结,而且有所追求。(合吃一碗阳春面,祈求来年好运。)这样的人的特点是人穷志不穷。如果过分慷慨地“施舍”,往往会伤害其自尊心。所以老板不同意老板娘“给他们下三碗”的主张,说了这番话。
第二部分: 写母子三人第三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和又一年他们没有来。
分为两层:
1.(“随着北海亭面馆的生意兴隆”至“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地向他们祝福着,目送他们远去……”)
母子三人第三次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
时间、地点、人物依旧,阳春面变成了两碗。为什么? 这一变化显然是在继续“激疑”和“蓄势”。当读者的好奇心被作者撩拨到按捺不住时,小说恰到好处地通过母子三人的对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原来,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仅由这三个孤儿寡母组成,而且还负了累累的债务。所幸的是母子三人异常团结,互相体贴,在共同努力下已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阳春面从一碗变成两碗,便显出逆境的转折。这一情节对于上文布下的悬念作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引起了读者的同情心,将“好奇”转化为“关切”。
难句理解:
“此刻,柜台里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母子三人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不见了。在柜台的深处,只见他们两人面对面地蹲着,一条手巾,各执一端,在擦着那不断夺眶而出的泪水。”
第一次写老板夫妇的哭,表达的是老板夫妇对母子三人不幸命运的同情,洒的是悲伤之泪。
2.(“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至“二号桌也因此名声大振”)
写又一年来临,母子三人没有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
他们虽然没有来吃阳春面,“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由于老板的介绍,二号桌成了“幸福的桌子”。这些内容似乎游离了主线,但却是第二次“蓄势”,使读者更加关注这母子三人的命运。
这一层关于二号桌的描写有以下作用:
母子三人曾在二号桌同吃一碗阳春面,这个故事是感人的。二号桌于是出了名,具有了团结、顽强、向上等象征意义,成了远近驰名、顾客纷至沓来的“幸福的桌子”。这段关于二号桌的描写表现了许许多多不相识的人们对于母子三人遭遇的同情,对于他们的奋争的赞许。从而使读者感到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预示了光明的结局。这一段描写看似游离了故事情节,实际上写出了社会环境,是深化主题有力的一笔。
把“二号桌”改成“老板夫妇”行不行? 为什么?
不妥。因为原句采用是为拟人手法。连“二号桌”都在等待,更何况人呢? 若直写老板夫妇在“始终在默默地等待着”,不但韵味全无,使读者没有回味的余地,而且也不符合生活实际。老板夫妇经营面馆并非专门为这母子三人服务的,而二号桌在大年夜却是专为这母子三人预留出来的。所以写“二号桌始终默默地等待着”,不仅足以传情,而且符合生活实际。若改成“老板夫妇始终默默地等待着”,不仅过于直露,而且从真实性上也会令读者打上问号。
第三部分: 写母子三人时隔十年之久,重返北海亭面馆第四次吃阳春面。
母子三人终于来了;人们的期望化成了现实,母子三人终于完全战胜了厄运。小说在欢笑的高潮中嗄然而止,并以最后一自然段的白雪、明窗、飘曳的布帘子预示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难句理解: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泪珠一串串掉下来。
……
“欢……欢迎,请,请坐……孩子他爹,二号桌阳春面三碗”
“好咧阳春面三碗”可泪流满面的丈夫却应不出声来。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第二次写老板夫妇的哭,是老板夫妇为母子三人摆脱了厄运而由衷的高兴,洒的是欢乐之泪。
店里爆发出欢呼声和鼓掌声,符合生活的逻辑。因为二号桌早已成了“幸福的桌子”,关于母子三人在逆境中团结、不屈、奋争的故事早已为在座的人们所熟知,而且,人们一直在盼望着母子三人的到来,一直在心底默默祝愿这母子三人早日摆脱厄运。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当他们终于见到母子三人怀着胜利的喜悦重返二号桌,终于听到故事光明的结局的时候,欢呼、鼓掌是完全可能的。
小结:
本文中心的表达:
文中四次吃阳春面的场面是具有联系的。每次吃面的时间、地点相同,吃的都是阳春面,前两次都是一碗,后来才增至两碗和三碗。这种增长,显示出母子三人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而经济状况好转后,还来吃阳春面,这就说明母子三人对以往艰难岁月中美好感情的眷恋。也是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迈进的开始。每次吃面都为下次吃面留下了悬念,使读者耿耿于怀。老板夫妇的期待也增强了读者的悬念,直到最后那次吃面,读者才如释重负。所以说四个吃面的场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主题是根据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概括的: 主要人物是母子三人,主要情节是四次吃阳春面。这遭受沉重的精神与经济打击的妇孺,没有悲观绝望,而是从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三人“头碰头”地同吃一碗阳春面开始,向艰难的生活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顽强不屈的奋争。在这奋争的过程中,母亲的亲子之情,两个儿子对母亲的孝敬之情以及兄弟互相友爱的感情,通过四次吃阳春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顽强、团结,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因此说本文歌颂了逆境中顽强、团结、奋争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
自读思考题:
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
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
3.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 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
5.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
6.这母子三人、老板夫妇及店里的其他人身上是否有一种共同的值得赞许的思想 或感情?
7.那女人购买阳春面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
8.文中为什么三次写那女人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9.当弟弟开始读《一碗阳春面》的作文时,哥哥“感到很丢脸”,当弟弟“激动 地大声朗读时”,哥哥的“心里更感到羞愧”。这里的“丢脸”与“羞愧”是 否为同样的原因?
10、当“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时,为什么“大伙都 松了口气”,继而又发出了“轻轻的叹息声”?
11、结尾段时“雪”“窗子”“布帘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温钧 编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