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国 论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5 05:01:4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六 国 论 教案教学设计

              

六 国 论 教案教学设计

                苏 洵

宁夏贺兰一中  王利中

网址:http://sq.k12.net.cn/~hlyzwlz

电邮:hlyzwlz@email.nx.cninfo.net

 

 

 

      一.教学要点

      1.基础知识

        实词:与 破 起 使 败 兵

        虚词:始 犹 为

        活用:形容词/名词作动词

        句式:被动句/省略句

        作家及作品:苏洵及三苏

      2.理解作者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搞击强暴的观点

      3.掌握本文层进式/对比式结构

      4.理解本文中借古讽今的语句

      5.品味句式多样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二教时,重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及本文的结构。

      

              第 一 教 时

      一.板题.解题.介绍作者及作品

      1.解题:《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原题为《六国》,

    六国论即论六国。论,为分析/评论之意。是一篇史论, 主要论述了

    六国灭亡的原因。

      讨论:作品集是按什么方式取名的?(年号)

      2.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充,号老泉, 宋朝眉山

    人。著名散文家。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苏洵的号由

    此而来。二十七岁时发愤读书,多次应试未中,于是更加奋

    发攻读,精通了六经百家的学说,撰文神速。翰林学士欧阳修很喜欢

    他的文章,并把他的作品呈给宋仁宗,自此,他的文章风行一时,许

    多学者竞相传诵和仿效。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列唐宋八大家中。

 

                              .1.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生读课文,正音正字:

      2.分析各段主要内容。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__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第三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史实,论证赂秦之弊;

      第四段:向“为国者”提出不要“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段:点出作者撰写此文的主旨,讽谏宋王朝要改变妥协政策,

    急起抗战。

      3.请生试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语调。

      三.学习第一段

      1.读本段,熟悉课课文内容。

      2.翻译、疏通本段。

      3.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⑴.句式:

        (此)破灭之道也。--判断句。省主句。

      不赂(秦)者以赂(秦)者丧。省宾句。

      ⑵.活用: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用如名词。

      4.讨论:

      ⑴.本段提出的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⑵.提出这一论点的论据是什么?

      ①.赂秦力亏;②.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

      四.学习第二段

      1.请生读此部,基本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本段论述什么问题?

      分论点一: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3.疏通文意,注意以下文言知识。

 

                              .2.

 

 

 

 

 

 

      ⑵.活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攻,动用名,攻战的方

    法;小、大,形作名,大的、小的

      其实亦百倍-实,形作名,实际的情况。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颠覆,动用如名,灭亡。

      ⑶虚词:

      秦以攻取之外-助,以

      较秦之所得-僵,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译

      以有尺寸之地-助,的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代秦,后代赂秦的各国

      此言得之-代上面所说的道理

     

      五.学习第三段

      重点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⑴活用:

      义不赂秦--义,名词作状语,按照道义.

      李牧连却之--却,使动,使退却.

      惜用武而不终也--终,名作动,坚持到最后.

      ⑵句式: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至丹以(使)荆卿(刺秦王)为计--省略句

      六.学习第四五段

      重点掌握以下知识:

      ⑴活用:

      礼天下之士--礼,名词作动词,有礼地对待;

      并力西向--向,动词,往......去

          以天下之大--大,形作名,大地方,大国;

 

                               .3.

 

 

 

 

 

 

 

 

 

 

      七.本文的结构特点:

      全文分三部分,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结构.

      先提出中心论--分         述--结   论: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①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封 礼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段采用对比论证:

    ①秦攻取所得与战胜所得之比--数量对比,说明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先祖父得地之难和后人拱手奉地之易--赂秦

    ③地有限而欲无厌--说明不战而胜负已判的道理

    ④引用苏代的话说明弊在赂秦的道理

      第三段分析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分别说明齐燕赵灭亡情况:

      齐--'与赢而不助五国`;   燕--'以荆卿为计`;

      赵--'牧以谗诛`;

    这三种情况又都与'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有关,同样可以论证论点.

       第四段议论兼抒情,承上启下,假设六国不赂的后果,又以'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引出第五段.

      第五段先将六国与秦/宋与西夏及辽的情况作对比,然后点出作

    者撰写此文的主旨.

          八.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各题.

【六 国 论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六国论》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6-29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9

《六国论》教案10-03

六国论教案07-24

《六国论》教案04-09

六国论教案04-11

《六国论》教案(热门)08-02

六国论教案优秀10-25

《六国论》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07-25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