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一曲颂英雄--浅谈边塞诗的英雄本色(网友来稿)

时间:2024-06-23 19:34: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歌一曲颂英雄--浅谈边塞诗的英雄本色(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每一次捧读唐代边塞诗,总忘不了那些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他们背井离乡,奔赴边关,与孤寂为伴,与艰苦为友,用青春、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感人的战地之歌。品读这些边塞诗,重温英雄的豪情壮志,我们就能从内心走向崇高,从灵魂深处超越自我。

那位“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其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的王之涣,那位一直担任主簿、县尉等吏职,县令把女儿嫁给他,他还是不屑于“屈腰之耻”而拂衣去官的王之涣,用《凉州词》悲壮地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首句自下而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上有变幻莫测的苍茫云海,下有汹涌澎湃的滔滔黄河,水天相接,源远流长。视界开阔高远,意境雄浑壮阔。这是背景描写。次句是“画卷”主体,“一片孤城万仞山”写万仞高山拔地而立,写漠北城池孤零落寞,隐喻戍边将士的离思愁绪。综观一二两句不难体会,诗人实际上是以远川高山的雄阔苍凉来反衬漠北孤城的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三四两句写人,借歌传情。羌管悠悠,乡愁阵阵,杨柳依依,离愁难禁,这些本是人之常情,可是对于长年累月驻守在荒寒绝域的边关将士来讲,这份离愁乡思就更强烈,更深刻了。耐人寻味的是,诗中用“何须怨”一语轻描淡写凸显将士们从容平静、通达平和的心态,他们有戍边不归的愁怨,他们有绝域荒寒的苦恨,他们也有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的愤愤不平,但是,他们更有戍边卫国的忠诚和无怨无悔的奉献,不管荒远苦寒,不管撩乱乡愁,他们正如壁立万仞的高山、铁打不动的孤城一般驻守在祖国边疆,心中装的除了祖国,还是祖国。什么是英雄?能够战胜自我的艰难苦恨,能够赤胆忠心报效祖国,这就是最大的英雄!

战争是残酪的,惨烈的,尤其是那种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场面,那种杀人如麻、血流成河的场面,那种横尸遍野、白骨累累的场面,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将士们又是如何看待战争,如何看待生死的呢?另一位诗人王瀚同样用《凉州词》却是乐观地唱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歌描写战地将士狂歌纵饮的欢快场面,豪情奔放,激动人心。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写下了开篇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个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清香四溢的盛大筵席,这种场面使人惊喜,使人兴奋。第二句借乐造势,渲染气氛。正当将士们准备开怀畅饮之时,筵席间鼓乐齐鸣,人声鼎沸,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好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透过“催”字我们看到了一幅你斟我酌、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院面,也亦可看出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风貌。三四两句写酒席上的畅饮和劝酒,当和前面两句联系起来理解。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痛快淋漓,一阵狂饮之后,便醉意朦胧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以戏谑的口吻说征战之事,把战死疆场等同于“醉卧沙场”,坦然视之,可见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豪放开朗、乐观豁达的性格。什么是英雄?能够醉生战死而无畏无惧,能够豪迈磊落而乐观奋发,这就是英雄!

战争,意味着流血牺牲;战争意味着惨烈恐怖;战争意味着抛妻别子;可是对于应征入伍,喝盼建功立业的热血男儿来说,战争意味着什么呢?他们心目中的战争是短兵相接、飞血四溅的惊骇恐怖,还是浴血奋战、勇敢杀敌的勇武顽强?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二)对此作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首句写新兵翻身上马,奔赴疆场。着一“跨”字突出了战士们英姿飒爽,威风凛凛的精神风貌。骝马通体红毛,高大威武;马鞍洁白如玉,闪闪发亮。骏马配好鞍,赤红衬白玉,烘托出战士们昂扬亢奋的英雄气概。次句写沙场搏杀,天昏地暗的景象。透过皓月银辉的寒凉凄冷,不难想见,战斗时间之长(夜以继日),双方厮杀之惨(不寒而栗)。这场战斗悲壮苍凉,激动人心!三四两句写战后所见所闻,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大获全胜之后还意犹未尽,耳畔回响着声声铁鼓,惊天动地,眼前只见刀剑回鞘,血迹未干。战马,沙场,军鼓,金刀,鼓动着英雄的热血,战士们对战争充满了好奇兴奋,对杀敌报国充满了热情神往,对刀山火海之中的浴血奋战更是充满了豪情壮志。什么是英雄?能够舍生忘死,保家卫国,这就是英雄;能够豪情万丈,英勇杀敌,这就是英雄!

金戈 铁马,短兵相接,奋勇拼杀,屡建奇功,这是英雄;百战沙场,九死一生,破釜沉舟,杀出重围,这也是英雄。李白用高亢豪迈的调子,悲壮感人的激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虽败犹荣的沙场老将。《从军行》这样写道:“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首句概括将军出生入死、百战沙场的人生经历,突出他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顽作风。一个“碎”字凸现战争的激烈残酷,让人联想到老将穿越枪林弹雨,勇闯刀山火海之后留下的累累伤痕,也烘托出他身经百战,愈挫愈勇的强者风范。次句交待将军身陷重围,孤危无助的处境。敌我悬殊,寡不敌众,重兵包围,严防死守,留给将军的似乎只有死路一条,将军怎么办?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还是豁出老命,决一死战?在我们为将军的生死安危捏一把冷汗的同时,将军急中生智,突发奇功,诗歌第三句紧接着写将军出其不意,射杀敌首,杀开血路,突出重围。“突”字彰显了将军左冲右突,奋勇拼杀的威猛,也可见出他迅雷不及掩耳的机敏;“射杀呼延将”分明又让我们看到将军陷身重围而游刃有余,射杀敌首如探囊取物的场景,壮哉,将军!末句写将军率领残兵败将,浴血奋战,突围而归。一个“独”字表现出将军危难时刻,力挽狂澜,卓尔不凡的神勇气概。统观全诗,写将军陷身重围,死拼硬战,侥幸而归,似乎有损将军形象,实际上,从将军百战沙场而残破不全的铁衣上,从将军纵横突击、力敌万夫的艰难中,从将军射杀敌首、力挽狂澜的智勇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激越悲壮,震憾人心的英雄气概。什么是英雄?能够力敌万夫,突破逆境,这就是英雄;能够不畏生死,不惧成败,孤注一掷,奋勇杀敌,这就是英雄!

英雄的赞歌永远也唱不完,英雄给予我们的激动永远是无穷无尽的。在我们这个远离战争、缺少英雄的时代,在我们这个充斥平庸、缺失阳刚的时代,多读一些边塞诗,多体验一份英雄豪情,多培育一点英雄情结,你会觉得,人人心中都有英雄,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希望巨大、前途无量的民族。让我们回到大唐,为英雄,为历史,纵情高歌吧!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63.net)

作者邮箱: xccwxx@163.net

【高歌一曲颂英雄--浅谈边塞诗的英雄本色(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浅谈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网友来稿)08-20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网友来稿)07-20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浅谈语文新课程与师生发展(网友来稿)06-13

静听天籁(网友来稿)10-21

十五的月亮(网友来稿)08-29

印象张艺谋(网友来稿)08-28

长句的运用(网友来稿)07-17

谈比兴(网友来稿)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