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底蕴展示创新--高考故事新编类作文例说(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10-04 03:53:4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呈现底蕴展示创新--高考故事新编类作文例说(教师中心稿)

    

呈现底蕴展示创新--高考故事新编类作文例说(教师中心稿)

话题作文给广大的考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展示自己的文化素养,语文能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何扬长避短也是考生必备的应试技能。

近几年高考作文中,对经典故事进行恰当的改造的“故事新遍”也颇擅胜场,风光无限。2001年的《赤兔之死》、《宙斯的实验》、《阿Q下海记》;2002年的《昭君的选择》、《霸王泪》;《孙悟空下岗记》、《言孔明书》、《假如死去的是我》都取得了当年高考的满分。这些作文,作者都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学底蕴,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征服了阅卷老师,获得了高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中众多的故事已编辑进入中学教材,为同学们了解和熟悉。为了让同学们对“故事新编”类高考作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下面选编了一组作文,它们都是对《红楼梦》故事进行改造的优秀的“故事新编”,编者想藉此揭示“故事新编”作文写作的一些基本技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例文一(2000年满分作文) 

葫芦官审葫芦案

自从上回葫芦官审了贾府的案子后,虽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但老百姓早已是私下里怨声载道。看来是有必要再重新审理几桩案子提高自己在民众中的威望才是,葫芦官想。

恰巧,此时有人击鼓喊冤,葫芦官马上升堂。近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贾府的二少奶奶凤姐儿,旁边一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姥姥。

首先是二少奶奶说话了:“大人,请为民妇做主哇。民妇于三个月前将大观园承包给了刘姥姥,意在刘姥姥将大观园这一名园管好,并为贾府节省一笔开支。怎料刘姥姥竟将大观园作为游乐场所开发出来,收售门票,任由一些下等贱民进入大观园这样的皇家园林,实有辱于贾府,有辱于国体。望大人马上令刘姥姥停止此类侵犯我贾府名誉权之事,让她赔礼道歉,以挽回我们的损失,请大人做主。”

葫芦官一听,对呀,二少奶奶说得有理,我们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像贾府这样的大地主是我们国家的主人翁,怎么能让他们受委屈呢?再说,贾府与当今皇上沾亲,得罪不得呀,至于民众那边,这明摆着是刘姥姥的不对,相信不会有什么怨言。

葫芦官刚一拍惊堂木,话没出口,就见刘姥姥满面愁容,说道:“大人冤枉呀,小人这样做不但不犯法,而且还应奖励呢!”接着刘姥姥摆弄着她那三寸不烂之舌道:“第一,我开发大观园是将闲置土地合理利用,让它重新发挥作用,何罪之有?第二,我开发大观园同时也为贾府带来丰厚利润,贾府也深受其益。第三,我开业短短三个月就为衙门交纳了不菲的税金,为朝廷尽了力。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朝廷于几月前出台了一部鼓励非封建制经济的圣旨,当今万岁爷也都鼓励了,难道贾府还要压制不成?”

二少奶奶不愧是贾府的代言人,嘴上的功夫何其了得。但刘姥姥也毫不示弱,枪来盾挡,水来土掩,纷纷拿出各自有力的证据,有百年的陈规,有新颁的法令,甚至皇上的圣旨。

葫芦官一看如何是好,一方是朝廷的人,一方又是朝廷鼓励的新兴力量,我这个官可真不好当呀,有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千世界真是千变万化,这标准和角度不同的观点让我如何是好,真是难煞本官了,看来要想树立我的形象只能等下桩案子吧。

最后,葫芦官惊堂木一拍:“鉴于该事的复杂性,待我禀明朝廷后再议,退堂!”“威----武”。

例文二(2003年满分作文)

宝钗鸣冤

小女子宝钗今儿出了大观园来到世间游玩一番,才发现世人对我有诸多非议,小女子实在是冤枉啊。

人们都偏爱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提到我便咬牙切齿,有的骂我虚伪做作,有的指我贪图名利,有的责我破坏他人感情┅┅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用有色眼镜看我的缘故。

我承认我与林妹妹相比,的确有些圆滑世故,但这并不是我的错。我随母亲、兄长借居在贾府,我的母亲性格温和,哥哥又是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后来又娶了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嫂子,如果我不处处留意,事事小心,难道我关心每一个人也有错吗?我不过是希望母亲和自己能和周围的每一个人和平相处罢了。

有人找出我曾经写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说我一心想着名利富贵。着这又是对我的偏见。大家是否忘了我是为了选秀女才上京的?作为一个从小便被“三从四德”教育的大家闺秀,当我面临着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难道我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些许憧憬、期盼?而且我还在螃蟹诗中抒发了对这黑暗世道的痛恶,使姐妹们大呼痛快,这也是我的诗文,为什么人们要忽略呢?

木石前盟的确感人,可金玉良缘并不是我一手策划出来的,我也在追寻着自己的爱情呀!当宝玉挨打时,我不也真情流露吗?但林妹妹那红肿的双眼博得了大家的同情,人们对我自然视而不见了。掉包计给我招来一片骂声,可谁又知道当我听到宝玉的一声“林妹妹”时,我的心中也痛苦万分吗?我得不到自己追求的爱情,还承担着破坏别人感情的骂名,谁又曾为我说过一句公道话呢?

人们之所以对我有许多偏见,是因为他们都带着喜欢林妹妹而讨厌我的心情来看我,看我的一言一行,看我的一词一句┅┅其实就连林妹妹也能用公正的目光看我,后悔以前误会了我,为什么其他人不能呢?但愿世人不要以感情的亲疏远近来看人,这样。小女子的沉冤则可以得到昭雪了。

例文三

宝钗离婚

话说那宝玉与宝钗婚事系凤姐一手操办,采用偷梁换柱之掉包计,原以为金玉良缘一夜成就,谁知祸起洞房,由此埋下孽根,惹得大观园内又添憾事,令园内诸亲长辈惆怅不已。

宝钗婚后一年产下一子,取名贾圭,自是合家欢喜。此子诞生之时,也是白白胖胖的,与别家的婴儿并无两样。谁知待儿渐渐长大做母亲的细心,宝钗发现这贾圭目光呆滞,嘴角涎水不断,一只手指常抵着下巴,自顾自地嘻嘻傻笑。自知不妙,急忙寻医问药,胡太医、麻太医请了不少,正可谓病急乱投医。这些江湖郎中个个装模作样,一曰惊风重,二曰邪气深,胡乱开些药骗些银两,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丫鬟、老妈子忙成一团,熬药、喂药,可说来也怪,两三岁小儿,药已灌下一箩筐,可病情无丝毫好转,随着贾圭一日日长大,涎水流得更欢,傻笑之声更甚了。可怜宝钗是五内俱焚,每日看着这痴呆儿子,已是欲哭无泪,欲诉无声。

那宝玉原本是有些呆根,心中不离不弃的只有林妹妹,且做公子惯了的人,对妻儿之事并不十分在意,仍时不时地移榻至外间去睡,夜间吆三喝四、添衾要水地折腾,丝毫不能为宝钗解解忧烦,反使宝钗心中更生悲苦。几年下来,宝钗三十岁不到的人,终日愁眉苦脸,面容憔悴,看上去竟与四十来岁的小户人家妇人一般无二,早些年的珠圆玉润、白析丰腴早已不复存在。无奈之际,宝钗只得间常子回到娘家,向母亲倾诉这满腹哀怨。薛姨妈自知将宝钗许配给宝玉是自己一生中办的最大糊涂事,可事已至此,无可如何,只得好言安慰女儿。

一日,宝钗又回娘家,路过荣宁街,突然被一块招牌吸引,“荣宁街妇女联合委员会”几个大字十分醒目,两侧还有两句口号--为妇女排忧解难,做姐妹真正娘家。宝钗有些好奇,遂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起来。此时,只见屋内走出一年轻女子,朝宝钗亲切微笑,大大方方地问候:“阿姨,有事咨询吗?”将宝钗请进屋内,端茶让座,十分热情,宝钗原不知街上有这么一机构,几句话下来,道着自己心事,那热泪止不住夺眶而出,遂将自己如何与宝玉成婚及亲上加亲的事全盘托出。

那姑娘听完原委,眼角也有些发红,却慢慢讲出一番大道理来,令宝钗惊骇不已。她说,你们二人系姨表姐弟近亲结婚,由于血缘太近,故有贾圭之苦果,什么遗传工程、染色体、DNA哪,宝钗虽饱读诗书,却也闻所未闻。但姑娘讲得句句有理,也不由人不信服。想着自己还准备生育二胎,幸未成事实,宝钗真是既庆幸又后怕。此时宝钗已实实在在将姑娘当做亲人,向她讨教有何良策能使自己走出误区,重新生活。热心的姑娘刷刷给宝钗开出一封介绍信,建议她将贾圭送到某弱智儿童康复中心,那里有专门的医师、教授,有高科技的医疗设备。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痊愈,也可以把他训练自理,稍明白一些。至于这门婚姻,姑娘见宝钗三十不到,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便给了两个字“离婚”。

宝钗当时十分震惊,回家一夜巫,自己双年轻且有文化,何必在宝玉这棵树上吊死呢?况且凭自己口才说服王夫人、贾政等长辈不为难事。次日清晨,宝钗去王夫人房中请安之际,遂将离婚之事缓缓提出,原以为引发轩然大波,却不料二位老人通情达理爽然应允,宝玉那边却不劳费一点神,很快就财产、贾圭去向等达成协议,经民政部门调解,财产各分割一半,婚生子贾圭由宝钗抚养,宝玉每月支付银两若干。

至此,这段悲剧的红楼憾事划上了句号。(摘自《长沙晚报》)

                                 

方法指津:

一、 故事新编”文必须切合话题,并且能很好表现主题。

任何高考作文都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写作,“故事新编”作文也不例外。《葫芦官审葫芦案》写凤姐与刘姥姥对簿公堂,两个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争论得不可开交。而且站在各自的角度也都有头有理,理由充分,连葫芦官也难辨其明,这恰恰暗扣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宝钗鸣冤记》采用第一称的表述方法,倾诉自己的冤屈,贬“钗”褒“黛”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话题。

二、“故事新编”必须是借旧瓶装新酒,借故事之尸还时代之魂。

   这三篇文章构思巧妙得益于平时的阅读积累,没有对《红楼梦》的稔熟,没有平日的练笔,是很难写出这样的佳作的,那么这“旧瓶”就充分展示作者的语文素养、文学积淀。但这还不够,它必须用来装“新酒”,“新酒”就是那跳动着时代脉搏的时代精神。《葫芦官审葫芦案》里大观园的开放改革,《宝钗鸣冤记》里追求个性解放,弘扬人文关怀,《宝钗离婚》里呼吁妇女权益的保护,无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故事新编”就是对故事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在旧的形式中注入现代人的思想理念,文章风趣幽默,有亲合力,易于出新出彩,能取得“四两拨千斤”之效。有丰富想象能力且有创新精神的同学们不妨一试。

                                     (作者13054192066)

【呈现底蕴展示创新--高考故事新编类作文例说(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语言误解例谈(教师中心稿)08-10

学生个体文化底蕴的培育(教师中心稿)07-10

压缩语段技巧例谈(教师中心稿)06-25

以理解文例说05-09

高考名句名篇备考(教师中心稿)10-14

照片中的故事(教师中心稿)06-18

例谈中考语言运用题对学生的考查(教师中心稿)07-30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06-24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教师中心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