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构建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报告(网友来稿)
无为县汤沟中学 王开东
一次研讨会上,一位教初中的语文老师感慨地说: “现在一个班级犹如一幢五层楼,每层楼上都有一些学生”。言下之意,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档次各异,而传统的。IIE级授课制。又只注重面对群体,忽视个体,导致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教师“不讨好’’。其结果与素质教育“全面抓,抓全面”的宗旨大相径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施教,既注重群体的共性,又注重个体的差异性,以人为本,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无为县教研室盛书山老师,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总结出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98年,我在盛老师的指导下,着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改实验。
一实验指导思想
(一)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示
小平同志在l 984年发布“三个面向”的指示,是以人为本的。“异步推进教学法”总的指导思想。吕叔湘把“三个面向”解释为“第一个‘面向现代化’,简单点说就是高效率,而要取得高效率,势必要高速度;第二个‘面向世界’,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文字要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第三个‘面向未来’,就是要更进一步现代化,更进一步国际化,而不是相反。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坚决废除传统落后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全面开展“听、说、读、写”各层次的训练;以人为本,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现实目标和长远目标,使学生适应未来的挑战,努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有用人才。我们在“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中,按“三个面对”的指导,着重进行了“全面高效”的研究。
(二)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是本实验追求的目标。本实验中的“四阶六步”就是按叶老这个思想来设计的。特别是“四阶”中的“引读感知,启读生疑,研读演练,迁移运用”是熔“听、说、读、写”于一炉,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四个“认知阶段”整合起来,使学生遵循认知规律,异步推进,提高阅读效率,丰富写作技能,而施教过程中的“先死后活” “先扶后放”,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能逐步做到“不待老师讲,自能读书;不待老教师,自能作文”。
吕叔湘先生早在20年前就指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问_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张志公先生也曾说“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吕叔湘先生指出: “是不是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张老也指出:“能用尽可能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收到尽可能强的表达效果。”根据吕老和张老的语文教育思想,我们进行了高效低耗的研究,而要达到“高效’’,势必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些只着眼于少数尖子生的“鲤鱼跳龙门”,不仅“高效”成了一句空话,也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何“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一是要看眼于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所发展,二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贴近认知规律,而这两点,正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精魂之所在。 “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异步分层”,正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分层发展,异
步推进;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四阶六步”正是贴近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流程。
(三)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首先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使教学程更富有科学性,把控制论引进课堂,具体表现为定向控制、定度控制、定量控制、定序控制。通过定向控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多元化的组合式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系统化、具体化。钱梦龙说: “对于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是把教学过程变成可操纵的‘把手’”,就是这个道理。定度控制,就是根据量力性原则,对教学对象作实事求是分析,设定不同层次学生异步推进的“障碍”,但这种定度要有分寸,要接近“最近发展区”,这并,既讲适应,又叫发展,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定量控制要放在三个方面:课对量的控制,课堂教学容量的控制和训练量的控制。信息社会,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追求大容量,但应有度,尤其是训练的量不易把握,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 “一些学生的智力活动的一个弱点是活动
无规则,不能把训练内容与时间联系起来,犹如转数失控的车床,忽紧忽慢,大脑处于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他提出: “要想发展学生智力,需把单位训练内容与单位时间联系起来。”并且卓有成效.由此可见,定量控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定序控制,使进入课堂教学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优化学生思维流程,向45分钟要效率。
“异步推进教学法”中的“四阶六步”及其变式,无一不是系统反馈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及时搜集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并最终形成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异步推进的过程。
其次,运用信息论的有序原理使课堂结构实现开放,走向有序.在“异步推进教学法”中,我们坚持开放式教学,广采博纳,兼收并蓄,不断吸收占今中外精华,同时把课堂信息传播渠道化为网络式的信息系统。使知识的获得从低级到高级,由感陛到理性,逐层发展,异步推进,强化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从而走向有序,并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加特长的人才。
最后,我们还运用系统化的整体原理,使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课堂结构整体优化,熔“听、说、读、写”于一炉。此外,我们还实现民主化管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既有教师的主张,也有学生建议。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发挥异步分层小组的优势,结合班集体的凝聚力,发挥整体优化的最大功效。
二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根本目标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实验最重要的形式“小组讨论”,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中,实现性格互补,人格融合,意在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实验最重要的内容是作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阅读与写作,两手都硬起来,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本实验不仅注重眼前目标,而且注重长远目标,大力提倡“创新是灵魂”,不仅针对学生,也针对老师,尤重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 础,并提供品质保证。
三实验方法
为了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教师首先要把无关变量控制 小程度。我的实验班和对照班,老师相同、学生数相同、学生 成绩大体相同(我校按学生成绩好、中、差搭配分班)、男女 例相同、生源均来自农村,除授课的形式外(对照班按传统教 教学),教师对学生的辅导、作业、平时训练及考试均相同。一样的教学条件下,我开始了实验的具体操作:(1)首先与学生商讨“异步推进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教法,喜欢这种教 让这种教法深入人心。(2)面向全体学生,摸底铺排,在充 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分为A(低层) (中层).c层(高层)三层,也可发动学生用自我鉴定式来 分层,同时,要让学生展望自己在单位时间里,通过异步推进达到的新层次,树立异步推进的目标。(3)教师对分层的学
合理搭配,构成小组内各层次的有机组合,为小组讨论作准备。(4)在“指导预习”中,教师告诉学生预习方法,鼓励学生填写“质疑卡”。在充分参考不同学生的质疑,即完全了解学情的一半,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定“异步推进”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争取有的放矢。
“中学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为“四阶六步”。“六步”的操作步骤:(1)指导预习;(2)同步教学;(3)分组讨论;(4)异步训练;(5)课堂小结;(6)课外练习。这六步又大概归为四个阶段,即“引读感知阶段(一步);启读生疑(二步);研读演练阶段(三、四、五步);运用迁移阶段(六步。这“四阶六步”操作体系充分展示了“异步”的规律性,使学生主 体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引读感知阶段” 再次预习课文,着眼点有二:一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情。,做到心 中有数课堂教学的有机组件,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启读生疑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实现教学目标中思维趋势、思想情感的控制。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数师要创设情 境,使之兴奋,特别要通过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来控制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导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学生进入情境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道”两方面的任务。促进学生智力因索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启发学生从整体上感悟课丈,并通
过明确的“重点、难点”,激发出学生的“疑点”,教师也可参照学生的“质疑卡”中的有价值的“质疑”,设疑铺路,相机诱导。“研读训练阶段”是教学的主体部分,包括“分组讨论、异步训练与课堂小结”。在分组讨论中,教师就“启读生疑”中 “重点、难点”所产生的“疑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特别要捕捉讨论中进发出来的创新思想。例如在小说《落棋有声》中,究竟应选大黄,还是小李.几乎所有的人都说选“小李”,只有一个学生说“不一定”。他分析说,如果厂里一潭死水,就选“小李’’,凭借他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大刀阔斧,或许能闯出一条出路。反之,如果厂
里“经济效益好,只是职工关系紧张,就不妨选大黄。因为大黄“性格沉稳,善处人际关系”,让他来搞好职工关系,使全厂群策群力,不是挺好吗?对于这种创新思想,我及时表扬,并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正足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具体表现。在“异步训练”中,教师要融合学生质疑的情况,设置三至四层的训练题,在小组讨论后,分发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一定要完成属于自己的“基本口粮”,同时要跳一跳,力争在异步推进的过程中,最终“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要介入,利用点滴时间,个别辅导,并积累反馈情况,为后一层的“课堂小结”作准备。在“课堂小结”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并促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归纳提炼,去粗取精,这也是一种异步推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不拘一格。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主张“今天的知识今天要用。”为最后的“迁移运用阶段”蓄势;在“迁移运用”中,学生能有效运用新学的知识,老师要及时表扬,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老师要大力推广,因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学,终极目标是育人。”是要培养出各具个性,不断追求新知,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
“异步推进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成功地把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融会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也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不仅足个体、小组的异步推进,也是全班的包括老师在内的整体的异步推进。但本教法并不反传统,其
本质是为落实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传统精华的一次积淀。例如本教法为落实“因材施教”而异步分层(学生的分层,教学目标、内容的分层),它与以往的分组教学.层次教学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而具体“四阶六步”又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三分法”与“四分法”密不可分,在教师教学过程中, “并步推进教学法”主张变讲堂为学堂,尤重点拔式教学。针对学生的三种障碍(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抓住教材三点(重点、难点、疑点),从三个方面(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实际),通过三条途径(画龙点睛,掌握知识要领;举一反三,实现能力迁移;启发探讨,求得教学相长),达到三个目的(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养成习惯),这些点拔教学的理念,正好为“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学内容设置的每一“阶”,每一“步”作参照,善莫大焉。张定远老先生说:“语文教改不能摒弃符合认知规律的传统”。此言得之。
具体来看,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方法如下:
(一)全面全程的分层推进。
“异步推进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始终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异步推进。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在思想上确立学生是正在发展的人的观念。由于学生的遗传禀性、生活经历、家庭教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可能一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没有两个“两滴水那么相似”的孩子。近年的脑科学研究也提示了这样事实:我们每个人的大脑至少由八种智力组成。而这些智力和能力都在大脑中有相应的位置。在每个人的大脑里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不尽相同,在情感、行为和认知能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生的发展有着类型和层次的差别。这种差别是先天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打比方来说,这些学生本来就不是站在同-起跑线上,个人的体能与速度也不一样,让他们沿着同一轨迹,齐步跑到终点,怎么可能呢?苏霍姆林斯基说: “不了解学生的心灵,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他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关心和教育是一句空话。”教育者要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要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可塑性都非常大,不能用静止、绝进行讨论。有时,或是小组讨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或是为了更深层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我还故意挑起矛盾,然后,选两个观点相左的小组为单位,展开交锋,两个小组,8位辩手,唇枪舌剑,一个小组败下阵来,另一小组又可补充应战,直到大致统一思想为止(允许保留意见)。这样的小组,充分调动了个人钻研的积极性,有力地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集思广益,把教学过程变成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和个人钻研有机结合的过程,小组中C层的学生,还担当小先生的角色,能很好地帮助A、B层的学生;而A、B层的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中,有自己的分层任务,同组成员中,有自己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这样,内在上有动力,外力上有帮助,自然学艺精进,有人认为C层的学生,在这样的小组讨论中,收益不大,我曾为此调查过此类学生,他们普遍反映收获颇丰,原因有四:其一,A、B层学生并不像老师想的那样,他们思维能力活得很;其二,在七嘴八舌中,自己常常电光石火般地获得灵感,得到启发;其三,本组的学生对自己期望值高,自己担当小先生时的分析、阐述,加深了自己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戏称为“互学相长”;其四,自已作为小组的领军人物,还要团结本组,与别的小组平等竞争,维护本组的尊严和荣誉,因此,压力挺大,不由得自己不努力,由此看来,这种在个人钻研基础上的群体学习,是一科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有利于形成一个内聚力强的优秀班集体。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试卷分析、知识竞赛,我们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四人小组成为互帮互学的战斗集体,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相互协作能力,这不仅达到了现实的教育目标,又着眼于长远的发展目标。为了诱发学生的紧迫感,每次我们都规定了小组讨论的时间,对讨论结果快而准的小组,及时表扬,将小组的成功与每个成员的讨论状态联系起来,使小组中A、B、C层的学生都能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为了加强小组的凝聚力,为了让同学真正成为“同学”,每次考试,我们还算出小组的平均分,并与各人的得分算出平均数,作为他们考核时的最终分,目的是让学生真正以小组为家,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异步推进式的小组讨论法,实质上是小组整体推进和小组内动态推进的和谐统一。
(2)性格互补。无容置疑,学生的性格“多姿多彩”,有羞羞答答的内向型,也有快人快语的外向型,因此,教师分组时,应合理搭配,使一个小组之内,性格互补,这样一来,在小组讨论中,外向型的人,客易在讨论中先声夺人,打开局面,拓展问题的广度;而内向型的人,在听了多种观点后,深思熟虑,又有可能增加问题的深度。只有这样,小组讨论才会生机盎然,永不败色,而小组讨论后的反馈,更是离不开小组中性格外向的急先锋,他们有助于把小组讨论引向全班讨论,师生共论。同时,他们的鲁莽和表述不当,有时还促使内向型的小组同盟军,起来补充更正,如此一来,他们一回“局促”,二回“羞涩”,三回就会“坦然”,因此,和谐的小组学习,不仅是知识间的流通和碰撞,更是性格间的交融和补充。
(3)性别协调。俗话说: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心理而言,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在异性面前,一般人都会精神愉快,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中学生也不例外,渴望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是他们的共性,为了把男女生的表现欲引上正确的轨道,使男女生争相在学习上,表现自己的风采,展现自己的魅力,我们异步推进式的小组中,尽量做到性别协调,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杜绝小组讨论中的“跑题”,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而且男女生由于性别不同,思维方法有差异,还有助于问题讨论的深入,女生偏于“感性”,男生长于“理性”,主“情”的发扬审美感受力,主“理”的提高逻辑推导力,因此,小组讨论中,既有文学的阐发,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艺术的具象,又有科学的抽象;既有文学的“结晶”,又有抖学的“结论”。小组讨论中的性别搭配,实质上足“感性”和“理性”的沟通, “艺术”与“科学”的匹配,小组
讨论的学生,最初都在形象感染中陶醉,最终又在逻辑推理中清醒。在主张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人文教育的今天,异步推进式的小组讨论,无疑达到了小组讨论的较高境界。
(四)有序有理的作文训练。
异步推进式的作文教学,尤重作文教学的有序。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有科学的步骤,统一的安排,周密的计划,这不仅指单篇训练,就作文的整体训练而言,也应当有个完整的计划,按照序列进行训练。这个序列的重要依据是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先突破一点,然后带动全局)和作文本身的规律(先易后难,
先借鉴,后创作再创新,先片断后完篇)。具体做法是先按文体组元。每种文体又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如记叙文单元分为写入、记事、写景、状物等;讨论文分为提炼观点,选择论据,巧用论证等;说明文分为说明事物的特征,安排说明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锤炼说明语言等。每个小单元再分为若干片断。写人的又可写为:人物肖像、人物对话、人物行动、人物心理和场面描写等片断,先练单一片断,再进行综合完篇训练。在每单元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先对各个训练点的难度进行恰当的评估,然后,把它们分为A、B、C三个能力层次,使A、B、C三层的学生训练时各有侧重点,特别是A层学生,一定要先“死”后“活”。先要拼“死”完成自己的“固定口粮”,在教师评讲了B、C类优秀习作后,再逐层推进求“活”。这时候,A层学生,写有依据(教师评讲时总结的规律),学有范例(B.c层学生的优秀习作),练有重点(异步推进的新目标),自然大有收获。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异步推进先后的衔接和内容的协调一致,使两者水乳交融,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这一课时,课后有一习题,要分角色扮演。由于c层的学生大多数喜欢“抛头露面”去表演,据此,我精心设置了一组作文题。A层《×××在农演中》(重点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B层(《×××在表演中》 (重点是“神态描写、场面描写兼及语言、动作描写),C层“我在表演中》(重点是自己的心理描写)。这样一来,通过一次情境作文,把人物描写的方法,一一展示给学生.事实证明,在优秀习作的评析中,同学们情绪高涨,常常捧腹大笑,各层次的同学都受益非浅,此后,A层学生通过异步推进,也较好地掌握了后凡种写人的方法。
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提供话题,让小组先议一议,各抒已见,开阔眼界,启发思路,再由小组完成提纲,然后,由小组自我推荐提纲,教师再集中拿到全班来进行评点。大家畅所欲言,言无不尽,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认识,不仅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且有助于厚积薄发,深思慎取。A、B、c层的
学生、刚刚在小组讨论中,小有收获;接着,又在全班的提纲评点中,大有教益。这也是一种异步推进。
四实验成效
经过三年的摸爬滚动,实验终于有了成效。
(一)促进了教师教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自从参加课题组后,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学,自己也从中获益,教研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教学从原先的盲目随意的自由王国,进入了科学行序的必然王国。近年来,在县市论文竞赛中,我先后五次获奖,九八年,见习期刚满的我,又一路过关斩将,被评为“无为县首届教坛新星”。
(二)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异成绩。
2000年,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教出的学生,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同类的11所完中相比,我校均分第二、及格率第二,优秀率第二。尤为可喜的是,我执教的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较大,充分显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巨大生命力。 (具体分析见对比表)
班级 n 51
分 55
分 59
分 63
分 64
分 66
分 67
分 68
分 69
分 70
分 71
分 72
分 73
分 75
分 76
分 77
分 78
分 79
分 80
分 82分 83
分 84
分 X S CV
实验班 48
人 0 0 1 0 0 0 1 2 3 5 1 7 9 3 4 2 3 1 1 2 2 1 73.8 4.8 6.5
对照班 48
人 1 1 1 3 8 4 0 6 4 4 3 4 3 2 2 0 0 0 0 1 1 0 68.4 5.8 8.5
( X为班平均分,s为标准差,cv为差异系数.)
(三)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近年,我用异步推进教学法辅导学生作文,喜获丰收:在各类竞赛中,虽然实验班和对照班参赛人数均相同,但获奖的几乎都是实验班的学生,九八年,实验班的伍吉俊同学,在《初中生必读》暑期“我与××”大奖赛中,荣获优胜奖;九九年,在“光辉的五十年”征文比赛中,实验班B层的王何伟获无为县二等奖,c层的杜红燕获安徽省一等奖。
2001年,我执教高一,对学生而言,我的“异步推进教学法”虽然刚刚起步,只推行了半学期,但在期末统考中,实验班学生自的写作水平已明显高于对照班。分析如下:
班级 n 34分 32分 30分 29分 28分 27分 26分 25分 24分 23分 22分 21分 20分 X Z P
实验班 45人 2 2 9 4 5 6 12 4 1 0 0 0 0 27.9
分
4.66
P>0.01
对照班 45人 0 1 0 2 6 7 8 7 6 3 3 1 1 25.1分
(其中,总分为35分,n为班级人数,x为班平均分z为差异检验,P为概率)
(四)有助于差生转化.
“传统的浯文教学”“齐步走”“一刀切”,使差生总是活在失败加失败的阴影中,而“异步推进教学法”,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为差生树立了努力一下就可达到的目标,结果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差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终于找回了自尊,确立了自信,容光焕发地之上人生舞台。2000届高考毕业生中,实验班有两名同季云峰与周洋,入学时,总分分别为395分和409分,均为自费生,季云峰的语文只有51分,而周洋更是少得可怜,只有49分,两同学一度丧失了信心。98年,我接手这个班级,担任班主任,并行始了“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对于季云峰,由于他写作文时全都是家乡的老土话,我就此对他大加表扬,把他树为实验班的“赵树理”,鼓励他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好作品;对周洋,由于他性格及其内向,我就与他交心,告诉他“性格决定命运”,要他在“小组讨论。”中改变自己,争取每堂课发一次言,终于周洋战胜了自我,在课堂上,屡错屡答,锲而不舍,后来这两名同学,语文成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带动了其他学科。2000年会考,周洋语文考出了全校最高84分,高考中,季云峰语文考了100分。结果这两个同学分别抚顺石油学院和华东冶金学院本科录取。在周洋给我的一封信中,他深情地说:“老师,在认识你以前,我足一棵小草,默默地生长没有人知道;在认识你之后,我是一棵挺拔的树,时刻渴望暴风雨的来临。”我感觉,这不仅是对我的最高褒奖,更是对“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最大肯定。
五分析与讨论
(一),死中求活,让模式开放创新
1.模式运用,应体现开放性。“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是科学,就有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化为课堂教学的规律、是盛老师创立“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最初动机,但他同时强调“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定要“胸怀宽广”,体现开放性,因为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提炼出包括性的教学形式、方法、手段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的教学样式,从静态看,足一种教学的结构,从动态看,是一种教学的程序,但既然是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僵化和平庸,因此,异步推进教学法尤重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超越和突破,使模式在动态、开放、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臻于完善。异步推进教学法,既是一个选择和革新传统教学的过程,挖掘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实现创造性的转换和重构,更是一个体现现代教育开放的教育模式。可以说“开放性”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灵魂。
2.模式运用,要体现个性化。教师高扬创新旗帜,有模式,但决不能模式化,应灵活运用于教学实际,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因为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学模式也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序,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型应创造出“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各种变式,“四阶六步”也可自由增编和脱落,在预设的模式中还可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份,并创造、活化为教学个性,进而升华、美化为教学艺术。因此“异步推进教学法”的课堂,经常出现“点拔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 “学长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导创式的异步推进教学法”等,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是艺术”的特征。可以说 “个性化”是“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目标(对教师而言)。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主动发展
柳斌同志在谈素质教育时指出,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个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而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叶老在他的论著中曾数十次强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具体到“异步推进教学法”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给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制定自学语文的常规等,在这些良好习惯养成之后,学生主动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还应该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具体策略有“五让”,即“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学法让学生总结,练习让学生自选,小结让学生归纳。”果真做到这些,就可以挖掘出学生身上的巨大潜能,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了品质保证。
(三)质疑问难,让学生有章可循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而“问题”产生于“疑问”,“疑问”产生于“差异”,“差异”缘于“比较”,因此,“产生问号”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教学生学会比较,具体来说,就是引导学生将眼前的“问题”与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与老师或同学的观点,与教材说法相比较,从差异处发现问题。而这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如何示范,适时点拔,教给学生方法。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当吃雪的战士被问到,“你觉得苦不苦”时,战士“笑了笑”说。而被问及“你对祖国和人民有何要求时”,战士“想了想”才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笑了笑”,表明了这个问题常被问,战士的答案了然于胸,然而,战士却从未想过要向祖固和人民索取什么,猛然被问,一时间却回答不上来,正是这“想一想”,暗示了我们的战士为革命流汗流血,却不求索取的无私奉献精神,突出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异步推进教学中的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才能顺利进行。质疑问难,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着眼点却是培养创新精神。
(四)小组讨论,让学生协作学习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为了激发思维的灵光。“异步推进教学法”尤重小组讨论。语文学习,于仅以理性为指导,以个体经验为基础,而且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意志活动。这其中既有语文教材的“情”、“意”,“志”,也有学生在情感交流中的人格融合,小组讨论中,不仅互相切磋砥砺,异步推进,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互相协作的精神,现代社会认为,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富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的人,小组讨论,最终的指向应上升到这一高度。
以上,我以偏概全地谈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的一些情况,限于眼界所及,很难说透说全,借用郑板桥先生的一句话“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也不必全也。”但我始终坚信,“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方兴未艾,前程远大。因为,现实的经验可以借鉴,未来的探索之树常青。
2001年5月20日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冯忠良:《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肖勇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4] 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5]《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6] 蔡澄清:《论语文点拨教学与学生素质教育》,语文出版社,1999.
[7]《中小学素质救育理论与实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邮箱: sssjg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