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网友来稿)

时间:2024-05-27 19:37: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网友来稿)

朱先礼

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网友来稿)

健全的理性创造健全的行为(莎士比亚语)。理论的高度决定行为的高度。通过科学将自己的行为注入更多的理性,这种冷静的细胞已渗透社会的每一神经。社会的进步已经到了连巫师、卜筮、宗教都得打科学招牌的程度,人们对科学的认同越来越深入广泛。但是向往科学是一回事,能够真正运用或享受科学是另一回事。如果相信科学却不能运用科学,那关键在于还没有形成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若要提高效率,也要从提高科学含量入手。目前的语文教学科学性一般来自两方面,一是调整教材内容,一是改善表达媒体--语言、音、像等手段。然而没有对人才目标素质成分做相对明确的界定,没有从接受心理的要素来考虑确定课堂教学的成分或结构。

人们虽然普遍接受了辩证的看问题的观点,但实际看问题仍囿于平面或片面,原因是没有形成结构观念,没有牢固确立任何事物都是多种有机成分的恰当组合的观念。一件事务失误,人们往往仅纠缠于表面的直接原因,没有多元化探究究竟缺少那些成分。系统论的一个观点认为: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优化的简单相加。一个事物如果缺少必要成分,必然显示“木桶”效应,成分残缺足以造成整体危机。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如果课堂结构残缺就势必发挥低效益。任何具体的物质都是一定结构组合的结果,组合方式优化决定了他的存在方式、形态、性质、功能的优化。抽象的精神、人的行为要想获得有效控制,也要进行成分分析,以便进行结构设计和控制。不能对事物结构进行成分分析,只能处处模糊。

最早从理论上将课堂教学引入结构控制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提出了这样的课堂结构模式:

教 学 阶 段 心 理 特 征 教 学 方 法

明 了 注 意 讲述,提示新教材

联 想 期 待 谈话,问答,分析

系 统 探 索 综合,概括

方 法 行 动 实际应用(练习、习题)

赫尔巴特的阶段教学法,后来被他的后继者高徒莱茵加以发展, 即1 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2 提示(提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3 练习(比较)4 总结 5 应用。(《教学法大全》刘舒生、董燕桥主编90年版63页)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其设计着眼于儿童年段。是否适合时代、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教育对象,那是看个人的创造力了。

在我国,也出现过类似上海曾流行过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等课堂结构模式。但这类模式不过是从“接受方法”入手的步骤而已。如果用赫尔巴特结构教学模式解释,不过是对“明了”这一个环节的再分解罢了,仍属于理解教材层次。不论你风格如何,合理的课堂结构都应不局限于仅仅理解一个现成结论问题,还应该注意引导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联系、问题的应用、问题的创造。也就是说,一堂课不能仅仅满足于假借各种现成问题把教材只当作知识仓库分步骤向学生兜售完就是了,而应该把课本目标转化为发现问题引起研究的媒体。教学的目的,可以了解剖析问题本身,更要引导发现研究某问题有什么意义,研究这个课题如何应用,还要力图由这个课题引发派生新问题。

从智力构成来说,虽然时代前进了,但一部分人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还远远落后于赫尔巴特,仅仅胶著在“明了”阶段,“明了”所达到的目标仅限于知道“这是什么”,智力上只需要“记忆”和“理解”就够了。如果在认识问题之外,还能发现问题,联系问题,应用问题,创造问题,那么学习过程中得以训练的智力因素就不局限于“记忆”“理解”了。而是把观察、推理、联想、想象、假设、概括等智力都锻炼了。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使人认识了“这是什么”,而且发现很多“为什么”,学会“怎样想”,把泯灭萎缩的多种智力点都唤醒、焕发起来,这才是更成功的教育。其课堂结构为:

教学阶段 心 理 过 程 教 学 方 法

发现 (问题) 注意 期待 摆列悬疑,概括问题,引起兴趣

解决 (问题) 探索、理解 讲述教材,认识问题

联系 (问题) 联想、扩展 扩展问题,勾连系统

应用 (问题) 体验、想象 学会操作,模仿体悟

创造 (问题) 质疑、假设 翻新、发明

课堂教学结构应从只是转述、介绍现成问题的阴影里走出来。由于我们的传统理念就是到学校“学知识”,不是学研究,因而总是围绕现成知识打转,人的大脑很多智力要素得不到刺激(使用),因而萎缩退化。因而泯灭了灵性,因而缺乏创造力。

在人的智慧组合中,知识并不是第一位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家三长“才、学、识”中是把它排在次要位置上的。我们往往简单的抱怨我国的教育缺乏培养诺尔奖级人才的能力,却没有注意到我们民族习惯的教学模式无形中倾向于对记忆理解等智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概括、推理、想象、联想、假设等智力的培养。目前似乎人人都重视智力,却都不能确切认识智力,因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忽略了很多智力点。这是我们理论认识不足造成的失误。教育是给人智慧的,如果由于施教者的不智造成受教育者智力潜力扼杀,那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用以上语文结构教学,可以能将一些创造性需要的智力点给以补救、强化。 字数:2057

作者:朱先礼

地址:长春市十一高中 长春市绿园区景阳大路

邮编:130062

联系:0431--7993997 13069136201

作者简介:朱先礼 男 53年生 教龄31年 多关注理论问题,发表文章十余篇。

【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网友来稿)10-26

课堂教学与创新教育(网友来稿)08-02

谈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网友来稿)06-07

课堂创新不是梦(网友来稿)09-03

让语文课堂走进大自然(网友来稿)08-14

把语文课堂当文章来做(网友来稿)09-05

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网友来稿)08-04

说明文的优化课堂教学(网友来稿)07-24

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美(网友来稿)07-09

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教学运用的要点(网友来稿)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