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至深的狐女--谈《聊斋》中的小翠(网友来稿)

时间:2024-09-19 03:52: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人至深的狐女--谈《聊斋》中的小翠(网友来稿)

江苏常州卫生学校语文组 王雪梅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民族提倡的美德,《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左传》中有结草报恩的故事,同样,《聊斋》中的花妖树精、狐仙鬼魅也演绎着一幕幕感人泣下的报恩故事,其中尤以《小翠》中的狐女小翠的报恩故事最为感人。

小说开篇就告诉我们王侍御之子王元丰“绝痴,十六岁不能知牝牡”,“乡里无以为婚”,正值王夫妇愁眉不展之际,有一妇人不要聘金嫁其女小翠,王夫妇当然欣喜不已。

美慧的小翠能窥知公婆的喜怒,且又不憎痴夫,王侍御夫妇当然会“宠惜过于常情”了。狐的报恩,若仅此而已,也算是对得住王家了。但小翠却煞费苦心,呕心沥血,为了王家的安宁和幸福,运筹帷幄,循序渐进,从三个方面实施报恩,即:彻底解除政敌王给谏对王侍御的危险;治愈王元丰的痴傻;为王元丰日后的夫妻恩爱创设条件。

具有先知能力的狐精很清楚,如果不解除王给谏对公爹的危险,王侍御一家迟早将丧失目前这种富裕、安宁的生活,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小翠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第一步报恩。小翠天天与痴夫、婢女“日事戏笑”,一副憨憨颠颠的模样。你看她不是“刺布作圆”、“蹋蹴为笑”,就是同痴夫分扮霸王、虞姬;沙漠人、王昭君,甚至有一次“女冠带,饰冢宰状,剪素丝作浓髭,又以青衣饰两婢为虞候”,窃跨厩马故意从王给谏门前经过,边鞭挞从人边大声说:“我谒侍御王,宁谒给谏王耶!”由于仪采服从,与冢宰无丝毫差别,竟连自家门人都信以为真,更何况是王给谏呢!果然王给谏误认为声势显赫的宰相与王太常有阴谋,于是“谋遂寝,由此益交欢公。”读到这里,方悟小翠前面的戏嬉都是为这次作的准备呀!不禁为她的智谋叹服不已。你看她,由日常常见的踢球运动到扮演历史上“霸王别姬”、“昭君出塞”,进而扮演当朝宰相,娱戏循序渐进,逐步升级,丝毫不露痕迹,从而使自己在婢女、邻里们的眼里只不过是个憨颠少妇罢了。后因王给谏想对王侍御要挟“万金”,小翠设谋将王元丰扮成皇上,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戏嬉而已。

“扮皇上”诱使王给谏犯欺君之罪,是这篇小说的高潮部分。当王给谏偶获被黜首相给王侍御的一封私函,得意洋洋地亲自到府上来敲诈时,穿戴“衮袍”“旒冕”的痴丈夫被小翠从门内推至了客厅,而公爹的巾袍却被具有预知能力的小翠事先藏起来了,使公爹不得出见王给谏,从而让王给谏欣喜若狂地顺利脱走那衮袍旒冕。果然,不出小翠所料,王给谏迫不及待地以衮冕作证,奏疏皇上,揭发王太常欲图谋不轨。皇上“惊验之”,谁知此时的旒冕已不是王给谏眼中由小翠幻化成的“真”衮冕了,它们不过是用“败布黄袱”、梁秸心所做的。难怪王给谏要说王太常家有妖人了。皇上又见“欲作天子”的王元丰憨态可掬,并通过法司部从仆婢、邻里处了解到王太常家唯“颠妇痴儿,日事戏笑”而已,哪里有什么妖人!

仔细想想,当每次戏嬉遭婆母责骂时,小翠总是“不惧”、“不言”,还“憨跳如故”,甚至被王给谏带走衮衣旒冕,王家认为将遭灭族之灾时,面对怒气冲冲的公婆,小翠却“含笑而告之”:“有新妇在,刀锯斧钺,妇自受之,必不令贻害双亲。”试想若不是小翠胸有成竹,胜券在握,她能如此镇定自若吗?她该花了多少心智,费了多少苦心,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呀!

王给谏终因欺君之罪,被充军云南了,王侍御的心腹之患解除了,小翠又开始实施第二步报恩计划:治愈王元丰的“痴傻”。

有一天,小翠“泻热汤于瓮”,让王元丰洗澡,当他受不了蒸闷,“大呼欲出”时,小翠不但不听,反而“以衾蒙之”,结果“少时,无声,启视,已绝”,而小翠却“坦笑不惊,曳置床上,拭体干洁,加复被焉”。当婆母听说痴儿已被小翠谋“害”,哭骂小翠时,小翠却笑着说“如此痴儿,不如勿有”。小翠果真是狠毒之人吗,不,从小说的前半部分可知:小翠是非常心疼王元丰的。当婆母杖打扮“花面如鬼”的痴子时,从不惧怕、从不言语的小翠竟为王元丰“屈膝乞宥”,并为他“代扑衣上尘,拭眼泪,摩挲杖痕,饵以枣栗”;且小翠连时时想陷害恩人王侍御的政敌王给谏都不忍设计令其暴亡,而只是使其充军而已,小翠的善良可见一斑,故此时此刻,她却笑谈元丰之死,可知必有缘故。她的那句话是大有深意的。果然,“食顷,(王元丰)忽开目四顾,遍视家人,似不相识,曰:‘我今回忆往昔,都如梦寐,何也?’夫人以其言语不痴,大异之。携参其父,屡试之,果不痴。大喜,如获异宝。”小翠和王元丰“自此痴颠皆不复作,而琴瑟静好,如形影焉。”

小翠既有这种奇术,为何不早实施?细细想来,原来小翠是特意要让他们这对“颠妇痴子”信之家人,信之邻里,为日后诱使王给谏中计而特意推迟的。因为深谋远虑、才智过人的小翠清楚地明白,若王元丰痴傻已治愈,要解除王给谏对王家的危险将是比较困难的,王侍御家人的和平安宁生活就难以保证,故她宁可牺牲自己的幸福,与痴公子“日事戏笑”而甘受不明真相的公婆无数责骂。

小翠的第三步报恩是:设法让王元丰娶新人,为王家延子嗣。某日小翠因失手堕碎一只玉瓶,王侍御夫妇竟声色俱厉地她交口诃骂,全然不念小翠为王家所作的一切,小翠满腹委屈终于愤然离开了王家。临走前,她对丈夫讲出了报恩及出走的缘由:“我在汝家,所保全者不止一瓶,何遂不少存面目?实与君言:我非人也。以母遭雷霆之劫,深受而翁庇翼;又以我两人有五年夙分,故以我来报曩恩、了夙愿耳。身受唾骂,擢发不足以数,所以不即行者,五年之爱未盈,今何可以暂止乎!”自小翠走后,王元丰“寝食不甘,日就赢悴”,求画工画了小翠像,“日夜浇祷其下,几二年”,终于感动了小翠,她设计“邂逅”了王元丰。当婆母启钥入亭,小翠却不计前嫌,立即趋下迎拜”,可坚决不愿回王家而愿留身于亭园中。为使丈夫另娶新妇以延续王家宗嗣,她让自己的容貌较快地“变老”了,还设法焚毁了自己昔日的肖像画。王元丰在小翠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娶了新妇,可当他赶至亭园时,小翠却早已不知何往,仅留下一枚玉诀以示永诀。

王元丰所娶新妇的言貌举止,竟与小翠无毫发差异。可见小翠是早已预知到这桩婚姻的,因此才事先幻化成她的容貌,模仿其言谈举止,且又焚毁了自己的图像,都为的是让王元丰见新人如见旧人,免却相思之苦,同时也使新人初来乍到之际,便能被王家上下所完全接纳并宠爱。留住亭园而不愿进住王家,固然是出于自尊,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王元丰能顺利地娶回太史之女。(王元丰不可能让小翠作妾,也不可能同时拥有两妻,而太史人家的女儿又不可能作妾的。)也为了便于从王元丰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从而不影响王元丰夫妇的感情,使王家过上真正美满、安宁、幸福的生活。

每每读完这篇小说,我往往早已泪流满面,小翠为报王太常儿时无意中庇救其母之恩,真是呕心泣血,费尽心机,因误解而身受公婆诟骂,擢发不足以数,犹忍气吞声,无怨无悔,直至功成身隐。小翠对王家用心之良苦,情意之深厚,真真可以使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哭泣。

【感人至深的狐女--谈《聊斋》中的小翠(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谈比兴(网友来稿)09-11

谈阅读教学中的切入问题(网友来稿)10-30

初中作文命题谈(网友来稿)06-23

歌如珠摭谈(网友来稿)07-11

天心人事,皆在闹中(网友来稿)07-18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踏花归来马蹄香--谈文学作品中的侧面描写(网友来稿)07-28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网友来稿)07-20

杜牧《赤壁》中的加减法(网友来稿)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