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活动课--让语文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教师中心稿)
南庄中学 骆坤勇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以应试教育为最终目的。在教学评价上忽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语文教育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人们开始认识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到的多方面的作用。为了弥补语文传统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必须重视语文的各种活动,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课。
活动课程的思想,最早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杜威提出。杜威的目的是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单一化倾向。
语文活动课程最主要的特征有这几点:其一,它是语文课程的一种,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并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其二,语文活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并将语文课程内学到的间接经验和知识技能进行运用,使之熟练并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挺进,在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掌握的同时,使之与语文的审美性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如格林所论述的“审美理性”。其三,语文活动课程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
语文活动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
1、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决不是简单的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更应当承担起素质教育的任务。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的时候,从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有其先天的优势。正如陈钟梁先生在与青年教师的一次谈话中说:“现代课程论力求把理论框架放在一个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个中心为人的素质。在这个理论框架下,语文才可以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设立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年第8-9期)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最终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而往往是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实现和锻炼,甚至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具有开放性,决不是仅限于语文科内。如我们上学期在初一(1)班举行了一次《皇帝的新装》的课本剧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不仅需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在改编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表演中更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一定形体表现的能力。
2、语文活动课有助于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和系统化。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不仅需要有较高的认识能力、阅读能力,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具有较好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完成。如我们每周开设的语文阅读课,每天给学生的《收视指南》等等。语文活动课决不是教师的讲解课,而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操作。在活动中学生必须运用课内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直接经验,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在熟练的基础上高度迁移,形成语文能力。语文活动课课题的确定、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安排、方法的采用,都经过形象生动的感知性活动到具有一定难度的思维性活动、初级性活动到高级性活动、一般性活动到专门化的特殊活动的全过程,而不是想到什么做什么,所以在活动中有助于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系统化、完整化。例如对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课内的三分钟演讲到课外的讲故事比赛,从初一的朗诵比赛到初三的主题演讲比赛。这都有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的诗朗诵,或者是一次为诗配画的比赛(如我们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都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的语言这个工具的基础上从人文精神方面进一步深化。
4、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的弊病就是不利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学生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学生喜欢辩论朗诵、演讲。当然也有兴趣基本比较平均,即表现不出任何突出兴趣倾向的学生,他们往往对活动类型抱有选择态度。而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 学生可能在“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通过教师的诱导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有的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足,就动员他参加校园新闻写作报道组。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5、语文活动课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极佳途径。语文活动课以课堂为阵地,但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市场调查、走访劳模、参观人文景观、检查城镇标牌规范用字情况、了解民风习俗等等。而活动课程的这种与生活贴近性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春节过后,我们布置学生收集春联;清明节期间,我们又布置学生去了解当地农村的一些民风习俗,并且专门开设了两节这样的活动课,发现同学们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 ,从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生活,是创新的源泉,贴近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是创新工作的基础工程。活动课的贴近性就在于它能使学生贴近生活,增加生活积累。它可以及时采集带有时代气息的各种材料。难以想象,一个缺少生活积累,仅凭死读书的人能够写出好诗文来。反之,那些贴近生活,虽然文字功底不过硬,然而心中思想发而为声,形诸文字,往往成为诗文佳作。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走万里路不就是贴近生活,感受生活吗?毛泽东学生时代便偕同学一起不带一文钱而徒步以乞讨为生来考察世态民情,目的也正是为了贴近生活。毫无疑义,那次考察对他日后的“创新”性革命活动起着推动作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多是一种求同思维,而语文活动课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发挥求异思维,限制求同思维的负面作用,从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多种答案和结局。比如在初一《皇帝的新装》课本剧的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选择了为其加上结尾。学生们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剧本,骗子的结局各不相同。
6、语文活动课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长期以来比较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自我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大的重视,但是这中间还有一种关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习的作用。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奋斗过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要避免这样去做,这不利于对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当还需要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在现代的建构主义理论中就非常强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活动课要求学生在协作和会话中完成任务。语文活动课特别强调满足学生个人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语文课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学生被固定于一种格式中,学生的活动被严格限制,单调而缺乏新意,教学活动始终是以班级为单位整体进行的。而语文活动课通过教师的统一安排,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结合组成活动小组参加语文活动,打破了固定的班级单位。在活动课中首先使活动小组的学生之间获得一种认同感,通过目标一致的努力和奋斗,使彼此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亲密合作,从而产生美好的心境,这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也不会带来过重的焦虑,学生思路活跃,想象丰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课本剧的排练过程中,学生们自由组合,通过排练、对表演成败共同的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讨问题的精神在相互的协作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终的目标已不再是简单的语文能力,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总的看来,语文活动课程应是语文课和语文课外活动中的一座桥梁,一头是语文课上所掌握的知识,一头是语文课外活动中获取的零乱的直接经验。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2002年7月12日
注:此论文已发表并收录在《语文教学资源网》。
【语文活动课--让语文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走向素质教育的桥梁--语文活动课06-26
语文杂谈五则(教师中心稿)09-26
走进音乐天地 __边唱边学语文活动课(教师中心稿)10-21
中考作文的命题走向及分析(教师中心稿)09-24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教师中心稿)06-06
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教师中心稿)08-28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中心稿)09-21
语文课的诗情画意(教师中心稿)08-17
语文单元教学实验报告(教师中心稿)07-10
职高语文教学的定位思考(教师中心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