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多题,分组作文浅尝(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10:07:0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课多题,分组作文浅尝(网友来稿)

湖南平江一中 吴吉

一课多题,分组作文浅尝(网友来稿)

一,课题的提出

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下列问题:

1,学生作文次数偏少,训练量不大,接触的题材范围狭窄。以每人每期作文6--8篇计算,高中阶段学生仅作文36--48篇,接触到的文题与文体极其有限,写作水平难以提高。

2,作文课沉闷无生气。基本程序一般是老师命题后进行写作指导,然后由学生自行埋头写作,再交老师批阅。整个写作过程局限在师生之间的“你写我批”,缺少同学之间的切磋与交流,集体的智慧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3,由于老师命题的单一化、模式化,有的题目甚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超越他们的认识水平,导致学生冥思苦想、搜索枯肠也无事可写,只好扯草凑蓝或抄袭范文。长此以往,不但激发不了他们的写作兴趣,反而扼杀了他们生动活泼的思维,使他们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一上作文课便双眉紧蹙。加上学生的写作水平良莠不齐,一些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对作文产生厌恶感。这是现今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4,无穷无尽的作文批改消磨了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尽管学生作文的次数不多,但老师们还是得长年累月在作文本中疲于奔命。以一位老师教两个班语文计,每学期阅读的学生作文达100多万字,加上眉批尾批,圈圈点点,其耗费的精力可想而知。然而这种批阅又因为缺少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往往对学生帮助不大,因而成为无效劳动。

二,课题的操作:

1,每堂作文课,由老师提供若干道作文题或若干则作文材料。这些文题或材料可以是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如议论文、散文、记叙文、说明文同堂练习;也可以是同一类型不同题材的,如同为写议论文,但提供的材料各不相同;还可以是题材相同而类型相异的,如提供一则相同的材料,分别要求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等;还可以采取“一母多子”式的命题方法,由老师提供一个写作范围,即给予“母题”,然后由各组学生自命“子题”。

2,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也可以自由组合),各组产生一名负责人,每组写一文题。在规定的作文课上要求人人动手,各自成篇。

3,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在组内宣读,全组同学开展评议,指出其优点与不足。特别是对语文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事例用得好,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在集体写作时要尽量收集进去,以鼓励其积极性。老师下到各组检查、指导,面对面交流。

4,在全组同学讨论后,综合各篇文章之所长,集思广益,推举代表执笔,再次写成作文。这篇作文,应该是全组同学的共同劳动成果,全体组员签名。

5,将各组作文收上来后老师批阅评点,然后张贴在教室里。

6,布置学生对张贴的作文认真阅读,对老师的评点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张贴一周后,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7,有条件时,可对获奖作文给予适当奖励。以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

二,课题的优势

1,一课多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各类作文题材和各种协作方法的接触范围。尽管作文的次数没有增加,每次作文他们也只可能在多道题目中选择一道来做,但通过阅读其他组别同学的文章,起到了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能力的作用。与阅读其他人的作品相比较,他们对同班同学的作品易于理解和接受,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课多题,加大了信息量,学生可以在多道题目或题材中选择,也可以在同一母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掌握的素材自命子题,变无事可写为有事可写,变搜索枯肠为一气呵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样,就有利于调动全班同学写作的积极性。

3,分组作文加大了训练量。学生除了首先自己写作外,接着要在小组上宣读,参与讨论,还有共同创作,最后还要阅读其他组的作品,参加评比。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大有裨益。

4,分组作文有利于把语文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一是由于老师能深入到各组去参与评议,变背靠背的批阅为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批改的质量;二是由于老师只需批阅各组集体创作的范文,大大减少了批改的作文数量,让老师有时间去从事作文材料的筛选、写作的指导和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5,“一课多题,分组作文”与传统的学生单独作文相比较,时间要多花一倍左右(前者4课时,后者2小时),但由于前者可以大量减少老师作文后的讲评时间,又是一种综合型训练,论收获前者比后者大,所以时间上是合算的。

三 尝试的效果

我在平江一中高三年级对“一课多题,分组作文”进行了四次尝试 。第一次是课堂小作文练习,由老师预设“情境作文”这一“母题”,然后由学生提供诸如“热闹”、“寂静”、“惊险”、“高兴”等等18道“子题”,每篇要有一个小故事作为情节,不得少于500字。分18组写作,3课时完成;第二次提供8幅漫画,要求先用200字对画面进行说明,然后提炼主题,写一篇议论文。分8组写作,4课时完成;第三提供10则材料,分10组进行材料作文;第四次提供10则话题,分10组进行话题作文,每组同学在同一话题下可以拟不同的题目,写不同的文体。都是4课时完成。

通过4次尝试,我在全班同学中搞了一次书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同学对这种作文方式认同率较高,反映良好。如黄新春同学写道:“我认为这种写作方法是可行的。第一是有竞争力。竞争力促使同学们认真写作,能提高写作能力。第二是有利于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从而使其在遣词造句方面得到提高;第三是拓宽了同学的思维。‘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智慧强。”周京同学:“我认为这样的作文形式还是比较好的。大家一起来讨论,虽然有争执的地方,但思维更为开放,想象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周密。”欧阳芳同学“1,集体智慧毕竟不同一般,看到文章水平提高,写作兴趣也会随之增长;2,通过讨论,得到更加切合题目的素材,思路更开阔;3,在共同写作中,能吸取他人的 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钟池海同学认为“在短时间里集体完成多个文题和多种文体的练习,提高了效率,对每个人的写作都会有帮助。”何冠军同学认为“题目多样,内容各异,丰富多彩,开阔了思路。”

同学们比较集中的意见是:1,比较费时;2,集体讨论有时意见难于统一;3,个别同学有依赖性,参与不够充分。这些问题有待于在继续探索中予以解决。

作者邮箱: wjz194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