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成长故事
浏阳市龙伏中学 沈君智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 --有一些人,见过就忘记,有一些事,经过就结束。然而,也有一些普通的人和小小的事,却能让人终身难忘!栀子花又香满了校园,我的思绪也飘回了上第一节新教材课的课堂。
花影在窗外摇曳,我也开始讲授自接受新教材培训后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虽然这只是一首只有8节的小诗,但我的准备工作还是做的很充分,光备课就用了两个星期。
上课之前,全班61个学生组成了15个学习小组,以便于在上课的时候能“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上课时,我牢记着“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解决”的教育理念。并组织学生开始这一环节的学习。
于是有学生问:“‘喧腾’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我微笑的回答:“能否用你的工具书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又问:“信念是什么?”我说:“凡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都会有‘信念’的!”
学生再问:“作者妈妈是干什么的?作者的主要作品是什么?”这下可把全班的同学连同我也难住了(这个在备课资料里面可没有做重点要求啊!)。
问题越提越多,也越来越杂,有一些孩子甚至开起了小差讲起了小话!我也有点招架不住了!可是,课标上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问题还没有被提出来--第一节课就这样“问”完了!唉!新教材,真难教!
到了第二节课,终于有个孩子提出了那个关键问题:“为什么飘来的种子却能够在心里扎下深根呢?”我主动带头给这位同学鼓掌-----并表扬他是“最有探究精神的孩子!”。
然后把这个问题交给了15个学习小组讨论。5分钟之后 ,他们的结论却让我哭笑不得--
结论一:这颗种子是虚假的,所以用“飘” ……
结论二:凡是种子都可以发芽,扎根,至于在心里扎根是因为,这种子是作者心里所想象出来的。
结论三:老师,我们看不懂……
我一边听他们的陈述,一边冒冷汗--难道是我班学生的素质差吗?难道我们在进修学校看到的录像里的优秀课都是“假”的?实在是太着急了,只好宣布请大家齐读一遍诗歌……
就在这节骨眼上,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是胡自才老师在培训班上说的:“我们在组织讨论时,不能让孩子脱离教材,更不能让他们漫无目的的随意想象。”这下,我如同“一休哥”一样,眼前一下亮堂多了!
刚好学生的朗读也停止了,他们读的真不错,我们曾用了整整一节课来朗读呢!我立即问道:“要想知道飘来的种子为什么能扎下根,首先要弄清楚,这是从哪儿飘来的种子。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话来好吗?”
“我认为这颗种子不是自然界中的种子,而是一颗来自作者‘心里’的种子。”
“我认为这颗种子是作者的妈妈给他的一个答案!”
“我认为,这颗种子是作者的妈妈给他的信念。课文里面说了---妈妈说: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我激动的给这些细心的孩子鼓掌,并且飞快的写出板书:妈妈说:山那边是“海”。还把“海”字用蓝色的粉笔写得特别大!
“同学们说的真棒!的确,这颗种子就是这位母亲给儿子的一个‘信念’,他就像我们的父母常说的‘孩子,你要努力读书,走出这个山村’的话一样!这样的‘种子’不是经常‘飘’在我们的身边吗?”我看到了孩子们领会的眼神!
“老师!我知道了!如果作者很听妈妈的话,那颗种子就会扎下深根,他也会为此而努力。”
“我也知道了!课文中说:我一次又一次的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这是他在为能看到山那边的海而努力!”
“还有:因为我坚信在山的那边,是海!” --这是作者的有坚定信念的表现!
“老师,我也认为,坚定的信念,是‘走出农村闯荡世界’的信念!”
我激动的写下板书:坚信有海--不停翻越。
“谁可以将‘信念’一词用其他的词语替换一下?条件是不改变文意?”
这下答案真是丰富极了:理想、信心、决心、目标……
我知道,这个时候我的引导责任更重要了:“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作者是个有理想有信心有远大目标的人,那么,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是每天不停的爬山罗?或者作者最大的理想就是看到大海?”
学生们顿时大笑起来!然后有孩子叫道:
“那山不是生活中的山!”
“海也不是生活中的海!”
“那就请同学们讨论讨论‘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山’,海到底是什么样的‘海’吧!”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呀!孩子们一反上节课的沉闷,积极的在课文中寻找着,并迫不及待的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们认为:山还可以指作者在追求理想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海则是指作者的理想。”这是第一小组和第五小组的结论。
“我们认为:山是作者在追求理想时所留下的足迹,代表着他的奋斗!海是指在实现了理想之后的成功。”这是第三小组的结论。
“我们认为:海是宽广无比的,他可以代表所有人的理想,而‘在一瞬间照亮了你的眼睛’的光芒则是指成功时的‘荣耀’。”这是实力最强的第九小组的结论。
听着孩子们的声音,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给“言之有理”的小组以最真诚、最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发言更积极了,充满了真挚的童心和无羁的想象力!新教材,果真魅力四射!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节课,也是让我时刻充满自信的一节课,因为它记录着我--一名青年教师在探索新教材之路上的足迹!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庆幸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长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肩负着教育改革的重任。我将继续努力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