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虚词的使用和例析
1.考查虚词的两种题型: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1)辨析句子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如1997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 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C 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如1998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列一段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
小说家应尽可能地把人物对话写的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 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 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2.常见虚词错误有三种
(1)重复使用;如“为了优化高职生源结构,促进高职改革和发展,并且也是为了盘活中职,打通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我市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2)滥用虚词,“面对千疮百孔的祖国河山,所以无数仁人志士忧心如焚,千方百计地探寻着救国之路。”
(3)故意混淆关系,如“祖国未来的路极不平坦,我们只要抓住好每一次机遇,就能去迎接每一次挑战,就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3.虚词辨析
(1)从词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诚然”,前者只能作转折连词,后者除有同样的性质、功能外,还可以作副词,如“他诚然是一名优秀的小品演员。”“诚然,你的意见是对的。”“你的意见固然不错,但现在情况紧急,已经容不得等待了。”
[练习1]辨析下列画线的虚词,区别它们的用法。
1.他来的太突然,以至于我们想准备也来不及。
2.他忽然就来了,我们怎么准备得及呢?
3.冰雹猛然间落下来,想躲也躲不过。
4.别人想去都去不了,他竟然不肯去!
(2)从词语适用对象、场合、范围等角度辨析。如介词“对”和“对于”,前者适用范围比后者广,一般而言,用“对于”的地方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地方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1.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例如“小黄对我笑了笑”“我们对你完全信任”。
(2.强调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含有“对待”的意味的,只能用“对”。如“他对工作很负责”“老师对我们好极了”。
(3.“对”可用在助动词前、副词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如“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回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
[练习2]判断下列虚词的用法,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他对这篇小说不够熟悉,你问他也是白问。
B 乡亲们对于自己的子弟兵投入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C 老王对公司的新措施有些看法,也是正常的。
D 对于上级的命令,当士兵的岂敢不遵从?
3.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辨析。许多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的。
如:表并列关系的“也……也”“又……又”“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的……有的”等;
表递进关系的“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连……也……”“尚且(也)……何况”等;
表选择关系的“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愿……不愿”“宁可……不”“与其……不如”“或者……或者”等;
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尽管……却”等;
表假设关系的“如果……就(那么)”“倘若(倘使、若)……便(就、那么)”“要是(要不是)……那么”“即使(纵然、就算、哪怕)……也”等;
表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还……都”“不论(不管)……总(不)”等;
表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那么”等。
虛词使用例析
1 我对他笑了笑.
2 我们决不能对困难低头.["对于"和“对”都可以引入对象,但“对”有针对之意,动作性较强,有时不能用 “对于”,如 1 、2两例]
3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应换成"对于",以取消针对性.]
4 科学著作对于我们这些初通文字的人是很难看懂的.["对于"的前后施动方和受动方位置顛倒.]
5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 ,至今还沒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多了"对于",导致主语残缺]
6 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么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何况这么一只小船.["何况”用于反问语气,前后两句的意思 有对比性]
7 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况且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况且”用于陈述语气,后句补充交代更重要的理由.]
8 上海地方这么大,何况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怎么找?[应换用“况且”]
9 北京都下雪了,况且哈尔滨?[应换用“何况”]
10 晚会上,广播艺朮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有了“无论”,后句应有“多么” 、“怎样”或选择性词语“还是” 、“或者”等]
11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者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用得对]
12 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13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14 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应改用“以至”]
15 尽管天冷天热,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干活.[应换用“不管”,表选择关系]
16 不管天气很热,他们始终精神饱满地干活.[应换用“尽管”,表转折关系.也可换很为多么,满足“无论” 、“不管”后面可加“多么” 、“怎样”的条件]
17 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应把“由于”改为“由”,并删去“所”.]
18 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
19 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20 为了中国电视剧事业作出不懈努力的北京电视艺朮中心,走过了十年幵拓进取的道路.[“为了”表示目的,这里是引进努力的对象,应改为“为”]
21 学校及时就这件事向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向"不具针对性,应改为"对"]
22 明天参加座谈会的人不宜过多,以五六人即可.["以"一般构成"以.....为...."格式,这里可改为
"以五六人为宜"]
23 这所医院组成一个以領导 、医生 、护士三结合的七人防治小組,经常深入连队和家属区.[应在"护士"后加上"为成员的"]
24 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 、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目的,应改为表示层进的"进而"]
25 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从而"用得对]
26 参加研讨会的全体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后文有"都",应改"或"为"和"]
27 凡来馆借书者,須持单位介绍信或本人身份证.["或"用得对,也可用"和",但意思不同}
28 *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除非你去请,他不会来的.[两句都对,且意思一样."除非....不"="除非....才"]
29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两句都对,且意思一样."难免"="难免不"]
30 *他差点踩着蛇.
*他差点沒踩着蛇.[如果是不愿发生的事,"差点"="差点没",事情都没发生.]
31 *他差点考上了大学.[如果是愿发生的事,说"差点发生"就是没发生.]
*他差点没考上大学.[也是愿发生的事,说"差点沒发生"就是发生了.强调发生得很勉强.如98年考题中的"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是勉强及格的意思.]
32 *我好容易才做完这道题.
*我好不容易才做完这道题.[表示工作完成的过程不容易,用"好容易"和"好不容易"都一样.]
33 *这道題好容易做.[以工作为主语,表示工作没难度.]
*这道题好不容易做[以工作为主语,表示工作难度大.]
34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应改"在"为"从","在....中"是静态的,"从....中"是动态的,"从....中得到"具有"到....中去拿
来"的动态]
35 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36 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37 你这样通情达理,就最好不过了.[应换"最好"为"再好",]
38 你最好审时度势,別干出蠢事来.["最好"用得对,表示婉转的警告,暗含威胁口吻]
39 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常常是事业心不强的人.[应改"常常"为"往往",表示多数人或多数情况的趋同性.]
40 他学习努力,往往得到老师的表扬.[宜改为"常常",强调时间长或次数多.]
【虚词的使用和例析】相关文章:
高中课文延宕艺术应用例析08-05
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二)09-19
高中文言虚词能力考点例解(一)08-21
《故乡的榕树》中语言的超常搭配例析06-20
例析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网友来稿)05-2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及翻译06-08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名家修改佳例的理念和操作08-18
以理解文例说05-09
文言虚词复习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三)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