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还是反问--《沁园春 长沙》教参释疑(网友来稿)

时间:2024-09-04 14:18:2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设问还是反问--《沁园春 长沙》教参释疑(网友来稿)

付新民

人教版教参第三页认定“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以设问结尾的句子,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这里的设问到底该作何解释?是设问句吗,还是设置一个问句的意思,教参没有说明。加之前边出现了一个设问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稍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师生理解上的混乱。笔者认为,这里的设问应理解为设置一个问句,准确的说是设置一个反问句,而不是设问句。其理由如下:

从修辞的目的来看,设问是在阐明观点前,有意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它有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两种方式。非直接回答,需要经过上下文的分析才能找到答案的应归为只问不答式的设问,本文中“谁主沉浮”句无疑属于这种类型,无大争议。反问也是一种无疑而问,它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问而不答,答案寓于反问之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反问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言的力量,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不容质疑。云南人民出版社骆小所著的〈〈现代修辞学〉〉(1995年11月版)认为:语意明显的反问句,不一定非要用“难道”、“岂”等反诘语气很强的词来标明。鉴于前边已经通过“同学少年”形象把“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寓意非常明显,这里普通反问也不会引起歧义,何况有“否”加强语气。从本文主题不难看出,本文结尾不在引人思索,更在强调激励别人,表现一种豪情壮志,故意思上与反问的作用更吻合。

其次,从毛泽东的手迹看,最初文尾用的是句号,而非问号,可以推断,创作临界状态时并没有设问引起注意的意思,而且“曾记否”结尾用的是冒号,意在道出“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誓言再表心志。毛泽东具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气概,到词尾激情更是不可遏制,作反问理解更符合毛的个性、气质。

再有,从形式上看,设问问而不答的很少,且一般不会位于句尾,设问本身不表肯定否定,如果把它归结为设问,很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甚至会引起误解和混淆。而且,这里也不象设问与反问重合的类型,因为后边没再接内容。

最后,“曾记否”该怎样翻译?是“还记得吗”,抑或其它。笔者斗胆把它与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联系起来,取其经历过大风大浪,眼界开阔,对普通事物等闲视之之意,译为“难道不记得那些不平凡的日子了吗”。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建议教参再版时能进一步明确课文结尾句式。

作者:付新民 重庆市朝阳中学高中部

E-mail:fuxingmin1978@163.com

邮编:400700

作者邮箱: fuxingmin1978@163.com

【设问还是反问--《沁园春 长沙》教参释疑(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沁园春长沙(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2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10-05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04-24

《沁园春 长沙》说课稿10-17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01-03

沁园春长沙教案05-15

静听天籁(网友来稿)10-21

十五的月亮(网友来稿)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