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读教学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9:43: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猜读教学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猜读教学法的运用

猜读教学法的运用(教师中心稿)

猜读教学法是猜与读相结合,阅读与创作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教师的巧妙引导与学生积极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以阅读、猜想、表达、阅读、为其步骤,以猜想为其核心内容,融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训练于一体,定创新能力培养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学得灵活,主动,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它切合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论。它对提高语文阅读、写作水平,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读教学法的结构和特点

猜读教学法有四个实施步骤:阅读、猜想、表达和阅读。首先是阅读。学生阅读课题,阅读有关资料,阅读课文;复习回忆有关内容,应用图象、音乐作提示;教师口授内容或作提示。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让学生阅读课题,明确说明对象;阅读预习提示,总体了解课文情况;观赏课本插图及教师作简单提示。此后,教师书面或口头提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猜想。教师所提问题应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课时限制,课内教学目标的约束以及学生知识、能力和兴趣等因素影响,从易到难有选择有目的地展开。让学生思维和感情如江河之水奔流不息。

其次是猜想。这是猜想法的主体部分。它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独立地、无拘无束地联想和想象,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充分地体现各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因此这里应给予充裕的时间,宽松自然的环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猜想速度和水平。不强求、不苛求,多表扬,重鼓励,重思维的量,更重量基础上的质,让学生思维真正能天马行空任驰聘,无拘无束纵东西。

再其次就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深化。猜测出来的思想存于脑中往往有模糊不稳定的特点,从语言学上说属于内部语言的模糊不稳定性。这些思维如诉之口头和笔端,便能明朗和深化,而且表达得越详尽,反复的次数越多,思维就越优化。因此猜出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外化为语言和文字,而且同学之间可进行交流和探讨,进一步地量化和优化。

最后是阅读。阅读尝试阅读而要阅读的课文。经过阅读、猜想和表达三步骤之后,学生获得了思维成果,这些思维成果如何,有待于最后阅读部分得出的思维的比较,进而形成认识差。认识差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量化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因此最后的阅读应认真审读,边读边比,不断完善,并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上升到理性境界。

猜想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猜想教学法具体操作,这里重点明确要猜想什么。

猜想法确定猜想什么是基础,是运用的突破口。那如何确定呢?根据文体不同特点及课时训练目标不确定。文学作品有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非文学作品有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及实用文体。各种文体有各种文体的特点,根据不同特点进行问题设计。现以小说为例。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它具备了人物形象,情节和环境三要素。而三要素又各分小类。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丰富多彩,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情节上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等。根据上面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来确定要猜什么问题。 如《七根火柴》一文,先简介或阅读无名战友怎样舍命保下火柴的情景,并让学生观察课本的彩图,然后让学生猜想无名战士死时的自然环境。

上面举了小说为例,明确要猜想的内容,其他文体可由此类推,恕不再述,总之要猜想什么问题由各自文体特点和教学目标决定。

猜读教学法运用的效果和意义

猜读教学法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实施多年的教学法。开始较难,后来不断完善和提高,颇受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觉得起码有下面几点意义。

1,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外预习不能人人落实,课课落实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空出不少时间从事课外活动,推动了全面的素质教育。

2,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阅读方法从头至尾有序在进行。而猜读结合,以猜促读,以猜促写,以写促读,读猜比较,方法新颖,形式多样,极大地调动了不起学习积极性。

3,加快了课文的阅读速度和加深了课文内容的理解。猜想之后,学生往往急于验证自己的思维,因而再读课文的目的性更明确,阅读速度更快。猜后的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与审读课文得出的内容形成认识差,这认识差能成为质疑和解疑的起跑器,激发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能全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炼融于一体,把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加以重视,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重知识学习,更重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5,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论。

2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