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时间:2024-09-19 23:56:3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陈钟梁  孙军业

语文教学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看到人类社会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社会,走过了曾经辉煌的工业社会。如今,我们已面对着新的世纪,已经听到了正在急速向我们走来的知识经济的脚步声。不同的社会,竞争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人们争夺土地;在工业社会,人们争夺资源;在知识经济社会,人们眼睛盯着的是人才。哪个国家拥有了一流的人才,哪个国家就会在将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流的人才”当然是指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型的人才。现代型的人才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因此,如何尽快推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欲加速推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更新观念,正确处理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的关系。文字型的语言材料可以看作静态的语言: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的语言可以看作动态语言。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静态语言的学习。静态语言在巩固性、持久性与深刻性方面固然有它不可忽视的优点,但是,静态语言在主动性、形象性与敏捷性方面却不如动态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信息正以爆炸式的速度递增,动态语言正日益显示出它巨大的魅力。我们必须考虑如何教会学生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学习语言。

其二、工具语言与文化语言的关系。语言是一种工具,但这种工具又不同于镰刀和斧头,它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这种工具的自身又是一种载体,一种文化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的语言,都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根。任何一种交际语言的背后,都有该民族的深厚的文化支撑。语文教育,千万不能机械理解与割裂这种关系。不同民族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其交往时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欲提升一个人的语言交际水平,必须挖掘语言文化,提高其文化水平。

其三、语言工具与人发展的关系。这是在第二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从语言本身来说,语言不仅是人思维的外壳,而且是人自身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决不能把“语文”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工具,正如德国学者伽达默尔指出,语言并不是人类的意识在与世界发生关系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从表面上看,语言在我们要说话时从口中吐了出来,不说话时又回到语言的储备库中待用,这就像工具那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但实质上,我们谁也不能在没有语言的状态下拿起理解的工具。一切关于语言的思维,其本身就已经是语言。人类任何对于自身和外界的知识都浸润在语言中。语言中蕴藏着人终身发展的丰富养料,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就像世界是我们居住的地球一样。认真科学地学习语言,就意味在这个世界里和谐成长。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拥有了语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生活工具,终身学习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工具,更是人和谐发展的自身。

观念的改变,最终还必须落实在教学中。欲加速推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读书,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是反刍式。教师的功夫也大多体现在对课文的串讲上。这种传统的串讲教学模式,在其产生的当初自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当时的人们主要的科目就是一门语文,文史哲是不分家的。缓慢的社会节奏,也允许人们骑着毛驴,去仔细地“雌”和“敲”。显然,随着社会的急剧发展,这种反刍式,文绉绉、慢悠悠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了。

随着语文教学材料由文言文改变为语体文以后,叶老指出,语体文,“学生粗略都能看懂”,应该废除这种逐句串讲的教学模式。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似乎一直处于迷惘之中。全国解放以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又走入到内容上搞课文分析,形式上搞问问答答的死胡同里去了。

正是如此,所以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问题,近半个世纪没能解决;徐特立也说,语文教学的问题,一百年来没能解决。因此,现在到了我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时刻了。

告别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后,我们该走向何方呢?

根据汉语文自身的特点,小学三年级以前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字认识得越多,早期智力开发得越快,孩子也会越聪明。目前,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滞后于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三年级以后,语文教学就应该逐步走入以自学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了。

“自学指导”的理论基础:自学指导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的。

“自学指导”的最终目的:自学指导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知识大厦中最基础的东西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学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领,它需要运用教师的智慧加以指导和培养。

“自学指导”的具体内容:自学指导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工具指导、阅读指导、活动指导三方面。当然,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其指导的力度、指导的方法是不可能一样的,这可以说是指导的差异性吧。

工具指导。语文教学,先要指导学生用好手中的笔这个工具。从铅笔到钢笔,从钢笔到毛笔,指导学生字要写端正、规范、清楚、美观。对当前广大中学生来说,特别要指导他们由楷书到行书的过度,写好行楷。写好一手字关系到习惯、情操、意趣的培养。再是工具书运用的指导。小学生会用《新华字典》,初中生会用《汉语大词典》,到了高中,要学会用《辞海》、《辞源》。甚至于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当和外语教师联手,指导学生用《汉英大词典》与《英汉大词典》,养成习惯,遇到疑难,遇到吃不准的地方,查阅工具书。还有便是现代工具--电脑的使用指导。就语文教学来说,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电脑资料、检索进行文字处理、制作主页、网上游览等等,这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除此之外,我认为,工具指导还应当包括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最渊博的老师。

阅读指导。这是自学指导中最主要的一项。首先是语文课本的阅读指导。这是一有教材,二有教时,三有教师做保证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的依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指课文本身),应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只要能够做到去掉烦琐的分析与无效的问答,挤出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该读的读,该背的背,该抄的抄,语文教学的面貌就可能得到很大的改观。其次是读其他学科的教科书。这本来就是人手一册的,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各门教科书同时也是语文课本,各门的教师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语文需要“杂交”,教学也是一种生态,远亲繁殖有利于培育良种。读物理、化学书,不仅有利于增进科学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思想,同样,读历史、地理书,在扩展人文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人文思想。而音乐、美术也有相应的课本,读一点这类书,有助于提高艺术修养。第三,是课外的报纸、杂志以至中外名著的阅读指导。当前,中国中学生最大缺陷,就是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这是要影响终身发展的。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意志,是语文教师的天职。

当然,阅读指导也要遵循儿童青少年的身心规律。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青少年的阅读规律是:

4-6岁,为绘画期。(应指导学生阅读卡通、漫画形象性的语言材料)

6-8岁,为传说期。8-10岁,为童话期。10-15岁,为故事期。15-17岁,为纯文学期。17岁以后,为思想哲理期。

语文教学应当顺着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因势利导,指导学生阅读。

活动指导。自学指导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指导,也应当包括活动指导。美国一个教育家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除了工具指导、阅读指导以外,还应当包括活动指导,诸如办广播站、文学社,出黑板报,排演节目,组织辩论,开读书报告会、写调查报告等。

活动指导,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内在动力,语文教学,一旦贴近了生活,走向了社会就有了丰富的内容,就会牵动学生的心灵,注入充实的活力。我们应当把语文活动能力,看作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另外,不同阶段,活动指导的侧重点也是不问的具体说来:

幼儿园阶段:侧重于游戏型。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把一切教学内容变为游戏的形式。

小学阶段:侧重于活动型。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智慧来源于活动。

中学阶段,特别是到高中阶段,应当侧重于研究型。日前,上海有不少高中致力干开发研究型课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学指导”的形式:自学指导形式的最佳境界是建立一种同步个别化的指导方式。因为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要实行完全个别化是不可能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同步个别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推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其中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花很大精力要做的一件事,耶就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结构。让学生学习结构由静态的转变为动态的;由封闭的转变为开放的;由近短期的改变为中长期的。

让我们致力于推进语文教育的现代化的进程,求真,创新,奉献,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跨世纪超越!

 

【语文教学现代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03-24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05-25

导练式课堂教学模式12-16

(精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04-22

(精华)课堂教学改革总结05-25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11-28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10-24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12-17

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总结(精选15篇)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