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时间:2024-10-03 11:04:43 登绮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精选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教育吧。还是对师德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精选10篇)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1

  一个人学业的失败不是一个小问题,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取得学业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十分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任何一种良好习行为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作为教师责无旁殆。

  案例:xx,女,四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上课听讲不专心,小动作特别多,随便说话现象较严重经常与同桌或前后桌打闹、嬉笑。

  评析:这样的孩子主要是注意力和自控力存在问题,缺乏对自尊自律的认识,教育文摘《师德教育案例》。通过家长也了解到,该生在家写作业时也是小动作不断,话特别多。由于自己纪律差,经常影响周围的同学学习,经常和周围同学发生发生摩擦,甚至在课堂上与同学吵闹,影响大家学习。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课堂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当学生打断课堂秩序时教师简洁而及时的纠正才是有效的。针对该生的表现,我进行了以下做法:

  首先与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谈话和思想教育,指出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后果,鼓励其树立信心,该掉坏的学习习惯,做个受人尊敬的.好学生。

  其次,发现闪光点即使是一点点好优点也及时表扬。使其在全体同学面前树立威信,找到尊严。

  再者,与家长及时联系,用老师、家长相互签字当天的表现,或简短的便条概括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另外,我还利用学习小组通过学习行为互助的方式,督促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该生进步明显,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2

  教师主要职责是育人,育人者必须具有育人的素质和本领,概括来说是必须具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师德、师智和师能。古人言: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德才兼备,德是统帅,是首要的。

  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他们对老师有特别的信任和崇拜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他们的影响极大。因此,教师的师德垂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任何说教都无法取代的作用。学生上学,学知识,更学做人。在学校学习阶段,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老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兴趣习惯和对事物的好恶等,都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在孩子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道德风范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意思。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长期的教师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必须身正为人范。这样才会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学生,以高尚的情操感召学生以优良的行为引导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老师身上充满青春的朝气,学生也活泼好动;老师工作疲疲沓沓,学生也散散漫漫;老师待人热情、诚恳,学生也尊敬师长、乐于助人;老师板书一笔一划,学生的笔记、作业也力求工工整整……由此说明,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不端正,不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尽管他有许多学问,其教学效果不一定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吾日三省吾身”,自勉自励,尽心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这是一种内在的积极态度,是责任感和驱动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以自身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时刻要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形成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要教育好孩子更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爱生中最难得是如何处理好“两极生”。所谓的“两极生”指的是表现好、成绩好的“尖子生”和表现差、成绩差的“后进生”。不管对待哪一种学生,老师都应做到一视同仁,站在较高的层次上看问题,特别是务必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态度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注意到:如果对“尖子生”取得的成绩、获得的荣誉就大加赞扬、宠爱有加,而对“后进生”的错误或过失就表现得冷若冰霜、严加批评,“恨铁不成钢”,认为这是拖了班级的.后腿和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前者会助长学生的虚荣心和骄傲情绪,有的学生会被老师的赞扬冲晕头脑,变得沾沾自喜,这种放纵的行为对学生百弊而无一利;而后者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创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这样的学生往往会因得不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而变得孤独,因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而变得悲观失望、不思进取,容易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从以往的工作经验中、同行的优秀案例中,我发现作为教师,要懂得“后进生”脆弱的心灵,他们更盼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关怀,并能适时开一些“治疗”心灵深处创伤的良方,同时,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更能给学生带去内心的感动,更能激励他重新站起来。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3

  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因此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原则。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紧密相连的。

  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以良好的师德擎起教育的蓝天!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慨括教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授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是师者的首要任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有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麻木、浮躁、虚华、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不像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孩子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很不容易”。而学生则感叹:“谁知我心啊!”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也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更应赋“师爱”以新的要义。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应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微笑、爱心、温馨、愉快带进课堂,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也不是出于个人需求的功利的爱,而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深厚的爱。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有的`老师在学生与别班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的教师视学生的家庭差异对其关爱也有所差别。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不论是否本班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想学生所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遇事要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热爱学生就等于塑造了学生,培养了学生。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5

  一年一度的全员远程培训开始了,暑远程培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次集训,是教师心灵的一次洗礼,是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又一次充电。远程培训,既是教师的收心会,也是新学期的一次动员会。

  远程培训的必修课第一篇就是《师德与师爱》,苏小平教授从张丽莉三篇演讲到两篇作文题,以及诸多和学生互动的情景,反映出张丽莉之所以能舍身救学生,不是偶然。是具有高尚师德和伟大师爱的具体体现。听后感触很深。

  记得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常常回忆起自己上小学时的情景,那时自己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曾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那门课的学习。我想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的教师。本次师德学习体会最深的体会就是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用爱去关心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师德是师爱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就“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授业”,这是很片面的。殊不知传道、授业、解惑是密切联系,同步实施的任务。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予教师的光荣职责,要完成这个光荣而神圣的重任,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应视为教师修养的首要问题。正人先正己,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可见,为人师表必先修养锻炼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模范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使学生有纯正的心灵。

  “昨天的孩子,课本是他们的世界;今天的孩子,世界是他们的课本”,身处课改大潮中的`一名普通教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今天的教育?我想,我应该快乐地迎接每一天,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事业,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去研究课程、教材、学生、教法等,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做到德才兼备,让每一课的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并培养学生的能力。抓住“课改”带来的发展机遇,树立较强的科研意识,走进新课程,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争做善于吸收的学习型教师,善于研究的反思型教师,敢于探索的创新型教师。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6

  案例一:用爱与耐心点燃希望之光

  张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在她的班上,有一个叫小辉的男孩,性格非常内向,成绩也很差。小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缺乏家庭的关爱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张老师注意到小辉的情况后,决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课堂上,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问小辉一些简单的问题,当小辉回答正确时,就给予他热情的表扬和鼓励,逐渐增强他的自信心。课后,张老师经常找小辉聊天,关心他的生活情况,还送给他一些学习用品。

  然而,小辉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他在课堂上又开始发呆,作业也没有完成。张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原来小辉的奶奶生病住院了,他这几天一直在医院照顾奶奶,没有时间学习。张老师了解情况后,不仅安慰小辉,还组织班上的同学一起为小辉的奶奶制作了祝福卡片,并利用课余时间为小辉辅导功课。

  在张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辉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师德。张老师用她的爱与耐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学生面临困难时给予关心和支持,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温暖和希望,这就是师德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案例二:以身作则,传递诚信价值观

  李老师在小学任教品德课。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全校性的诚信考试,要求学生在没有监考老师的情况下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在考试之前,李老师在自己的.班级里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考试当天,李老师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走动,但是她没有像监考老师一样盯着学生的试卷。她只是偶尔看一眼,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考试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偷偷地看旁边同学的试卷。李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当场点名批评,而是在考试结束后,把这个现象作为一个案例在班级里进行讨论。她首先承认自己作为教师没有及时制止这种行为是有一定责任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真正含义,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

  从那以后,李老师更加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她答应学生的奖励一定会及时兑现,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书签或者一颗糖果。在她的影响下,班级里的学生越来越重视诚信,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努力做到诚实守信。李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诚信这一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给了学生,这也是师德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7

  案例一:尊重与包容,开启学生心灵之门

  王老师班上有一个特殊的学生,小明。小明是一个非常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在课堂上扰乱秩序,捉弄同学,成绩也一直处于班级下游。其他老师和同学都对他有些头疼,但王老师却看到了他不一样的一面。

  王老师通过观察发现,小明虽然调皮,但他其实很聪明,而且非常有正义感。有一次,在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小明是第一个跑过去帮忙的。王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在课堂上表扬了小明的乐于助人行为。这是小明第一次在课堂上受到表扬,他的眼睛里闪烁出惊喜的光芒。

  之后,王老师经常找小明谈心,了解他调皮捣蛋的原因。原来小明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大家都不喜欢他,所以就想通过搞怪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王老师理解了小明的心理后,便和他约定,如果他能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就给他安排一些小任务,比如帮忙收发作业。

  刚开始的`时候,小明还是会偶尔犯错,但王老师从来没有大声呵斥他,而是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好,他的成绩也逐渐有了起色。王老师的尊重和包容,让小明感受到了被重视,从而激发了他积极向上的动力。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作为小学教师,尊重和包容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这体现了高尚的师德。

  案例二:敬业奉献,引领学生成长

  赵老师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她对教学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敬业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她总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

  有一次,学校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赵老师主动报名参加。为了准备这堂公开课,她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还准备了丰富的教具。

  在公开课当天,赵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学生们都被她的课吸引住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堂课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高度评价。

  但赵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此,她知道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在课后,她认真听取了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在日常教学中,赵老师也是如此敬业。她总是最早到教室,为学生答疑解惑;放学后,她还会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免费辅导。她的敬业奉献精神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学生们在她的影响下,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对知识充满了渴望。赵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内涵,敬业奉献,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成长。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8

  案例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李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学教师。在他的班上,有一个叫小阳的学生,性格内向,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下游水平,而且对学习缺乏自信。

  李老师注意到小阳虽然成绩不好,但在绘画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每次美术课上,小阳的作品总是充满创意。李老师深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于是他决定从这个方面入手来帮助小阳。

  李老师专门找小阳谈心,鼓励他在绘画上继续发展自己的才能,并告诉他学习就像绘画一样,只要用心就能做好。为了让小阳感受到自己的重视,李老师还为他提供了一些绘画的材料和书籍。

  在课堂上,李老师也开始尝试因材施教的方法。当讲解课文时,他会让小阳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画,然后让小阳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画作以及对课文的'理解。这不仅让小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了优势,也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阳的变化非常明显。他在绘画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绩,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还获得了奖项。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因为在绘画与学习的关联中找到了自信,他开始主动学习其他科目,成绩也逐渐提高。

  这个案例体现了教师应具备的师德。李老师没有因为小阳成绩不好而忽视他,而是用心去发现他的特长,并且通过巧妙的方式将特长与学习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是对学生尊重、关爱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师德的重要内涵。

  案例二:坚守责任,守护学生成长

  张老师是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郊外的植物园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一名叫小辉的学生突然身体不适,脸色苍白。张老师发现后,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小辉身边。他仔细询问小辉的症状,初步判断可能是中暑或者低血糖。

  当时的环境比较偏僻,附近没有医疗设施。张老师凭借自己的急救知识,先让小辉在阴凉处休息,给他喝了一些水,还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一些糖果给他补充糖分。同时,张老师安排其他学生原地休息,并及时联系了学校的校车司机和植物园的工作人员,请求他们尽快安排车辆将小辉送往最近的医院。

  在等待车辆的过程中,张老师一直陪伴在小辉身边,不断安慰他,缓解他的紧张情绪。当车辆到达后,张老师亲自陪着小辉前往医院,并及时通知了小辉的家长。

  在医院里,张老师忙前忙后,直到小辉的情况稳定下来,家长赶到医院。小辉的家长对张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而张老师只是说这是他作为老师应尽的责任。

  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教师的师德。在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时,张老师坚守自己的责任,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他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照顾学生,在困难的环境下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是师德在实际行动中的生动体现。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9

  王老师的班上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名叫小刚。小刚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不是和同学交头接耳,就是做小动作,课后还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许多任课老师都对他感到头疼,但王老师却没有放弃他。

  王老师深入了解小刚的家庭情况后发现,小刚的父母工作很忙,经常不在家,对他缺乏关心和管教。于是,王老师决定用爱和耐心来引导他。

  在课堂上,当小刚违反纪律时,王老师不再是简单地批评他,而是用眼神或者轻轻的暗示来提醒他。课后,王老师经常找小刚聊天,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有一次,小刚又在课间和同学打架,王老师把他带到办公室。小刚以为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低着头不敢说话。然而,王老师却温和地问他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并且认真倾听他的解释。原来小刚觉得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总是孤立他,所以才会用打架这种错误的方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王老师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后,一方面对小刚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告诉他用打架来解决问题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在班级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友谊和包容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王老师鼓励同学们主动和小刚交朋友,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课堂上的纪律性明显提高,也不再随意和同学发生冲突,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

  这个案例体现了教师的高尚师德。王老师面对问题学生时,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用爱去包容他,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对学生的关爱和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精神,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 10

  赵老师是一位品德课教师,他深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在学校里,赵老师总是以身作则。他每天都会提前到达学校,主动打扫办公室的卫生,并且在校园里看到垃圾时,会主动捡起。他对待每一位同事都非常尊重,总是面带微笑地与人打招呼,即使在意见不合时,也能以平和的态度进行沟通。

  在课堂上,赵老师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列举身边的事例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品德知识。他会结合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学生,例如在讲到诚实这一品德时,他会讲述自己小时候如何因为诚实而得到奖励的.故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有一次,学校组织募捐活动,帮助一位身患重病的同学。赵老师率先垂范,捐出了自己的一部分工资。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踊跃捐款。

  在赵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班上的学生在品德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学生们在校园里自觉遵守纪律,主动帮助他人,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这个案例充分表明了教师的师德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能力上,更体现在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言传身教上。赵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品德观念,这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师德教育经典案例】相关文章:

小学德育教育经典案例06-21

有关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案例参考11-18

师德典型案例心得体会10-27

小学师德师风教育总结通用12-19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案例06-30

教育让心灵起舞的班主任教育案例11-15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通用11篇)10-26

银行案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08-23

小学班主任心得案例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