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以鄙远正译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12-19 00:05:5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越国以鄙远正译教师中心稿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越国以鄙远正译教师中心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越国以鄙远正译教师中心稿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试验本)第13课《烛之武退秦师》有一条注释是有歧义的。

  [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这条注释,有三点意义不明确。其一,谁“越国以鄙远”?是秦国,还是晋国?其二,将原句中“越”解释为“越过”,是指地理上的跨越,还是指等级地位上的超越?其三,所“越”的“别国”是指秦国、晋国、还是别国?

  由于以上三点不明确,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就有三种:

  ①.教师教学用书译为:“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

  ②.陕人教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全解》(高一语文上)译为:“越过一个晋国,而在远方的郑国设立自己的边邑,您知道这件事是很困难的。”

  ③.易小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备考教程》(高一语文第一册)译为:“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这三种翻译,前二种基本相同,但与第三种相比,则相去甚远。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准确界定“越”的意义。查《古代汉语词典》可知,“越”既有空间上的“度过、越过”之义。还有等级地位上的“超越”。“越国以鄙远”,其“越”之义是前者还是后者?这只能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急郑伯之所急,欲以言辞退秦师,便不顾年迈体衰,冒险“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以“郑既知亡矣”这种认输的口气无疑是想消除秦伯的戒心,并将“晋、秦围郑”说成“秦、晋围郑”,其用心是先言秦后言晋,以此抬高秦国,有意恭维秦伯,让秦伯高兴罢了。但外交言辞的巧妙变化并不能改变晋国为首,联秦伐郑的事实。晋国之所以伐郑,原因有二: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秦国何以参战呢?一是因为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属于同盟国家;二是因为秦穆公像晋文公一样,都想争夺霸权,在“伐郑”的过程中捞到好处。

  既然如此,首先是晋国欲把郑国变成自己的边邑、边疆。而且从战国各诸侯地理形势图可知,晋国与郑国接壤,秦国与郑国之间还隔了东周和韩国。因此,惟有晋国才能把郑国变成自己的边邑,秦国只能把郑国变成秦国的一块附属飞地。再从文章下文“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可知,秦、晋伐郑的结果只能是扩大晋国的地盘,秦国疆域并不能扩大。正是这一点,才使秦穆公清醒的认识到伐郑之结果只是厚邻薄己,才最终决定撤兵的。

  既然是晋欲“越国以鄙远”,那么,所越之国是哪个“国”?所谓“国”,在古代有三个意义:①.邦国,国家。大曰邦,小曰国。②.国都,城邑。③.封邑。从地理位置看,秦国要向东伐郑,并不需要越过晋国,因为晋非秦郑必经之地,却要越过东周和韩国疆域,据此可知上述第①②种翻译是不正确的。而晋国伐郑,从地域位置看,须经过东周和韩国或魏国,是否由此可知,所越之国就是东周或韩国、魏国呢?非也。东周王室在当时已名存实亡,并无真正实力,至于韩、魏二国也属弱小诸侯国,因此,若是越过东周国都或韩、魏疆域,已无“难”可言。所以,晋“越国以鄙远”,不是指地域上越过别的国家,而是指等级地位上越过秦国。烛之武言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意思是说:“晋国想超越秦国而单独把边远的郑国当作他们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这显然是对秦穆公的一种恭维,其用意是进一步抬高秦国,贬低晋国,满足秦伯的争霸心理。在此基础上,用设问句提醒秦伯“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有利,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这便是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关键之所在。

  所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正确译文应该是:“晋国要越过秦国而单独伐郑把郑国当作他们的东部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越国以鄙远正译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9-08

有关《论语》全译(备课资料)09-08

《论语》全译之二十备课资料09-09

《论语》全译之二十七备课资料09-09

论语全译之二十四备课资料教案09-08

农远工程工作总结12-01

远撑前滚翻说课稿11-15

小学英语远教资源运用反思09-05

农远教学工作计划12-09

高中心理学老师实习心得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