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评价:误了又怎样?(网友来稿)
梁敏
评价,在管理中举足轻重,教师评价以学生考分论英雄已入误区,类似的论述和呼吁不断,也引不来教育科学春风化雨。这不得不让我们往深处思考!
是不是“误”了也不会怎样,仅仅是几个教师评优晋职时受点委屈?不是,远远不是!君不见,在“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掩护下,教师占自习、占周末、制题海、争分数的“应试”热情不减。当考试分数高了,升学个数多了,上级则认定其教学质量高了;当教师的光环也随之多了,碗里也随之多了以后,则上课节数、考试分数、升学个数与光环、金额的联系也成定势了。再是校长的工作就降格为掌好手里的“帽子”和锅里的“勺子”,整个学校似乎就形而上地“摆平”了。殊不知落后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愈演愈烈,无休止的高耗低效逼迫教学手段变形:作弊、孱水潜滋暗长;逼迫课堂异化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群体膨胀;逼迫教育功能蜕化:校长、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和钞票这对孪生兄弟,学生不过是老师制造分数的工具、校长创收的本钱。如今,校园里师和生的品德行为都分别以背常理、背常情、悖身份的极端悲剧展示其结果,给社会、给家庭、给校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难道还不能证明其危害之至吗?
是不是虽然“误”了,但是学校发展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上级总结的套路都是“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用庸俗的“情有可原”逻辑来对待误着。这里有对“发展”的科学理解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标志是有新质产生,学校的新质,就是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在校园、在师生的行为上生根、开花、结果,由此带来的师生同步发展、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气象,而不是牺牲师生的人格、压抑师生的人性来换回房子、票子、分数、人数的增加。正如经济发展不能单看GDP指标,还要看成本看代价,看是否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道德建设、科研兴校写成标语容易,的确非一般素养者能做到,它就是教育上的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和途径。但不能因为不易做到,所以就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惧怕、抵触,“服从大多数人的意愿”等等,给教育科学罩上黑纸灯笼,这样就连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先进文化呢?
其实,有“误”必纠,天经地义。教育科学告诉我们,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在师德和师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难在动人动碗。可是,企业工人下岗,大部是因为自己的文化底子薄,生产技能简单,不能适应科技含量提升后的工作和再就业的要求;农村田地荒芜或寻租,是这些农户若继续传统劳作,会高耗低效,赔本生产,于是自己炒了自己。工业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才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才有理由展望全面小康的目标。同理,教育持续发展的增效点也只能在提升科技含量,废除高耗低效。教育的科学含量,就是指从教育理念到手段的科学化;教育的技术含量,就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技能的运用和提高。当前,人才市场已供大于求,重新称量教师,严格完善职业准入制度,大量换血;用既定的社保政策医治“阵痛”,实现如同企改那样的软着落,这是纠“误”的根本方法,也是教育走出计划经济壁垒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不是空话,整个教育才可望有健康的发展前途。
作者邮箱: ls5419_cn@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