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自觉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健康快乐、积极向上、无忧无虑地成长。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成为教师和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校园欺凌”现象的频发,引发社会关注,激起教师的研究自觉。笔者关注“校园欺凌”,从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并提出研究心理健康的理论指导和实践途径。
一、认知与辨析:“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的解读
1.“校园欺凌”的认知
欺凌是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学生以一个或多个的形式,对其他学生进行身体、心理或者财产等方面的故意伤害,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的行为。通过侮辱、孤立、谩骂、勒索、威胁、殴打等恶意伤害的行为,具有反复性。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有的欺凌者甚至把欺凌的过程及照片发到网上,对被欺凌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成为成长过程中无法磨灭的阴影,甚至引发学生的极端行为。
2.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析
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如果发现学生的某个或某些心理状况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就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其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xx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只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其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其二,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其三,有幸福感;其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笔者认为,虽然也有许多的心理学者或专家提出过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大会讨论并且予以通过的定义和标准,是比较权威的。
二、实践与探究:“校园欺凌”倒逼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校园欺凌”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1.“校园欺凌”现象对学生的影响
(1)对受欺凌者的影响。首先,在学业方面,许多学生因为遭到欺凌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学生情绪抑郁、焦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受欺凌者受到欺凌后,会出现紧张不安等情绪,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对学校产生恐惧。其次,在个性发展方面:被欺凌者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等状况,产生孤僻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受欺凌者在学校受到排挤后,人际交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社会化障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
(2)对欺凌者产生的影响。欺凌行为不仅给受欺凌者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还给欺凌者本身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由于其在校园中恃强凌弱、骄横跋扈,其自身人格发展出现问题,大多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偏执、固执易怒,容易形成攻击性人格。其次,如果欺凌者在学生时期的欺凌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往往会形成暴力倾向。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保健和心理教师,经常开展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和矫正。首先,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其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并健康发展,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
三、超越与发展: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方法与策略分析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1)开设心理健康课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自我防护,消除自身出现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2)完善“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机制。做好预防措施,明确“校园欺凌”事件的负责人和职责。“校园欺凌”行为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极为恶劣,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3)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积极的引导,对于曾经被欺凌者以及欺凌者进行心理疏导,以此来弥补“校园欺凌”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4)设立“校园欺凌”处罚制度。对于欺凌者绝不姑息,教育学生树立道德意识与是非观,使学生充分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5)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的渗透。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绪,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对比
研究遵循基本过程,即计划——实施——观察——反思——总结。笔者使用四种调查方法,也是实践观察的常用方法,各有利弊,各有优劣,供同行参考。
(1)问卷调查:借助较为严格的问卷调查,获得可比性较强,便于量化的描述实践的简介信息。准备工作量大,但实施过程的时空限制较小。
(2)访谈调查:借助相对开放的访谈提纲,在交谈中获得描述实践的间接信息。因以质性信息为主,可比性不强。准备不复杂,但实施需时较长。
(3)观察调查:研究者进入现场,较为全面地获得描述实践的直接信息。准备简便,但实施的时空限制较大。
(4)测量调查:借助严格的测量工具,以获得量化的描述实践的间接信息。因工具的标准化要求较高,准备费时,应用不多。
总之,“校园欺凌”行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伤害,同时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针对问题学生要进行个别监控和心理矫正。在欺凌发生时,教师要态度坚决,积极应对,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自觉】相关文章: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教案08-26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的教案07-05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教案08-10
校园欺凌教育教案模板09-18
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08-20
校园欺凌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2-07
校园欺凌安全教育教案(必备)07-31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教案(精选10篇)09-24
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教案04-18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心得体会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