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学生一个支点(网友来稿)

时间:2024-10-23 04:55: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请给学生一个支点(网友来稿)

庄婉玉

请给学生一个支点(网友来稿)

新课标实施一年多来,作为教师的我才深深的体会出阿基米德所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是的,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只要善于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就会撬起自己心中的“地球”。这个支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的教学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最大程度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应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总之,教师只能是“导师”、“教练”。

在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和自己一样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不小看学生,不请示学生,把知识获取、能力培养的优先权、主动权交与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树立去强烈的自主意识,认为自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张扬个性,勇于同作者对话,勇于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评价。也只有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浓厚的教学气氛,形成师生双向互动的态势,高度激发了学习热情的学生就会发现“成功之门是虚掩的”从而用能力化教材,又把教材化能力,去撬动自己心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地球”。

在学习文言文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教师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的跟学生解释翻译。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也烦,效果又不好。这一年多来,进行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具体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做法: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然后,写出(说出)寓意,结合实际谈感受;个别篇目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进行改写,如《陌上桑》、《黔之驴》、《干将莫邪》、《曹刿论战》等。学生有了机会一展手脚,自然兴致很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自然学有所得,学有所得,当然兴趣也就更高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也就是我们追求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对每一个字词的认知上,一般先由学生发现疑问并协作解决,再慢慢的让学生学会归纳,提示从重点字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义、近义词等方面去归纳。这样学生既建立了积累意识,又学习了积累方法。三个学期来,学生已基本能自觉地去预习、归纳、复习了。一般情况下一篇文言文给学生,借助一定的注解已不仅能看得懂了,还能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曹刿论战》一文,学生对文章的详略安排不满意,他们认为应大力铺排一下战争的场面。于是,我就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改写本文的结尾

,结果还真出现了不少好文章。有的是仿《三国演义》而写,有的同学仿《西游记》,有的学生仿“泉州讲古”而写,……总之学生不仅学习了文本,还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每人拥有两种思想。”实践证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开掘他们的思维的源泉,使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以迸发。在新课标下,老师只有退后,让学生居前,教学中老师要重在启发,避开告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审美的情趣和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活动中,我布置学生去做旅游资源调查,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同学们查阅资料,介绍家乡的美景,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单就那种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和成就感就是在课堂上无法获取的。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古诗漫谈”中,我让两个教学班的同学在一起共同交流,要求每四个同学至少准备一首古诗。整个过程气氛热闹而又有序,学生此起彼落,说出他们心仪的或不解的一首首古诗。其间不乏有赞同也有相对,不乏优秀之作。如陈圆同学的《享受夜的孤独》(谈《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箱满天”残月是一种凄,乌声是一种悲,而霜便是一种寒意,这些景物之间是多么顺当的连接在一起,我们甚至无法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来代替。“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在这里写了一个暗喻,他用枫桥下点点的渔火,来比喻自己的愁苦,渔火多则愁更多。“姑苏城外寒山寺”这句又为下句埋下了伏笔--“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实是作者最富神韵的一笔,在寂静的午夜,传来了幽邃深远的声声钟鸣,正是“蝉躁林愈静”,令人感到那是一种怎样的了无声息的寂静。

陈萧维同学却认为他“在浓浓愁绪中感到了‘喜’,‘钟声、月色、乌啼’虽说是‘凄美’的,但毕竟是美的。享受夜的静该是一种幸福。”更多的学生能联                                                                                                                                                                                                  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解读古诗,或联系课文进行比较,表达自己的理解。我统计在这场漫谈中一共提到三十多首古诗,学生不仅提高了古诗的鉴赏能力,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古诗扩大了知识面,更开拓了他们的思维。

在现代文的教学上,主要训练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教材中不乏美文,教学的重点就放在了朗读训练上,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学生也不知不觉渐入佳境,实现了心灵、情感与作者沟通对话。对于教材中较长的文章如小说,反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活他们的开放思维,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精神。我于是设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本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或其中的一个片断,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没想到学生很快就拿出了剧本,表演也很成功。由此学生尝到了学习时获取成功的滋味,探求知识的情绪和积极性也更加高涨起来了。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认识到学生不只有听、记、背的权利,还在于其探究性。教师要在相应的情景下,不失时机的帮助学生学习、发现、创造,那就能撬动自己心中的“地球”了。

 单位:福建晋江南区中学

地址:福建晋江工商局住宅区12栋203(邮编:362200)

【请给学生一个支点(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让学生狂起来(网友来稿)06-26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一个中学生的遗憾(网友来稿)09-11

夜思[学生习作](网友来稿)09-27

雪的追求[学生习作](网友来稿)10-11

教育:因学生而精彩(网友来稿)10-04

静听天籁(网友来稿)10-21

十五的月亮(网友来稿)08-29

印象张艺谋(网友来稿)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