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为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慧琼
一、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全文思想内容。
2、拓展训练,在文章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挖掘奴性。
3、树立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用王位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为把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相对比做铺垫,为深刻体会本文深刻思想埋下伏笔。
(对皇权意识的形象化批判转入对奴才思想的抨击,从一般人思考止步的地方起步。)
简要介绍作者生平,用性格烘托杂文风格。
(特立独行的做派和一贯到底的反叛精神)
2、对课文做整体观照:“我若为王”之后,“我”生活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研读与迁移训练:到文章中找出与影视片段相对应的词语或句子。)(改变的原因来自于民众对“王”的膜拜与畏惧的泥土性作用)
3、明确中心,解决重点:为什么“我若为王,将终于不能为王”?
(直指课文倒数第二段,前面的铺排、推进、蓄势为的是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判。“杂文是匕首、是投枪”,用提问与找答案的方式理解杂文的特点。)
4、开放式讨论:什么是奴?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对奴性深入挖掘,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字典对“奴”的释义引申到名家关于奴性的观点,启发、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可通过讨论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奴性的发展历程已由肉体上的为奴转变为精神、思想上的为奴,意识到奴性的存在是对人的本性的扼杀,对社会前进会起到极其重大的遏制作用。)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铲除奴性,树立自由、民主、平等观。
(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外的为铲除奴性所做的奋斗与努力)
6、回到课文总结:不留奴种,不能为王。做真的人,最大的王。
7、布置课外阅读。
《切不可巴望“好皇帝”》
《被民主遗忘的角落》
四、教学资源要求:
1、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黑板、粉笔
2、相关资料:
①聂绀弩在胡风时间期间写的诗:
媚骨生成岂我侪,
与时无忤有何哉?
错从耶弟方犹大,
何不纣延咒恶来?
②影视作品选段:
《康熙大帝》第四集
《宰相刘罗锅》第十集
《红楼梦》元春省亲
③名家之言:
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
他只是因为看见罗马人都是绵羊,所以才会做一头狼;罗马人倘若不是一群鹿,他就不会成为一头狮子。(莎士比亚《裘力斯恺撒》)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对奴隶的定义就是--不仅不反对在自己的脖子上套绳索,反而伸出舌头去吻那双套绳索的手那一类人。(茨威格)
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专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鲁迅)
④相关文学作品:
《皇帝的新装》
《小公务员之死》
《装在套子里的人》
《祝福》
《阿Q正传》
⑤历史事件:
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被教皇烧死
美独立战争
美黑人运动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
五、教学札记
“一课一得”,如何教杂文,讲授这篇课文的重点在哪里,成为了首先必须解决的难题。
有人说:“这是一个昧俗的年代,昧俗的年代缺乏思想。”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作为八十年代生人的高中生,他们并不是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缺乏思想力,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对社会有着一颗敏感的心,对每一件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不成熟,但弥足珍贵。
在正式接触课文之前,我读了一些杂文作品、评论以及杂文家的点滴心得。“杂文家的血沸腾点是很低的”,“杂文创作是对内心的毫无掩饰”。杂文创作者对生活及社会的热切关心、冷峻思考、坚持不懈的态度深深感染了我。
经过反复思考,我把鼓励独立思考确立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尝试着能不能让学生在杂文家看问题的深度上再挖掘一步,能不能有更多的看待问题的角度,尝试着让他们做到在别人思考止步的地方起步。
为了对他们怎样看待“奴性”这一话题有一个整体观照,我布置了课前思考:奴性的表现,为奴才画像。当他们把一份份经过精心查找、整理、思考的作品交上来时,我为他们见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以及敢想敢说所感动。《奴性十大表现》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篇:“1、礼教的奴隶。封建时代有许多这样的人,三纲五常的思想已经深入他们的血液,想反抗却又不敢或无力。如林黛玉。2、伦理的奴隶--《科学怪人》中怪人。弗来克斯坦违背当时社会伦理,用不同的死人拼出了一个活人,而这个怪人想融入人类社会得到人类社会的爱却遭受迫害。”这位同学还在文章中论及正义的奴隶、亲情的奴隶、爱情的奴隶、政治的奴隶、自信的奴隶、命运的奴隶、成人社会的奴隶、世俗的奴隶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教材、备学生只是一种前期的准备,更重要的是临场引导、激发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在初步把握课本知识、作家所思后,我设置了讨论这一环节。杂文家聂绀弩把我们的思维引到了批判奴性这点上来。但谁是奴,奴性表现在哪,这些在文章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于是我摘抄了字典的释义。联系古今中外的人和事,同学们一致认为字典的释义已经不能完整的概括出对奴的理解与认识。在得到共识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并举出茨威格、鲁迅的观点来启发他们。很多同学都争相发言,从清朝的和绅联想到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从当前部分为官之道联想到校园的教学本身,有一个同学更是说出了让全班同学都赞叹的总结性精辟论断:他的手被镣铐铐着,他有钥匙却不去开,这就是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同学们勾勒出了奴性的发展历程:由肉体上的为奴转变为精神、思想上的为奴,并且意识到奴性的存在是对人的本性的扼杀,对社会前进会起到极其重大的遏制作用。顺着思路,我于课文的结尾处展示出了古今中外为“铲除奴性,不留奴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并激励大家为了自身的发展以及肩上背负的使命,竭尽所能地摒弃奴性。
教学需要大手笔。“集中优势兵力,把一堂课的起承转合凸显”,
“细枝末节可以一笔带过”,“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它刺向了哪里,它投向了哪里,在课文分析后马上进入主题”。这堂课的设计凝结了全组的智慧与心血,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努力做到对课文的全局性把握和形成教学高潮。
【我若为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若为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滕王阁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乡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秋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理想(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黄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蜡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
项链(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2-16